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由东南亚军事撤退研究(1964-1976) ——从印太战略到《五国防务协议》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n_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1964—1976年为时间段,以英国撤离进程为纲,以防务责任移交为核心思路,分析讨论印太战略框架下的英军撤离策略及其结果、英军撤离后的防务政策调整方案、《五国防务协议》的缘起、发展和争议等。进一步而言,考察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地区的防务主导力量由英国转移至英联邦国家集体防务合作的过程,并分析这种防务责任移交给地区安全带来的影响。文章分为四章:第一章总论战后至1960年代中期英国的亚洲战略和东南亚政策。战后初期,在亚洲各殖民地合作的基础上,英国殖民当局成功化解了东南亚的粮食危机。1947年8月,印度摆脱殖民统治成为独立国家。印度独立促使英国军方调整海外战区的设置。海外战区的调整又进一步推动新加坡成为英国亚洲防务体系的核心。1948年以后,随着冷战在亚洲的蔓延和阵营对峙的加剧,英国主导或加入了《澳新马地区防卫计划》(ANZAM)、联邦远东战略预备军(Commonwealth Far East Strategic Reserve)、五国参谋机构(Five Power Staff Agency)、东南亚条约组织、科伦坡计划等一系列防务组织和经济援助计划。这些防务组织和援助计划涉及南亚次大陆、印度洋、东南亚和太平洋这一广阔区域,形成了复杂的集体防务体系和经济援助网络。英国政府希望以集体防务体系和经济援助来遏制共产主义在亚洲大陆南缘的“扩张”。第二章探讨英国印太战略的缘起、发展以及英国与澳新美同盟围绕印太战略的多轮防务会谈。1964年10月英国工党上台后,英国的东南亚撤军方案、中印冲突、中国核试爆成功、美国试图介入印度洋等一系列因素推动着英国政府统筹印度洋和太平洋事务。威尔逊政府计划以印太战略为指导,由英美澳新四国签署新的防务协议,进而统筹印度洋、东南亚和太平洋这一广阔海域的防务。印太战略大致有以下几点:首先,在澳大利亚西北部兴建新的军事基地,驻扎英澳联军,但该设想未能成型。其次,在英属印度洋领地修建迭戈加西亚基地。迭戈加西亚基地的修建实际上是英美在东南亚和印度洋“权力移交”的结果。在阐释各国的会谈策略时,进一步揭示英美两国就新加坡军事基地处理问题达成的协议与同时期英美印度洋军事基地“权力移交”之间存在的关联。第三,在印太地区部署北极星核潜艇,为印度、澳大利亚等国提供核保护,以应对中国的核威胁。然而,由于英美两国在亚洲战略上存在诸多分歧,印太战略最终没有被美国政府接受,但亦得以部分实施。以迭戈加西亚基地为核心的英美印度洋联合基地是印太战略最主要的遗产。第三章考察《五国防务协议》的缘起、发展和签署,探讨各国的政策分歧、具体条文的拟定以及它们所体现的政策倾向等。印太战略的搁浅使英国政府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为确保撤军的顺利推进,同时也为了回应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呼吁,威尔逊政府决定将重心转向英联邦国家的合作。从1968年6月到1971年4月,英国与英联邦盟友先后举行了三次多边会谈。防务会谈产生了很多分歧,五国之间的关系也起起伏伏,但很大程度上因为英国的调解,与会国家最终签署了《五国防务协议》。1971年11月1日,《五国防务协议》正式生效。以英联邦国家为主体的东南亚防务机制正式形成。此外,在《五国防务协议》协商和签署的过程中美国政府扮演的角色亦是本章关注的内容之一。第四章论述的核心议题是在英国和澳大利亚就驻军问题发生矛盾,进而导致两国相继撤军的情况下,《五国防务协议》何以保留至今?在1971年至1972年期间,东南亚中立化倡议和中美解冻给亚洲国际关系格局带来了巨大的震撼。澳大利亚工党以中美缓和为由,呼吁澳大利亚政府从东南亚撤军乃至废除《五国防务协议》。澳大利亚工党的撤军政策遭到了英联邦国家、印尼、美国的一致反对。在多个国家的施压下,惠特拉姆政府放弃了全面撤军计划。1974年,第二届威尔逊政府要求贯彻落实苏伊士以东撤军决议。工党政府最终决定从东南亚全面撤军,只保留5名工作人员为联合防空系统提供服务。在英国的防务审查过程中,美国再次给予了一定的压力。美国国务院要求伦敦当局务必确保《五国防务协议》的延续。1976年4月,英国撤出东南亚的最后一批军事人员,但仍然承诺支持《五国防务协议》。总的来说,1970年代初期,《五国防务协议》遭受了澳大利亚部分撤军和英国全面撤军的沉重打击,但在英联邦国家、美国乃至印尼等国的利益博弈过程中得以延续。
其他文献
公共空间作为社会活动的载体,与社区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如何科学有效地提升现有公共空间活力,促进社会交往,是目前老旧社区更新改造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对呼和浩特市鼓楼片区的调研观察,梳理公共空间现状,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比较社区内公共空间网络和日常出行网络的关系。通过对关联性、中心性和凝聚子群三个方面的量化分析,总结发现鼓楼片区内网络密度低、自发型公共空间在网络中效率低、大型公共空间能够对网络结构
