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碳生产率提升与绿色金融支持研究

来源 :山西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q_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共产党于2019年10月28日至31日在北京举行的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将“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我国需要长期坚持和完善的制度体系之一。实际上,构建文明生态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本质就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可持续发展是中国长期以来一直实施的经济发展战略,是我国是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坚定不移落实《巴黎协定》的直接表现,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之一1。可持续发展,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内涵本质,又验证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思想所具有的时代跨越性特征。自1995年国务院首次将可持续发展作为我国经济发展基本战略以来,沧海桑田几变迁,可持续发展——这一科学发展观始终未变。从早期的“循环经济”到十九大报告,以及2016年至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屡次提出的“转型发展”、“绿色发展”这些关键词,都无一例外地是可持续发展的具体与深化。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在推进淘汰落后产能,能源结构优化与产业结构调整的措施。毫无疑问,“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需遵循的基本理念,更是要长期坚持的一项生态文明建设大战略。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正是实现“绿水青山”的良好保障;而将金融媒介与绿色可持续发展相结合,既是实现“金山银山”的最优策略,也是我国需长期贯彻的一项国策。2019年中央政府工作报告中,“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加快发展绿色金融”被多次提及,可以看出,未来的经济发展导向既离不开“可持续”,更离不开“绿色金融”。
  在绿色可持续发展背景下,衡量经济发展就不能仅依靠原有的经济指标体系,更需要纳入碳排放、环境因素的经济考核指标。而碳生产率指标正契合主题。碳生产率反映的是经济主体单位碳排放的经济增长情况,因此,运用碳生产率衡量经济水平发展既可以客观地衡量经济增长,又可以激发经济主体实现碳减排,而碳减排的过程必然伴随着环境质量的改善。因此,碳生产率的提升与促进经济可持续绿色化是殊途同归的。
  经济决定金融,金融服务经济。实现绿色可持续经济发展,提升碳生产率,必然离不开金融手段。当前,国家大力发展绿色金融,绿色金融已经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升碳生产率的最有效方式。
  对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是理论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的热点所在,现有对于提升碳生产率、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都多是从制度角度、资本制约、技术研发等寻找解决路径,而以金融手段作为突破点进行研究的关注度不足。由此,本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在认真梳理低碳经济学理论、金融发展理论的基础上,采用计量经济学实证分析、案例分析、比较借鉴等研究方法开展研究。首先,系统剖析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碳生产率与绿色金融的交叉点,得出绿色金融对于提升碳生产率、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机理所在,提出假设条件。其次,运用实证计量方法分别对单要素碳生产率和全要素碳生产率进行测度,同时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进行纵向时间比较和横向区域比较,主要采用信贷市场+保险市场指标辅之以证券市场指标实证检验金融发展对碳生产率提升的正反馈机制——金融发展对碳生产率提升存在直接与间接双重效应。再次,通过案例剖析我国现有绿色金融市场体系层次,并与国际绿色金融市场体系横向比较,从工具、市场构建、机构组织等多方面进行差异化对比;最后,在剖析我国现有体系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我国提升碳生产率、加快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金融支持路径。
  研究结论如下:(1)可持续发展理论、碳排放理论的共同点在于都是在保护环境、降低碳排放的前提下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而金融手段可以促进经济的最优配置,绿色金融更是将绿色发展理念运用到金融工具中,因此,从理论上讲,绿色金融可以作为实现碳生产率提升、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手段。(2)能源消耗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近年来我国碳排放总量整体上升,碳排放生产率表现为时间上逐年上升,空间上省域差距突出的特点。(3)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和环境压力模型的实证结果显示,金融发展影响碳生产率存在直接与间接双重效应,但以间接效应为主。直接效应主要表现为金融发展水平越高,意味着金融服务业占经济比重越高,金融服务业本身的低碳属性是有助于提升碳生产率的。间接效应则表现为金融发展通过影响规模类、结构类、技术类因素影响碳生产率,金融发展能够通过提升经济发展水平、降低煤炭消费比重、改善技术创新能力进而提升碳生产率。(4)我国绿色金融体系的构建与国外相比,在间接融资市场的工具开发、市场配套等方面都已经达到或领先国际水平——诸如绿色信贷。而在直接融资市场上还存有巨大差异——诸如绿色股票、绿色指数等产品。同时,碳金融市场、碳排放交易权市场建设也是需要跟进发展的重要领域。(5)提出多角度发展我国绿色金融体系,从间接绿色融资体系、直接绿色融资体系、可持续发展的新型解决之道——碳投资以及法律体系、评级体系、数据库构建等多种配套措施进行完善与构建,从而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体系这一系统工程的构建。
