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项研究选取了一个汉族移民社区,主要以文化人类学的视角和相关理论重点考察了一个多文化、多文明汇聚的区域空间——园村汉族移民的生活状况。研究表明,一方面伴随移民的出现汉文化所显示的强大生命力,主要体现在包容性和适应性方面;另一方面,面临多元文化的冲击,作为一种拥有悠久历史和高度发达的文明形式,汉文化又具有的局限性和有限性。这些特质对于移民在不同历史场景和历史记忆中的认同建构层级作用不尽相同,从而进一步说明文化多样性对于“文化自觉”与“国家认同”的意义。本研究之所以称之为“故乡的边界”,试图突出表现在一类独特的时空背景下多民族、多文化碰撞与接触的文化事象的现实格局与状况,目的在于说明研究对象的“故乡”观依赖于文化承载边界的想像与建构,而文化的接触与交流又离不开文化承载者(个体、群体)的接触与交流。 从移民文化的特点来看:第一,仪礼简约化。处于“过渡期”的移民社会,对移民保留自己“原有传统”持宽容态度,但对移民坚持“自己的传统”拒绝与“他人的传统”进行协商的行为持否定态度。“新家乡”的风俗、仪礼必须符合人们简约、实用的心理需求才有可能为移民们接受。只不过这种“文化元素”的拼接者一定层面地包括了移民本身。第二,多样性与变动性。园村居民来源的多样性为移民文化的形成了多样的选择,双重故乡观念的形成对此作了最好的诠释。 这样,本项研究的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为论文的缘起、理论背景和表述视角;第二章为工作地点介绍、移民背景和社区生活的简要回顾;第三章为婚姻家庭的组建模式和特点以及家居生活;第四章从文化与人格的角度重点考察濡化和涵化如何在家庭与社会文化的背景中作用于儿童社会性格的形成,反思汉文化传统在现代社会中的局限性以及制约移民社会族群边界与认同形成与发展的人格因素;第五章从礼物流动的角度考察作为移民的个体如何以“我”为出发点,确立自己的“关系”边界,重点讨论了该群体如何遵从和利用“关系”“面子”这样的传统文化资源,实践性地构建了个人社会关系网的过程,包括与本地一些穆斯林族群的互动过程;第六章是对研究群体文化适应性的评述,重点分析了族群边界与认同的建立机制与特点,对进行正在形成的移民文化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回顾了移民群体文化认同与变化发展的三个特点,强调了形成中的、以及双重的故乡认同对于移民及移民社会的意义;最后是通过本文的研究回应与讨论了相关文化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