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R影像组学和机器学习预测肝癌病理分级、微血管浸润及Ki-67表达

来源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appleshuj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基于MR影像组学和机器学习预测肝癌病理分级研究背景与目的: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简称肝癌,术后复发率高,预后差。HCC病理分级是判断患者预后的重要因子。本研究拟探索MR影像组学特征在术前预测肝癌病理分级中的价值,建立并验证基于MR影像组学特征和机器学习的肝癌病理分级术前预测模型。方法:经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本研究共纳入281例经手术切除病理确诊为单发肝癌的患者。按7:3的比例随机分成训练集(n=210)和测试集(n=71)。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和MR影像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血清AFP水平,并判读肿瘤影像特征:肿瘤大小(分组:≤3cm和>3cm)、边缘、包膜、动脉期瘤周异常强化影、肝胆期瘤周低信号影、瘤内脂肪、坏死和出血。提取钆塞酸二钠MR T1加权成像(T1 weighted imaging,T1WI)增强前和增强后动脉期(arterial phase,AP)、门静脉期(portal venous phase,VP)、延迟期(delayed phase,DP)及肝胆期(hepatobiliary phase,HBP)影像组学特征。使用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最大相关最小冗余(maximum relevance minimum redundancy,m RMR)、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 algorithm,LASSO)和基于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的递归特征消除法(recursive feature elimination,RFE)筛选与病理分级相关的MR影像组学特征。采用基于赤池信息准则(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AIC)的逐步逻辑回归(logistic regression,LR)方法筛选与病理分级相关的临床影像特征。应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SVM)、多层感知机(Multi-layer Perceptron,MLP)、极限树分类器(Extra Trees Classifier,ETC)和极端梯度提升器(e 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C)机器学习分类算法建立术前预测病理分级的模型,并对模型的鉴别和校准效能进行评估。结果:经多因素逐步逻辑回归筛选出与肝癌病理分级相关的临床影像特征包括:年龄、血清AFP水平、肿瘤大小分组和动脉期瘤周异常强化。在测试集中,基于这些特征建立的临床影像模型AUC分别为0.608(SVM)、0.601(MLP)、0.597(ETC)和0.615(XGBC)。从每个期相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中各提取851个影像组学特征,5个期相图像共提取4255个。剔除ICC<0.8的特征后,经m RMR、LASSO和RFE(RF)筛选,最终得到20个影像组学特征。在测试集中,基于这20个MR影像组学特征建立的影像组学模型AUC分别为0.728(SVM)、0.732(MLP)、0.725(ETC)和0.759(XGBC)。在测试集中,基于临床影像特征和MR影像组学特征建立的联合模型AUC分别为0.762(SVM)、0.701(MLP)、0.711(ETC)和0.719(XGBC)。影像组学模型和联合模型的效能均优于临床影像模型。各影像组学模型和联合模型之间RO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De Long test:p>0.05)。结论:基于MR增强前和增强后多期影像组学特征建立的机器学习模型(SVM、ETC、MLP和XGBC)能对肝癌病理分级进行较好的预测。临床影像特征在预测肝癌病理分级方面的效能较差,纳入这些特征不能提高影像组学特征的预测效能。ETC和XGBC影像组学模型在预测肝癌病理分级中的效能优于其他模型。第二部分基于MR影像组学和机器学习预测肝癌微血管浸润研究背景与目的:微血管浸润(microvascular invasion,MVI)是肝癌患者术后早期复发和不良预后的高危因素。术前预测MVI对制定手术方案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拟探索MR影像组学特征在术前预测肝癌MVI中的价值,建立并验证基于MR影像组学特征和机器学习的肝癌MVI术前预测模型。方法:经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本研究共纳入232例经手术切除病理确诊为单发HCC患者。按7:3的比例随机分成训练集(n=174)和测试集(n=58)。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和MR影像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血清AFP水平,并判读肿瘤影像特征:肿瘤大小(分组:≤3cm和>3cm)、边缘、包膜、动脉期瘤周异常强化影、肝胆期瘤周低信号影、瘤内脂肪、坏死和出血。