  本文的创新之处如下:第一,寻求金融破解碳生产率提升、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支持。前期学者对于碳生产率的提升研究,较多从资本、技术研发创新、要素市场、产业集聚等角度出发探讨碳生产率的提升对策,鲜有文献从金融角度研究其对可持续发展的促进作用。本文从金融资源错配视角出发,梳理金融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理论,从而结合两者,剖析绿色金融提升碳生产率的机理所在,在此基础上提出假设。第二,从实证角度剖析传统金融发展对单要素碳生产率、全要素碳生产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虽然研究单要素碳生产率、全要素碳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的文献已经较多,但是从金融角度研究尚有欠缺。本文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和环境压力模型创新性地研究了金融发展对碳生产率的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实证结果显示,传统金融发展影响碳生产率存在直接与间接双重效应,但以间接效应为主。直接效应结果表明金融服务业本身的低碳属性是有助于提升碳生产率的。间接效应也得到了金融发展能够通过提升经济发展水平、降低煤炭消费比重、改善技术创新能力进而提升碳生产率,从而为绿色金融支持可持续发展、提升碳生产率提供了现实依据。第三,传统绿色低碳投资概念主要侧重点在减排层面。而目前的研究发展成果使得与减少大气碳素相关的投资范围有了大的扩展。本文在分析国内外先进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立足于绿色金融体系内,创新性提出了碳投资概念,促进绿色可持续发展体系中的碳金融产品零售化,证券化,投资化。新的碳投资概念相比较于传统低碳投资概念,加入了碳排放权交易体系下的减少森林退化许可量(REDD+)项目等内容,为绿色可持续创新提供新的思路。
  综上,本文研究碳生产率提升的绿色金融支持对策,既是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碳生产率、绿色金融理论体系的有益补充,也是为加快我国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人民生活安康幸福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其他文献
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改革开放力度逐步加强、开放领域不断深化,证券市场经历了从无到有,到统一监管的形成,市场结构的改革、规范发展及创新发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不断优化规范的发展过程。证券市场现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改革开放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经过20多年的发展,当前我国证券市场己具有一定的规模,根据中国登记结算公布的数据,截止2017年末沪深
学位
近年来,随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国民收入快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显著提升。随着市场机制的建立,我国金融市场也稳步发展,金融产品也变得更加多元多样。家庭对于国民经济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影响。自2013年开始,我国逐步放开二孩政策,全国各地区家庭结构与此前相比有所变化,但是由于地区差异以及经济水平相差较大,人们的生育意愿也有比较大的差别。与此同时,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老年人的寿命也相继延长。加之“少子化”现象
学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证券市场不断发展成熟。近年来,金融供给侧改革持续推进,一系列顶层设计相继推出,如沪、深港通开闸,退市制度完善,A股纳入MScI,科创板落地等等,证券市场迎来蓬勃发展。然而,改革往往伴随阵痛和风险。自2015年6月起,A股经历多次断崖式崩盘,千股跌停的惨烈景象,相信所有投资者都历历在目。系统性暴跌后,市场开始反思,场外配资失控、大股东减持、中美贸易战等宏观因素都成为讨论的热点。而更
学位
2014年以来,沪港通、深港通、沪伦通陆续正式启动,A股相继被纳入MscI指数和富时罗素指数,中国资本市场开放的步伐明显加快,伴随着A股投资者结构的变化,A股市场的整体投资风格将逐渐成熟。一方面,机构投资者的价值投资理念使热衷炒短、炒小的风气逐渐退潮,基本面研究将越来越重要。另一方面,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应该高度关注主力资金的流向,跟踪机构投资者的权重股进行主动管理,以分享投资机构在投资研究方面的
学位
技术扩散在经济学以及经济史的研究中都是十分重要的主题,技术的创新与扩散被认为是推动经济长期增长的重要因素。技术变迁反映的便是新技术出现与扩散的一个过程,本文的研究将侧重于技术扩散。本文以中国印刷技术的变迁为例来研究技术扩散有两个重要原因。第一,印刷技术是一项与文化教育、知识与信息传播、人力资本等方面密切相关的重要技术,研究印刷技术的变迁既有助于深化对技术扩散的认识,也能加强对社会与经济发展问题的进
学位
美国次债问题引发了全球性金融危机,使得“反全球化”或“去全球化”的主张在学术界和政策层面变得空前强烈。特别是,这一主张的积极倡导者特朗普当选为美国总统使未来经济全球化的道路更是充满了阻力和不确定性。在这一背景下,有关全球化影响的全面且系统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金融全球化是全球化的重要内容,其价值在于促进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有效配置,提高国际风险共担的可能性。但与此同时,它也因被视为造成金融风险和金融危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对于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其中传统矿物能源为人类社会及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石油等传统矿物能源具有不可再生性且本国产量有限,因此矿物能源供需矛盾日益凸显,而且矿物燃料燃烧带来了严重的酸雨、花房效应、臭氧层被破坏等环境问题。相比之下,可再生能源有着充足、开发潜力巨大、清洁无污染、能够循环再生等多重优点。各国越来越重视可再生能源的研究、开发与利用,不断完善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与治理问题已为全球各国日益关注。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同样面临了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为了更好的推动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协调发展,在2015年,我国专门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意见明确指出,"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以下简称"五化")的战略目标,首次将"绿色化"纳入经济
学位
学界对“经济人”假设的讨论一直是热门话题,此概念历来被当做经济理论的起点融入各自的范式研究,但对这一假设背后的“类心理学”传统的内核考究并未拓展开来。当前对“经济人”假设的滥用不仅是对早期和古典学者们所作探索工作的一种片面解读,也是对这一概念所引发的对经济主体所具备的行为前提和秉持的方法选择的一种视野局限。本文以人性、心理以及道德伦理等“类心理因素”在经济学视域的退却与复归为主线,对“经济人”假设
地方政府债务关乎国家主权信用、金融稳定以及长期经济增长。过去粗放型地方政府融资模式为城市建设和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支持,但也引发了经济高杠杆、金融“脱实向虚”和产能过剩等经济转型的结构性障碍。通过完善地方政府融资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可以合理利用债务资金实现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平衡,拓宽财政空间,提高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效果,推动政府治理现代化,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事实上,我国地方政府债务主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