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素内酯对水稻芽期耐冷性状的影响及耐冷QTL定位

来源 :沈阳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blue_l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低温冷害是导致水稻在各个生长期内受不同程度危害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其对水稻产量的不利影响也是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进行水稻耐冷性的研究,筛选出耐冷性强的水稻品种,对减轻水稻低温冷害具有重要意义。东乡野生稻具备较强的耐冷性,为水稻耐冷品种的选育及耐冷基因研究提供了较好的材料。油菜素内酯(Brassinolide,BRs)可在植物遇到低温环境时起到较好的抵御作用,BRs信号转导途径与植物耐冷性密切相关。将BRs途径下耐冷性鉴定和群体遗传理论作为研究基础,进行水稻耐冷种质的筛选鉴定以及进行QTL定位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本研究以耐冷性突出的东乡野生稻和超级稻品种SN265构建的140份回交重组自交系群体为研究材料,在低温处理和BRs喷施后低温处理下,对水稻芽期进行耐冷性鉴定及QTL定位并注释耐冷基因,将为水稻耐冷种质的选育及耐冷基因的发掘奠定了理论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将低温发芽率和低温成苗率按照耐冷等级划分为1、3、5、7、9级,并以成苗率作为参照标准,共筛选出23份极耐冷材料和6份极不耐冷材料。在低温发芽率耐冷性较强的1级和3级中,冷+BRs处理分别高于单纯冷处理6和17个株系;而在低温发芽率耐冷性较弱的7级中,冷+BRs处理低于单纯冷处理10个株系。在低温成苗率耐冷性较强的1级中,冷+BRs处理高于单纯冷处理6个株系;而在耐冷性较弱的7级中冷+BRs处理低于单纯冷处理1个株系。在株高中,单纯冷处理和冷+BRs处理的株系高度数量虽然均集中在6cm左右,但是冷+BRs处理多于单纯冷处理9个株系。在第一叶长中,单纯冷处理和冷+BRs处理的株系长度数量虽然均集中在3cm左右,但是冷+BRs处理多于单纯冷处理4个株系。结果表明喷施BRs后冷处理对低温发芽率、低温成苗率、株高和第一叶长均有一定的影响。(2)140份水稻回交重组自交系群体材料在低温胁迫条件下,测量并分析了芽期的4个耐冷性指标,分别为发芽率、成苗率、株高和第一叶长。在单纯冷处理条件下,发芽率与成苗率两者之间、株高与第一叶长两者之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相关性分别为r=0.37,r=0.39;成苗率与株高之间呈显著负相关,相关性为r=-0.21;但是在发芽率与第一叶长和株高之间,成苗率与第一叶长之间相关性不显著,这说明它们之间不存在直接关系。在冷+BRs处理条件下,4个性状之间的相关性与单纯冷处理表现一致;另外在4个性状的单纯冷和冷+BRs处理之间均呈现出极显著正相关,相关性分别为r=0.73、r=0.73、r=0.79、r=0.73,这说明单纯冷处理和冷+BRs处理之间有着直接关系并且冷+BRs处理的表型值要高于单纯冷处理。(3)根据简化基因组测序(GBS)结果进行基因分型,参数设置为缺失率≤20%、最小等位基因频率≥5%,根据ld标记筛选出1145个多态性标记位点和141个基因型构建遗传连锁图谱。其特征为:在12条染色体上总共有1145个maker,其中maker分布最少的是在第7号染色体上有77个,maker分布最多的是在第4号染色体上有117个;染色体的总遗传距离为31883.3cM,总物理距离为394.1Mbp,每个标记的遗传距离间隔范围在1.9-146.3cM之间。(4)利用IciMapping4.2软件中的ICIM作图法,LOD阈值设为3进行QTL定位。在4个耐冷性状中总共定位到73个QTL,包含单纯冷处理定位到49个QTL,LOD值最大为5.89,表型贡献率最大为11.71%;冷+BRs处理定位到24个QTL,LOD值最大为9.38,表型贡献率最大为14.69%,结果表明喷施BRs后冷处理比单纯进行冷处理的LOD值和表型贡献率均更高。其中单纯冷处理条件下低温发芽率相关QTL1个、低温成苗率相关QTL31个、株高相关QTL1个、第一叶长相关QTL16个;冷+BRs处理条件下,低温发芽率相关QTL3个、低温成苗率相关QTL12个、株高相关QTL4个、第一叶长相关QTL5个,低温成苗率和第一叶长两个性状单纯冷处理定位出的QTL较多,而低温发芽率和株高性状,冷+BRs处理比单纯冷处理定位出的QTL数量多。(5)根据4个性状的QTL定位结果,在目标区间的物理区域注释出6个耐冷基因,分别为DREB1、MYB、WRKY、ERF、BHLH和OsMADS18基因。其中DREB1和OsMADS18基因,分别在单纯冷处理和冷+BRs处理条件下的成苗率和发芽率性状的定位区间内,两个位点的区间均在两种处理下重合;MYB、WRKY和BHLH基因分别在单纯冷处理条件的第一叶长、第一叶长和低温成苗率性状的定位区间内;ERF基因在冷+BRs处理条件下的成苗率定位区间内。