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通孔界面SiO2绝缘层可靠性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fa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半导体封装技术的发展,硅通孔(Through Silicon Via,TSV)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TSV界面SiO2绝缘层可靠性问题却通常被人们所忽略。TSV界面组成材料复杂,且应用环境存在着温度变化以及长时间通电服役的情况,其内部的SiO2绝缘层可靠性面临着严峻考验。本文针对TSV界面SiO2绝缘层温度循环下的热致漏电失效、电应力下的电致击穿失效、长时间应用下的时间依赖击穿(Time Dependent Dielectric Breakdown,TDDB)寿命等可靠性问题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针对TSV界面SiO2绝缘层热致漏电问题,对双盲孔TSV样品开展了三组不同循环次数的温度循环试验,利用绝缘层完整性理论和微区分析平台(微结构观察和元素分析),分析了三组试验后TSV界面SiO2绝缘层的电学测试结果。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循环次数增加,TSV界面SiO2绝缘层的失效从热致漏电机制转变为机械开裂机制,这种转变跟其界面完整性的演变密切相关。同时,温度循环会通过劣化阻挡层的性能,引起Cu离子缺陷在界面SiO2绝缘层的累积,加速热致漏电失效的发生。针对电应力下硅通孔界面SiO2绝缘层的电致击穿问题,对单盲孔TSV和双盲孔TSV样品开展了电应力击穿试验,利用失效定位技术与ANSYS电场仿真分析了两者电致击穿失效模式的异同与影响因素,利用微区分析平台对电致击穿后的失效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单盲孔TSV的界面SiO2绝缘层电致击穿失效点位于表面焊盘之间,双盲孔TSV的位于TSV周围。结构参数是造成两者界面SiO2绝缘层电致击穿失效模式存在差异的重要原因。而电致击穿后TSV界面的失效机理是界面SiO2绝缘层的失效。针对硅通孔界面SiO2绝缘层TDDB寿命问题,对双盲孔TSV样品开展了5组不同恒定应力下的TDDB试验,将试验数据利用威布尔失效概率分布与TDDB寿命模型拟合方法,拟合出3种TSV界面SiO2绝缘层TDDB寿命模型,验证了最适用TDDB寿命模型。结果表明,本次试验下E模型是TSV界面SiO2绝缘层的最适用TDDB寿命模型。在该寿命模型下,预测的TSV可靠性寿命随着应力水平的增大呈指数型下降。研究结果揭示了温度循环下TSV界面SiO2绝缘层的热致漏电失效的规律和热致缺陷的机制,分析了电应力下TSV界面SiO2绝缘层的失效模式与机理,验证了TSV界面SiO2绝缘层的最适用TDDB寿命模型,为TSV界面SiO2绝缘层可靠性的改善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AI芯片设计在神经网络和集成电路领域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吸引了大量研究人员的注意力。目前,每月新增的AI芯片文献超过千篇,且AI芯片设计还需要掌握大量数字集成电路设计知识和神经网络知识,给研究人员带来了沉重负担。采用计算机处理海量文献,从中自动提取并使用AI芯片设计相关信息与知识,可有效减轻设计人员的负担。实体识别和链接预测分别是实现自动信息抽取与知识重用的关键技术,在公共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但在
学位
筛选最佳施氮量,提高氮效率,对晋中地区冬小麦—鲜食玉米两熟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协同提升有重要意义。本试验于2020—2021年进行,每季均设0、75、150、225、300和375 kg/hm~2共6个施氮量,分析不同施氮量下冬小麦和鲜食玉米氮效率、产量及品质的差异。主要结果如下:(1)施氮量150 kg/hm~2下冬小麦和鲜食玉米籽粒氮素积累量较其他处理分别显著提高了22.7%—67.3%和9.6%
学位
