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建筑群体的演化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j198305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筑群体的演化的研究主要是运用系统思维与方法,将系统学的理论成果与建筑学、城市设计的理论结合起来,通过分析建筑及其组群在不同历史时期通过自组织行为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的属性、结构、形式以及行为,探索建筑群体在演化过程中方向的选择,演化过程中运动与静止的矛盾统一,以及整体结构稳定性的保持等问题。从宏观的角度出发,综合运用各种研究方法,审视建筑群体演化过程中的通过结构的动态变化表现出来的结构有序性及其内在规律——即老子称之为“玄之又玄”的规律的规律。   本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绪论主要论述了建筑群体演化与《易》中的“鼎”卦之间的联系,阐述了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二章针对本文的论点就系统科学和建筑群体的基本理论展开介绍,从最根本的层次上论述了建筑群体就是一种系统这一观点,进而推导出建筑群体究竟是何种系统?为后面进行理论的移植于融合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第三章通过对系统理论的移植,将其融合进了建筑学之中,详细论述了什么是建筑群体的演化,建筑群体为什么会演化有时如何演化的这些建筑群体演化中的基本问题,进而讨论了如何对建筑群体的演化进行描述,以及建筑群体的演化存在着那些内在机制,最后得出建筑群体演化中的基本规律;第四章则是以湖南大学建筑群体为例,根据上一章节的结论,对其演化进行了详尽的描述,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角度进行概括,从空间结构形态进行分析,从逻辑结构进行认真的推理论证,抽象出湖南大学建筑群体演化过程的运动轨迹,以此达到举例论证建筑群体的演化具有的基本规律的目的;第五章则是站在建筑师的角度,从《易》这一传统文化中吸取其精华思想,借鉴系统科学的先进理论,提出了建筑设计中该如何定方向——以人为本,如何定位——以群为本,如何定性定量——以我为本的三点意见,强调建筑设计需要有历史的使命感和社会的责任感。
其他文献
在世界人居问题日益兴起的背景和趋势下,世界性与区域性的人居组织正在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扮演着日益关键的角色。本文结合导师领导下的人居科学研究发展方向,在广泛收集人
外围护结构作为室内和室外空间的分隔,既是建筑外部形象的具体表现者,又是建筑内部功能的实者。从人类有意识的营建活动开始,这两种属性就始终伴随着外围护结构的发展。在传
本文选取都市环境研究中心三年来对汉正街持续观察研究积累的照片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深入剖析汉正街城市社会空间的逻辑关系。通过图解分析、文献阅读、现场调研、比较研究、
近年来,由于国家政策、钢材生产、构件制作、设计研发等方面的有利因素,我国的钢结构住宅建筑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但是,目前制约我国钢结构住宅建筑发展的主要问题在于,尚缺
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促使建筑师给予建筑外遮阳设计以更多的关注,而穿孔金属板是一种在近些年应用较多的外遮阳材料,由于其材料特性,它在外遮阳性能发挥及建筑形式表达上都
本文以城市化与城市住房问题的关系研究为出发点,在此基础上对上海在城市化不同阶段的城市发展方向与住房建设活动进行了归纳研究,并着重以当代建设国际大都市城市化进程为主要
建筑技术是器物、制度与观念一个综合体。以往国内建筑师研究建筑技术较多关注于建筑的器物形态,成果虽丰,但多为实例介绍或表皮分析,对技术制度(即技术实践活动无法绕开的游戏
建筑中庭是一种室内公共空间,由天井演变而来。最早的建筑中庭出现在地中海和中东地区的伊斯兰建筑中,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建筑技术的进步,中庭建筑形式和空间环境日益丰富。1967年
在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一些成规模开发的大型住区不断在全国各城市涌现。这些大型住区一般位于大城市、特大城市的中心区外围或近郊、远郊地带,在我国城市及郊区化建设
当代的中国建筑设计市场空前繁荣,建筑设计人员的建筑创作非常的繁多。建筑业呈现的是一个的繁荣场景,设计领域也在向商业化发展。然而,在建筑设计领域,有很多设计师却有一种浮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