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草地土壤胞外酶活性和微生物残体碳的变化特征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g2459408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黄土高原开展了一系列的退耕还林(草)等生态工程的建设,并取得了重大的成效。随着植被恢复,植被的次生演替使得地面植物数量和物种多样性增加,导致土壤养分循环、生态系统等发生变化。目前关于黄土高原地区土壤有机碳的来源、输入和输出、碳库储量和碳汇过程以及其影响因素(例如,植物组分、恢复年限、养分等)已开展了大量研究。但缺少深入研究调查草地生态系统植被恢复对土壤养分获取胞外酶以及作为土壤C库一部分的微生物残体碳的影响,在30厘米以下的深度进行研究的更少。本研究以云雾山草地生态系统的土壤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封育年限草地土壤的微生物残体碳和土壤胞外酶活性进行研究。了解黄土高原草地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的来源和积累,分析草地生态系统微生物源碳对土壤养分循环机制的相对贡献,明确草地生态系统土壤有机质库的不同调控因素及养分限制,为土壤有机碳形成“碳泵”理论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随草地封育年限的增加,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生物量都有显著提升,且随着土层加深不断降低。土壤SOC、TN、TP等含量随草地封育整体呈现非线性增长的过程,土壤SOC含量依次为30年>40年>10年>20年>15年>1年>农田。在不同封育年限的垂直分布上,草地土壤SOC、TN、TP、MBC、MBN、MBP含量均表现为由土壤表层到土壤深层逐渐降低的规律,在0-10cm土层含量最高,封育1-40年土壤SOC含量范围为19.74~30.08 g·kg-1,TN为1.88~3.14 g·kg-1,TP为6.83~8.62g·kg-1,MBC为389.77~624.70 mg·kg-1,MBN为12.37~19.27 mg·kg-1,MBP为11.47~22.66 mg·kg-1。(2)封育1年到封育40年的草地与农田相比,土壤胞外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均显著增加。土壤胞外酶的活性整体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再增加的非线性增长过程,在不同封育年限的垂直分布上,草地土壤αG、βG、βX、NAG、LAP、AP的活性和BG/(NAG+LAP)、BG/AP均表现为由土壤表层到土壤深层逐渐降低的规律,(NAG+LAP)/AP呈现相反变化。0-40 cm土层胞外酶活性显著高于下层,且在0-10cm土层的活性最高,封育1-40年土壤αG活性范围为16.12~37.00 nmol·h-1·g-1,βG为50.83~80.29 nmol·h-1·g-1,βX为12.48~40.39 nmol·h-1·g-1,NAG为8.24~18.82nmol·h-1·g-1,LAP为182.64~270.88 nmol·h-1·g-1,AP为58.09~110.22 nmol·h-1·g-1。(3)在整个封育演替的过程中,草地土壤微生物群落存在较强的N限制,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微生物C限制不断减弱。在0-10 cm土层,矢量长度和角度(分别从1.23到1.50和36.2到40.6)在封育演替期间发生了显著变化。土壤胞外酶活性与p H显著负相关,与微生物生物量呈现很强的正相关关系。土层深度和封育年限及两者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土壤胞外酶活性和生态酶化学计量均有极显著影响。(4)在农田土壤中,细菌残体碳含量约为真菌残体碳的3-10倍,而在草地土壤中,真菌残体碳含量约为细菌残体碳的2-5倍。Glc N大量存在于真菌细胞壁中,与农田土壤对比,封育草地土壤的Glu N、Gal N和Man N的含量均显著增加,真菌残体碳含量约为农田土壤(0.27~0.85 g·kg-1)的7-10倍。Mur N只来源于细菌细胞壁,其在农田土壤中的含量显著高于封育草地,细菌残体碳含量在农田土壤中的含量(1.84~5.73g·kg-1)是封育1年到封育40年草地的3-5倍。说明细菌残体碳在农田土壤的贡献高于草地土壤,反之,真菌残体碳在草地土壤的贡献高于农田土壤。(5)微生物残体碳(MNC)对土壤SOC的贡献在农田土壤中整体高于封育草地。在深度1米的垂直剖面上,农田土壤的MNC/SOC约在59%~92%区间,而封育草地土壤(1年~40年)MNC/SOC比值约在14%~52%区间。说明农田土壤中大部分C源于微生物残体碳的积累,而草地中较少的比例可能说明大量的SOC源于植物残体碳的积累。封育年限和土层深度及其交互作用对Glu N、Man N、Gal N、Mur A、真菌残体碳、细菌残体碳和MNC/SOC均有极显著影响。Glu N、Man N、Gal N和真菌残体碳与土壤SOC、TN、微生物生物量和胞外酶活性显著正相关,与p H呈现负相关关系。
其他文献
稀土元素示踪法是重要的元素示踪法之一,在土壤侵蚀和泥沙来源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人工拌施到土壤中的REE可能存在与土壤颗粒未紧密结合,从而影响REE示踪土壤侵蚀和泥沙来源结果准确性的问题。本研究采用人工模拟降雨、REE示踪、复合指纹识别等相结合的方法,以泥沙干重称量获得的侵蚀速率和泥沙来源为验证依据,分析了不同颗粒粒径的土壤和泥沙中REE含量的分布特征,依据不同颗粒粒径中REE含量定量判别了
