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持续性心房颤动维持机制:肺静脉—左房折返假说的验证

来源 :天津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_ly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源于肺静脉的快速电活动(肺静脉心动过速)起因和房颤的维持机制目前仍未完全明确,肺静脉前庭可能作为肺静脉-左心房折返活动的基质。目的:验证“肺静脉-左心房折返”假说可能作为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维持的一种机制。方法:对9只犬(健康杂种犬4只,A组;持续性房颤犬5只,B组)行电生理学检查,持续性房颤的定义为房颤持续时间15分钟以上。测定两组犬肺静脉远端、前庭部位和左心房部位有效不应期,标测是否存在折返环的特征,两组进行对比并作统计学处理。并对持续性房颤组前庭部位进行射频消融钳夹干预,对比和统计学处理干预前后电生理特性变化,p值<0.05为有统计学差异。结果:两组犬肺静脉远端有效不应期均明显短于前庭部位,差异均有显著性(A组,94±12ms vs 105±15ms;B组,91±11ms vs 102±15ms,p均<0.05),而前庭部位的不应期与左心房无显著性差异(A组,105±15ms vs 102±17ms;B组,102±15ms vs 108±14ms;p均>0.05)。B组肺静脉远端及前庭部位有效不应期均明显短于A组(91±11ms vs 94±12ms,p<0.05;102±15ms vs 105±15ms,p<0.05)。持续性房颤时房颤周期长度(周长)由肺静脉、肺静脉前庭到左房逐渐增加(PV,71.8±3.6ms;PV-LA,72.4±3.1ms;LA,83.6±2.7ms)。B组消融前后的房颤诱发率(100%vs 20%,p<0.05)、肺静脉心动过速诱发率(100%vs 0%,P<0.001)、前庭部位碎裂电位标测率(80.0%vs 20%,p<0.05)和前庭双电位标测率(100%vs 20%,p<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本试验证实“肺静脉-左心房折返”是持续性房颤的维持机制。肺静脉前庭可能是折返的关键部位,干预此部位可有效治愈房颤。
其他文献
一例毒蕈中毒致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获救李凤辉(湖南省衡东县中医院412400)我院于1994年5月收治一例毒蕈中毒致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1],经精心治疗和护理而获救。1临床资料患者,男,42岁,湖南省衡东县人
以往经常需要带上一大摞材料、往返多次去政府部门才能办成的审批事项,今后只要轻点鼠标或是在手机上就可轻松完成——这是南京正在大力推动实施的一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对此人
报纸
目的:探讨AIDET沟通模式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中应用的效果,使患者提高签约意愿。方法:选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患者600例,以2019年4月采用AIDET沟通模式为时间截点,分为常规组,试
目的:分析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64例在本院治疗的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时间为2019年1月—2020年2月,将患者分为两
本文从上下肖、新型集合器、压力棒隔距块等方面对其性能特点进行了说明,以及对工艺的要求及适应性进行了分析探讨,并通过试验进行验证,来提高成纱质量。
针对部分车辆传动系统机械结构空间狭小,无法对输出扭矩直接测量的问题,该文提出通过驱动轮轮辐应变提取传动轴扭矩的测试系统方案。该测试系统设计包含机械结构仿真、电路设
第一部分:未成熟心肌保护的实验研究 第一章:血灌与晶体灌注未成年兔离体心脏工作模型装置的对比性研究 目的:选择更适合反应未成年兔心肌功能状态的离体心脏工作模型装置
背景和目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从血管中膜向内膜下迁移,并在内膜聚集、增生,分泌大量的细胞外基质是所有损伤性血管疾病新生内膜形成共同的病理、生理性改变,由此引起的再狭窄
本文介绍了(棉60^s+氨30D)经纬双向弹力机织2/1斜纹织物规格和细腻光滑平整、吸湿透气、弹性自如、穿着柔软舒适的服装面料特性,以及织物开发过程中各工序采用的主要工艺技术参数
目的 左室重构(LVRM)是影响心脏病预后的重要因素,如何有效预防和逆转LVRM一直是临床关注的重点和难点。近年研究表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尤其是局部RAS在LVRM中起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