提取钆塞酸二钠MR T1WI增强前和增强后动脉期、门静脉期、延迟期及肝胆期图像中瘤体和瘤周1cm区域的MR影像组学特征。使用ICC、m RMR、LASSO算法选择与MVI相关的MR影像组学特征。采用基于AIC的逐步逻辑回归方法筛选与MVI相关的临床影像特征。应用支持向量机(SVM)、逻辑回归(LR)、多层感知机(MLP)和极限树分类器(ETC)4种机器学习分类算法建立肝癌MVI术前预测模型,并对模型的鉴别和校准效能进行评估。结果:经多因素逐步逻辑回归筛选出与肝癌MVI相关的临床影像特征包括:年龄、AFP水平、肿瘤大小、包膜及瘤周异常强化。在测试集中,基于这5个特征建立的临床影像模型的AUC分别为0.746(SVM)、0.762(LR)、0.750(MLP)和0.790(ETC)。从每个ROI中各提取851个影像组学特征,5个期相15个ROI图像共提取12765个。剔除ICC<0.8的特征后,经m RMR、LASSO、再LASSO筛选,最终得到14个MR影像组学特征。在测试集中,基于这14个MR影像组学特征建立的影像组学模型的AUC分别为0.751(SVM)、0.726(LR)、0.736(MLP)和0.778(ETC)。结合5个临床影像特征和14个影像组学特征建立联合模型I。在测试集上,联合模型I的AUC分别为0.766(SVM)、0.816(LR)、0.816(MLP)和0.826(ETC)。基于14个影像组学特征计算得到患者的影像组学标签Radscore。训练集和测试集上,MVI阳性组和阴性组患者的Radscore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5个临床影像特征和影像组学标签Radscore建立联合模型II。在测试集中,联合模型II的AUC分别为0.767(SVM)、0.781(LR)、0.789(MLP)和0.785(ETC)。联合模型稍优于影像组学模型,但模型ROC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e Long test:p>0.05)。结论:基于瘤体和瘤周多期MR影像组学特征建立的机器学习模型(SVM、LR、MLP和ETC)能对肝癌MVI进行较好的预测。影像组学标签Radscore值越高,患者存在MVI的风险也高。联合模型优于临床影像模型和影像组学模型,其中联合模型I(ETC)模型稍优于其他模型。第三部分基于MR影像组学和机器学习预测肝癌Ki-67表达研究背景与目的:Ki-67是肿瘤增殖的生物标志物。Ki-67指数越高提示肝癌的侵袭性越强,预后差。探索MR影像组学特征在术前预测肝癌Ki-67表达中的价值,建立并验证基于MR影像组学特征和机器学习的术前预测肝癌Ki-67表达模型。方法:经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本研究共纳入210例经手术切除病理确诊为单发肝细胞癌患者。按7:3的比例随机分成训练集(n=157)和测试集(n=53)。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和MR影像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血清AFP水平,并判读肿瘤影像特征:肿瘤大小(分组:≤3cm和>3cm)、边缘、包膜、动脉期瘤周异常强化影、肝胆期瘤周低信号影、瘤内脂肪、坏死和出血。提取钆塞酸二钠MR T1WI增强前和增强后动脉期、门静脉期、延迟期及肝胆期影像学特征。使用ICC、m RMR、LASSO算法筛选与肝癌Ki-67表达相关的MR影像组学特征。采用基于AIC的逐步逻辑回归筛选与肝癌Ki-67表达相关的临床影像特征。应用LR、SVM、MLP和ETC机器学习分类算法建立术前预测肝癌Ki-67表达模型,并对模型的鉴别和校准效能进行评估。结果:经多因素逐步逻辑回归筛选出与肝癌Ki-67表达相关的临床影像特征包括:性别、Log AFP水平、肿瘤大小分组和瘤内脂肪。在测试集中,基于这4个特征建立的临床影像模型的AUC分别0.790(LR)、0.775(SVM)、0.781(MLP)和0.785(ETC)。从每个ROI中各提取851个影像组学特征,5个期相ROI共提取4255个。剔除ICC<0.8的特征后,经m RMR、LASSO再LASSO筛选,最终得到30个影像组学特征。在测试集中,基于这30个MR影像组学特征建立的影像组学模型的AUC分别为0.810(LR)、0.817(SVM)、0.814(MLP)和0.808(ETC)。结合临床影像特征和影像组学特征建立联合模型I,AUC分别为0.839(LR)、0.827(SVM)、0.864(MLP)和0.813(ETC)。基于30个影像组学特征计算的影像组学标签Radscore在Ki-67高表达和低表达组患者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合临床影像特征和影像组学标签Radscore建立联合模型II,在测试集中的AUC分别为0.813(LR)、0.825(SVM)、0.803(MLP)和0.824(ETC)。影像组学模型、联合模型I、II之间RO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MR增强前和增强后多期影像组学特征建立的机器学习模型(LR、SVM、MLP和ETC)能对肝癌Ki-67表达情况进行较好的预测。影像组学标签Radscore值越高,患者Ki-67高表达的风险也高。联合模型优于临床影像模型和影像组学模型,其中联合模型I(MLP)模型稍优于其他模型。
其他文献
T细胞是适应性免疫应答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CD4+T细胞和CD8+T细胞,参与体液免疫应答和细胞免疫应答。T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成熟,迁移至外周,最终定居于外周淋巴器官中。从共同淋巴祖细胞发育形成成熟的na(?)ve T细胞,na(?)ve T细胞被抗原活化产生应答,后形成不同的T细胞亚群。在细胞亚群形成及分化过程中,关键转录因子是调控的核心分子。本课题以转录因子为出发点,分析研究LXRβ对成熟n