这些结果为进一步研究BRs途径下耐冷基因的具体功能及调控关系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随着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润滑材料将面临在更为复杂且严苛的环境(如水环境、海洋环境、高温环境和高真空环境等)中服役,而传统的润滑材料将不能满足实际应用需求。因此,开发兼具热力学稳定性、强抗氧化性、强化学惰性及高熔点等特性的新型润滑材料迫在眉睫,已成为本领域的研究重点。面对各种严苛环境,通过薄膜技术在基体表面沉积固体润滑涂层,以改善基体的表面状态降低摩擦系数,增强耐磨损性能,从而实现基材的长时稳定运行
遥感技术是借助电子学探测仪器从远距离把目标物以电磁波信号形式记录下来,然后通过计算机视觉等技术获取遥感图像中有价值信息的一种综合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地质、水文、环保、农业、气象、军事、林业等领域,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航空航天和卫星技术飞速发展,所采集到的遥感图像的数量不断增加,同时遥感图像的分辨率也不断提高,如何准确、快速地提取出遥感图像中的有用信息已经成为该领域内的研究热
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对我国社会发展意义重大,地震勘探作为探明地下信息的手段被广泛使用,地震勘探的场景从早期的平原地区逐渐向林地、沙漠等复杂地质条件地区迁移。沙漠地区地震勘探数据常伴有大量的随机噪声,由自然噪声、人文噪声等叠加得到,其特性复杂,具有非平稳、非高斯、非均匀的特性,是一种噪声频率和信号频率接近的低频色噪声。传统地震勘探噪声压制方法很难满足去噪要求。为了实现沙漠地震勘探数据的三高要求,提高后
本论文针对污染环境植物修复后产生的大量超富集植物体低成本快速处理处置的关键技术问题,利用前期筛选得到的木质纤维素降解菌C1、C3、C5、C11和实验室保存的C16菌株进行产酶优化和菌株复配,制成微生物复合菌剂,用印度芥菜等超富集植物作为实验材料进行超富集植物体微生物减容减重应用基础研究,研究在超富集植物体微生物减容减重过程中体积、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产纤维素酶活等指标的变化,同时模拟含铀(U
作为一种新型的清洁能源,天然气水合物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为了加快对能源战略的布局,我国在上世纪末正式启动了天然气水合物的资源勘查。随着我国对南海天然气水合物的成功试开采,当前天然气水合物的勘查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针对现有的仪器普遍存在效率低、精度差的缺点,围绕我国对天然气水合物精细勘查的迫切需求,基于红外吸收光谱原理,利用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技术(Tunable Diode Laser
压力是一种基本的热力学参数,通过压力可以对原子间的距离、原子排列方式、晶体结构以及电子轨道结构等性质造成一系列的变化。对于有机晶体而言,通过压力可以改变分子间距、晶体的结构以及分子点群对称,进而诱导晶体结构发生相变。因此在研究物质的相变时,压力往往是一种重要的手段。在一些有机晶体中存在着大量的氢键,相对于共价键而言氢键的键能较小,有机晶体中的氢键往往更容易受到压力的影响,进而发生变化(如氢键的形成
生态景观林的概念提出时间很短,且至今没有通用的定义。通过查阅文献,对风景林、生态风景林以及生态景观林概念、内涵进行了分析对比,认为生态景观林是以景观效果为主,兼顾生
氧化钨作为一种n型半导体材料,其组成可调、结构多变、来源广泛以及性能优异而得到众多科学工作者的关注和研究。WO3通过结构的改变以及亚化学计量的形成能够有效调节其电子
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在众多土壤污染类别中尤为突出,不仅制约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而且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绿色治理迫在眉睫。近年来生物修复重金属污染技术以其低廉、高效等性能,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本研究主要针对土壤高浓度重金属污染的应急修复,通过合理利用生物修复技术实现原位高效无污染修复的目标。从土壤中筛选得到两株碳酸盐矿化菌(Klebsiella quasipneumoniae)、硫酸盐还原菌(
IF钢作为新一代的超低碳汽车用钢,具有优异的深冲性能,被广泛应用于汽车中的复杂冲压件、外覆盖板以及作为高成形镀锌板的基板。我国的IF钢发展起步较晚、起点较低,虽经过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