学位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以及教育体制的逐步健全,我国高校美术教学的改革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其也是新时代下培养高质量人才的迫切要求。因此,结合高校美术教学改革的实际情况,对目前教学改革情况进行分析,对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够促进高校美术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期刊
近十几年来,北洛河流域水沙情势发生显著改变,造成一系列北洛河流域治理新问题。探究北洛河流域水沙变化规律及驱动因子,对北洛河流域治理规划和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北洛河流域为研究区,收集并整理流域内干支流的历年水文气象实测资料与土地利用遥感数据等,通过Mann-Kendall趋势性检验、Mann-Kendall突变性检验、距平累积法、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北洛河流域径流、输沙的时空分布规律,探
学位
随着关中平原地区猕猴桃种植规模的持续扩大以及化肥等的大量投入,当地猕猴桃果园生态系统出现了一些严重问题,如土壤对水分的调控能力下降,出现了土壤干燥化;肥料利用率低下,造成了硝态氮深层累积;土质黏重,影响根系发育等。为此本研究在对陕西省周至县(重壤-轻黏土)、杨凌区(中壤土)选取两个猕猴桃果园(以下简称周至园、杨凌园)果园土壤生态环境以及根系生长状况进行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果园土壤环境问题,提出“聚水
学位
黄土高原是我国土壤侵蚀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1999年“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实施,生物土壤结皮得以广泛发育,其覆盖率可达到70%以上,对减少该区土壤侵蚀具有重要作用。有关生物结皮对坡面产流产沙过程的影响已有研究,但由于生物结皮类型导致的土壤侵蚀差异仍缺乏系统研究;此外,生物结皮发育过程对坡面产流产沙的影响也不清楚。基于此,本研究以黄土高原退耕后广泛发育的生物结皮为研究对象,设置藻结皮、苔藓结皮和自
学位
从我国美术教育的发展中看问题,在社会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当代美术教育的发展逐渐开始走向重技术培养、轻人文素质的方向。对这一教育问题进行思考,对教育的核心发展及目的、美术教育的特殊性及其独特的育人价值进行深入探索,从多方面入手,多层次、多维度地挖掘分析,并结合当代教育发展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提出可持续发展的路径,积极推动中国高等美术教育事业发展,为美术教育的发展提供平台。
期刊
本文以北洛河上游(吴旗水文站以上)为研究区域,基于1971-2014年每日径流实测数据和气象资料,采用数字滤波法中的F1法来进行基流分割;运用M-K趋势分析、Pettitt突变检验和R/S法对径流、基流以及气候因素进行趋势分析、突变点检验和未来变化持续性分析;并采用Morlet小波变换对径流多尺度变化周期进行分析;根据三期土地利用遥感数据(1990、2005和2010年)来对流域内退耕还林(草)前
学位
为研究生产建设项目锥形堆积体降雨条件下坡面侵蚀过程,并分析降雨条件下边坡稳定性变化过程,本文以杨凌水土保持野外试验站自制仿真锥形堆积平台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模拟人工降雨试验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设计了3个坡长(3m、4m、5m)和4个雨强(1.0mm/min、1.5mm/min、2.0mm/min、2.5mm/min),探究了不同坡长条件下锥形工程堆积体产流产沙特征及水动力学过程,并采用极限平衡法分
学位
技术合同交易在推动秦创原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促进技术创新、提升企业竞争力、推进产业升级等重要作用。西安市技术合同交易呈现出产学研合作成效不高、全链条科创生态体系有待升级、复合型技术经理人不足、技术合同登记机构认定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西安市应加强政策支持,推动技术合同交易平台的建设和发展,促进技术合同交易的顺利开展,为秦创原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期刊
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每年向黄河输送大量泥沙,严重威胁着区域生态环境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控制水土流失,黄土高原从1999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大规模的植被恢复使得地表植被盖度大幅提升,极大地影响了流域的产流产沙过程。探究植被恢复对流域产流产沙的影响可为流域综合管理提供重要参考。本文以黄土高塬沟壑区南小河沟流域人工植树造林的杨家沟流域及相邻植被自然恢复的董庄沟流域为研究对象,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