学位
由慢性乙型肝炎急性加重引起的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related acute-on chronic liver failure,HBV-ACLF)是我国及东南亚地区常见的危急重症,其病死率高、缺乏有效治疗手段。大量研究证实宿主和病毒的遗传多样性与HBV-ACLF的发生具有高度相关性。人类基因组中的基因启动子、lnc RNA、mi RNA、以及蛋白编码基因等区域均可以发现潜在的关联致病位
学位
空间红外探测是对地和对空信息获取的重要手段,低温制冷机是红外探测载荷的关键元部件。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在空间用双驱动斯特林制冷机、气动斯特林制冷机和脉管制冷机方面,开展了长期研究,目前已有28台套在轨稳定运行。近年来,空间红外探测技术获得飞速发展,探测器已经发展到长线列或者大面阵的万元甚至百万元大规模探测器,工作波段涉及短波、中长波,至甚长波波段。对地观测精度达到地球同步轨道的几十米级、太
学位
研究背景:肝脏是一个可以受性激素调控的器官,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病率、自然史和重症化转归会受到性别和性激素水平差异的影响。性激素水平在肝硬化和肝癌等重症肝病发生的过程中会发生显著的改变,但在慢加急性肝衰竭病程中缺少相关研究。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 related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HBV-ACLF)是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学位
研究背景膀胱癌每年共有新发病例43万左右,死亡病例17万左右,现已成为全球泌尿外科收治的主要肿瘤类型,也是我国男性最易罹患的泌尿系统肿瘤。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表明,近年来膀胱癌年轻患者的数量与日俱增,进一步加重了社会负担。膀胱癌按照是否浸润肌层可细分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和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前者预后较好,但极易复发,因此需要长期随访;后者较易转移,预后较差,若未及时接受治疗,2年内的死亡率高达85%左
学位
尽管现代医学飞速发展,但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在逐年增加,目前已成为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二号“人类健康杀手”,防治形势极为严峻。肿瘤的常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手术切除、化疗、放疗和靶向治疗,虽然上述疗法已取得长足进步,但在实际的临床实践中,这些疗法本身存在的固有缺陷还难以克服。因此,仍亟需寻找探索新的肿瘤治疗方法与策略。近年来兴起的免疫治疗已在大量临床试验中表现出优异的临床疗效,特别是嵌合抗原受体修饰
学位
研究背景:核酸扩增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分子生物学和重组DNA技术领域,这些技术是检测和分析少量核酸的主要方法。目前,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仍然是各领域最广泛使用的低丰度核酸体外扩增方法,如临床上用于检测和鉴定传染性疾病、遗传性疾病和其他研究目的DNA及RNA扩增。但PCR依赖于精确控制温度的热循环仪来放大所需的核酸片段,这限制了其进一步的应用。对此
学位
竹材作为一种绿色可持续的材料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近年来,多功能竹质复合材料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在木材短缺的情况下,其利用价值和经济价值不断提高,因此,有必要对竹质复合材料的功能化进行研究。本论文对金属(银、铜)电化学处理竹材的物化特性影响进行的研究,系统的分析了处理竹材的防腐性能,探明了纳米金属粒子对于胶黏剂的催化原理以及作用规律,揭示了高压电场以及金属粒子协同作用下对于胶合界面的聚集效应,
学位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生产制造对机构多功能、适应性的要求,可重构并联机构成为机构学和机器人学领域新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在可重构并联机构的结构设计、运动学分析及刚度性能方面展开研究,提出三种具有代表性的低耦合度可重构并联机构,即3-RPR平面可重构并联机构、9-3和12-6空间可重构并联机构,旨在探索并验证可重构并联机构性能的计算方法和提升方法。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拓扑特征计算过程存在工
学位
自2015年以来,急性前循环颅内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救治取得长足的进步,相较于常规药物治疗,机械取栓治疗可获得80%以上的闭塞血管即刻成功再通,并能显著提高患者的90天良好功能预后。然而,关于急性前循环颅内大血管闭塞性卒中再通治疗策略仍有诸多关键问题悬而未决。第一,发病24小时内的急性前循环颅内大血管闭塞性卒中静脉注射替罗非班联合血管内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如何;第二,发病4.5小时内的急性前循环颅内大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