借助低碳能源体系和参与式治理模式,大量集体实践开始朝着可持续和有弹性的能源模式发展。作者认为必须持续扩大这种实践规模才能应对全球挑战。从共享更新模式来看,文章介绍的实证研究展示出当前西班牙自主改革行动的精确蓝图。通过半结构化的深度访谈对其中18项内容进行识别和定性分析,探讨了改革实践的权力范围、权力分配和公民参与的重要性、规模的度量、提升形式和公共机构的作用。根据访谈结果,最终提出了旨在加强
期刊
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各个行业都有了非常普遍的应用,尤其是在教学工作中,信息化以及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给教学工作提供了新的途径,对于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学习效率也有很好的帮助作用。物理课程的教学工作涉及的信息内容比较多,对于学生来说通过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能够帮助其建立一个全面广阔的空间,从而为物理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期刊
社区型景区承载着居民生活和游客游玩两种功能,其内部居民的宜居性和游客的体验性两者之间易产生冲突。本文以鼓浪屿内厝澳片区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其社区型景区空间边界,发现由于缺失空间边界,导致居民和游客两者活动关系混乱的现状。基于调研结果和对空间边界重新解读,揭示边界的内涵和作用,将边界分为边界线和边界带两类,通过微更新的方式限定不同形式的边界范围,促使各边界成为居民交流和游客活动的载体,起到缓解边界两侧
人与社会的关系始终是思想史上的核心议题,也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心议题。马克思克服了唯心史观的抽象性和旧唯物主义的机械性,创立了以实践为核心的人学理论,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人学革命。同时,马克思从社会生产和社会关系两个角度呈现了人类社会历时态的发展阶段,并通过各个阶段人与社会的互动关系的辩证发展,探寻人的解放的现实路径。以下从人的存在与本质、社会存在与发展、社会塑造人与人建构社会和人与社会的关系之历史考察和
“八一九事件”是苏联解体进程中极为重要的一个事件。事件的发动者试图阻止联盟国家体制的变革,但是它中断和破坏了改组联盟的“新奥加廖沃进程”,大大加快了联盟解体的步伐。本文以档案文献为基础考察“八一九事件”的具体过程,试图对“八一九事件”与联盟解体的关系以及事件进程中各派政治力量的博弈展开历史视角的分析。本文除“绪论”和“结语”,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介绍“八一九事件”的历史背景。苏联的国家体制是一种
目的:本论文以寻找慢性萎缩性胃炎“炎-癌”相关关键分子、探讨中医药干预机制为主要研究目标。以mRNA为目标分子,通过筛选慢性萎缩性胃炎“炎-癌”相关的关键mRNA,验证其在“炎-癌”转化中的关键作用,初步揭示慢性萎缩性胃炎“炎-癌”转化的关键分子机制。基于关键分子,在评价健脾清热活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有效性的基础上,探讨中医药调控关键分子,阻断慢性萎缩性胃炎“炎-癌”转化的可能机制。方法:1.慢
和谐的师生关系对现代教育理念下的良好课堂教学氛围营造以及高效课堂教学质量体系构建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因此,结合传统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不和谐的具体表现及其原因,从心理咨询视角出发,就基于心理咨询视角的和谐师生关系构建策略进行研究,以促进现代教育环境下的良好课堂教学氛围与和谐师生关系构建,从而推动现代教育的持续改革与发展进步,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和意义。本文将通过对和谐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开展
实体是构成人类政治、社会和心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媒体对实体产生作用,也就会对政治、社会和人的心理产生直接或间接、显性或隐性的影响。在“物联网Io T”和“人工智能AI”等新媒体技术营造出的“智能协同”组织政治生态中,组织内的人、财、物、事、流程和数据间的实体阻隔消失,人与实体、人与事、实体与实体、事与事等各个环节之间从传统的协同变成了“去实体化”意义上的智能协同,由此引发更多政治发展与变革的学
理答作为课堂问答的环节之一,是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作出的即时评价行为。一堂生动、精彩的课离不开积极而有效的理答,可以说理答的好坏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质量。下文是本人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浅谈小学数学课堂理答行为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