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传载》笺证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63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唐传载》是唐代的一部笔记小说,作者阙名,全书一卷,虽篇章短小,但所记内容广泛,包括公卿轶事、历史传说、典章制度、民情风俗以及一些地理胜迹、怪相奇闻。其中公卿轶事、典章制度又占绝大部分,构成此书主体。  相较唐代其他笔记小说,《大唐传载》并不受到重视。虽然其史实性较高得到认可,然或由此书求奇求怪的撰写倾向,学界对此书所蕴含的史料价值并未很好的挖掘利用,对书本身记载之真伪亦缺乏辨识。本论文名为笺证,即旨在对该书的内容作专门的文献整理,由绪言、笺证两部分组成。主体笺证择本书102条,包括对其史料来源的考察;比较其与正史记载的差异并考订史实的正误;以及与其他史料文献进行比勘以补充完善该书的记载。  通过对全书的考察,发现本书最大价值在于,其与国史、实录的密切联系。书中有三十多条记载,亦为两《唐书》、《唐会要》等正史文献所载,文字类同。经比较判定,本书所载有些条目与正史文献具有史料上的同源性;而一些条目与他文献相互出入,亦可证实其具共同来源。由此又可为唐人笔记材料与国史、实录有关添一佐证。其次通过对本书所载与正史的参互比证,可以考知某些制度的形成之实,补正一些人物的史载之阙。  由于受本书创作追求影响,以及流传中的不受重视,故本书亦存在不少问题,记载多有异于史实处,包括流传中的传抄讹误以及记载本身的错误。对其记载失实处以及与正史所记相抵牾处,本论文予以考辨纠谬,至于因文献不足,难以考订者,取存疑待考。对于本书在流传中的文字讹脱,本论文亦做了必要的文字校勘工作。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本文通过对语用情况调查数据进行的对比分析,了解到当前中国学生多元化的语用情况,并从多个角度对留学生和对外汉语教师的语用情况进行了讨论。针对调查结果,提出了改进语用教学
本论文的目的是通过对汉字起源、演变、造字法的深入研究,考察汉民族的思维方式。在论证方面,本论文是采用夹叙夹议,以事证理的方法,遵循语言学、文字学与思维科学的研究规律,借鉴
学位
“语言接触”是人类语言发展过程中常见的现象,是语言演变和发展的原动力之一。不同语言本身不会接触,而是要通过使用的中介人,透过书面或口头互相接触沟通的。最常见的结果是词
多年来,我们不断听到有关VoIP(Voice overIP)将如何革命性地改变电话的说法.但到目前为止,除了热情洋溢的预测之外,远没有付诸实现.
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是企业基层党组织开展党建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那么,怎样围绕当前宣钢产品结构调整、生产经营、精神文明建设等实际问题,不断加强党建工作,
程千帆教授曾经说过,《世说新语》是部奇书。  刘孝标(462-521),名峻,一名法武,字孝标,南朝梁文学家,学者,平原(今山东淄博)人。生于刘宋末年,卒于萧梁中叶。《世说新语》刘孝标注是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魏晋南北朝时期,五言古诗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涌现出许多不同风格,不同题材的新诗作,印证了彼时文人“若无新变,不能代雄”的宣言。在诗歌呈现“新变”的同时,彼时的诗坛还出现了许多
在前人对省略已有的丰富研究基础上,本文从计算语言学的角度出发,观察现代汉语中的省略现象,目的在于为现代汉语自动句法分析提供帮助。  通过观察树库中的低频规则并利用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