“文革”后中国小说中的创伤性童年书写

被引量 : 40次 | 上传用户:b999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革”后相当一批中国作家笔下的儿童不再以天真、幼稚的形象出现,而着重表现他们曾经被忽视和压抑的一些特征,着力探讨儿童的焦虑和恐惧、暴力崇拜和攻击性行为、性、死亡、饥饿、自杀等,构成了创伤性的童年书写。本文对这一文学现象进行了细致的考察,结合主要的有代表性的个案分析,试图全面展现文革后中国小说中的创伤性童年书写。第一章回顾了20世纪精英话语和政治话语从不同层面对儿童话语进行了改写和重塑的过程,指出“五四”时期“金色童年”的神话书写和革命叙事中“红色接班人”的小英雄神话书写正是儿童的创伤经验被改写和压抑的过程。“文革”以后,在对十年浩劫的伤痛反思中,儿童神话遭到质疑,以刘心武的《班主任》为肇始,创伤性童年书写开始浮出水面,并在八九十年代形成一股新的创作潮流。从第二章开始,本文分四个专题对“文革”后中国小说中的创伤性童年书写进行归类、分析。第二章分析了“文革”后中国小说中的创伤性亲子关系和儿童焦虑的书写,概括出童年期家庭伦理的三种变异书写和亲子冲突的三种叙事模式,从身份焦虑和欲望焦虑两个角度分析了文革后中国小说中的儿童焦虑书写,以方方的《风景》为例进行了文本细读。第三章回溯了儿童世界中暴力崇拜和英雄情结形成的过程,分析这两种情结的巨大影响,以及文学表现的呈现方式,概括了小说中儿童暴力书写的三种表现形式;以“文学叙述”的童年书写为视点,分析了“文革”题材小说中的儿童暴力书写;最后,我们选取苏童的中篇小说《刺青时代》进行文本细读,探讨儿童“小拐”追逐暴力,又被暴力所排挤的创伤体验。第四章从性别写作的角度分析了两种创伤“性”书写,一类以男孩的性书写为主,写出传统文化观点等多重力量对儿童性的压制以及儿童的反抗;另一类以女孩的性书写为主,写出女孩对性的探寻以及由性带来的创伤。最后我们通过余华两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和《兄弟·上》的对读来分析文学叙事对儿童性话语在不同时期的不同想象。第五章分析了死亡与童年之间的复杂关系,首先指出童年死亡书写的几种模式,其次重点分析了一类特殊的童年死亡现象:自杀的儿童,试图剖析出这一创伤事件背后的文化现象;最后,我们以莫言的创作为个案分析饥饿的童年书写背后折射出的创伤主题。
其他文献
近期食品安全恶性事件又频频出现,时刻影响到广大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瘦肉精”事件尘埃未落,“染色馒头”、“回炉面包”、“牛肉膏”又接踵而来……台湾塑化剂的波及范围
工业园区是我国一项重要的产业,它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然而,我国工业园区的开发存在盲目开发、定位不准确、服务不完善、融资难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工
以五轴联动数控机床为代表的高档数控机床是一个国家工业发展水平的标志,是当今机床工业发展的热点和重点。其中,双摆角铣头是五轴联动数控机床的核心部件,是五轴联动数控机
纵观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出,正如世界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中存在大国的兴衰,科学技术发展不平衡中存在科学中心的转移一样,高等教育的发展不平衡中也存在着中心
在历史的变更,人类文明发展的漫漫长卷中,首饰艺术的内涵及外延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一直在不断演变。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审美意识的不断提升,现代首饰与传统首饰已决然不同
在中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家庭和学校是对其影响最大的两个组织,家长和教师在儿童的成长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只有家庭和学校结成平等的合作关系,家长和教师共同参与儿童的教育,儿
目的:胃癌是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肿瘤之一。近年来由于食管胃结合部癌发病率逐步升高,食管胃结合部癌的特殊性愈来愈受到关注。既往研究者多将其混在胃癌或食管
该文分析了我国自然保护区现有管理体制。分类分级管理、分部门交叉监督,这种管理特点存在着主管部门责任不明确、保护区性质不清、机构定位不明确、经费无保障等问题,针对这
为了在海量信息中获得高点击率,新媒体新闻的标题“套路化”现象有泛滥之势。文章抓取重庆媒体网页平台新闻的标题为主要分析样本,探究新媒体新闻标题“套路化”的表现、产生
乌兹别克族是中亚第一大民族,历史上曾在中亚建立布哈拉、希瓦和浩罕三个汗国,其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化值得每个中亚学者去深入研究。乌兹别克民族传统社会组织和社会结构的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