晋谷21号是优质谷子品种的代表,推广30多年来始终为人们所认可。但是,晋谷21号小米在山西省各个产区的品质表现差异较大,各地盲目引种和种植不仅严重影响了其品质,而且使“山西小米”的形象和口碑大打折扣。因此,探索晋谷21号小米的品质与山西省不同产区生态因子之间的关系,可为晋谷21号的合理布局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采用多指标综合分析法初步探究了山西省浑源县、山阴县、定襄县、兴县、阳曲县、榆次区、太谷区、
学位
大豆是重要的植物蛋白和油脂来源,在人类食品营养健康中扮演重要角色。大豆脂肪氧化酶(LOX)被称为抗营养因子,能催化不饱和脂肪酸的酶促反应,使豆制品产生令人不愉快的豆腥味,从而影响豆制品的营养品质。LOX缺失大豆品种制作的豆制品不仅豆腥味低,且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因此,培育LOX缺失的低豆腥味品种是大豆营养品质育种的重要研究方向。本研究通过比较三种不同LOX生化鉴定方法的优缺点、开发LOX缺失突变体
学位
受人类活动影响,大气CO2浓度持续升高,进而导致气温升高。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小麦产量及品质除受品种遗传性、栽培措施等因素影响外,还受到生态环境条件的制约。本试验以小麦品种“良星99”和“中科2011”为材料,利用山西农业大学试验基地控制气室,设置四个环境处理,分别为CK(环境CO2浓度,环境温度)、EC(环境CO2浓度+200μmol/mol,环境温度)、ECT(环境CO2+200μmol
学位
锁相环频率综合器是无线通信系统的关键模块,具有输出信号频谱纯净、功耗低和成本低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无线收发系统中提供本振信号。随着全球定位系统的快速发展和智能便携终端的广泛普及,采用先进CMOS工艺制造的全集成收发机So C已经成为主流选择,并且正在向多模、低功耗、低抖动、低电压方向快速发展。本文基于22nm CMOS工艺,研究设计了一款在低电压工作下具有低功耗、低抖动特性的频率综合器。在系统设计方
学位
CO2浓度和温度升高是未来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为明确大气CO2浓度和温度升高对大豆糖代谢和脂肪代谢的影响,本试验以大豆“早黄2号”(低油脂大豆)和“中黄35”(高油脂大豆)品种为材料,利用控制气室设置CK(CO2浓度和气温与外界测定值相同)、EC(CO2浓度为外界测定值+200μmol·mol–1,气温与外界测定值相同)、ET(CO2浓度与外界测定值相同,气温为外界测定值+2℃)、ECT(CO2浓
学位
小麦是世界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保证其健康生长对最终产量具有重要的作用。叶面积指数(LAI)是表征小麦长势的关键指标,它与光合能力、水分利用等生理活动密切相关,且与小麦的最终产量形成息息相关。因此,准确、实时地获取冬小麦LAI信息具有重要的意义。传统的LAI获取方法是费时费力的,难以有效反馈到大田生产中,遥感技术凭借无损、快速等优点在作物生产中越来越受欢迎。随着高光谱技术与无人机遥感平台的快速发展,
学位
气候变化已成为毋庸置疑的事实,大气CO2浓度升高导致作物光合作用增强,进而影响生物量和产量。气温升高可缩短作物生育期,增加年总积温,使多熟种植成为可能,但同时还伴随着极端高温灾害频率增加,导致作物减产。华北地区是我国的冬小麦主产区,研究未来气候条件下冬小麦的产量、产量构成及生长发育,为北方地区冬小麦品种优选奠定基础。本研究利用2017–2020年度控制气室中不同温度和[CO2]处理下的“良星99”
学位
为进一步明确黄土高原旱地小麦采用探墒沟播技术的节肥增效机制,本试验于2019-2021年在山西农业大学闻喜小麦基地开展大田试验,研究探墒沟播、常规条播两种播种方式与不同施氮量(0 kg·hm-2、150 kg·hm-2、240 kg·hm-2)对旱地小麦植株氮素吸收、利用及产量、品质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旱地小麦采用探墒沟播较常规条播显著提高了越冬、拔节、开花期0-200 cm土壤蓄水量和拔节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