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高山冰缘带代表类群的谱系地理学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powap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山冰缘带作为世界上最高的陆地生态系统在青藏高原高山生态系统中占据了一定的比例,生境特殊、自然环境恶劣,但却拥有异常丰富的植物多样性及特有性,是目前已知同类生境中植物种类最丰富的区域。新生代以来青藏高原的隆升及气候环境变化,对该区域植物的起源及演化产生深远影响。但对于该地区高山冰缘带的相关研究比较薄弱,植物区系的演化历史也不清楚。本文首次通过对青藏高原高山冰缘带的四种特有植物——即绵参Eriophyton wallichii、石砾唐松草Thalictrum squamiferum、垫紫草Chionocharis hookeri和拟耧斗菜Paraquilegiamicrophylla进行谱系地理学研究,追溯其谱系历史,并试图探讨青藏高原复杂的地形地貌及第四纪冰期气候变化对研究类群空间遗传格局的影响,以期为该地区高山冰缘带植物区系的演化提供证据。  通过大范围取样,在研究类群的整个分布区内分别获得绵参28/25个居群383/233个个体、石砾唐松草29/-个居群382/-个个体、垫紫草9/9个居群106/106个个体,以及横断山区内拟耧斗菜24/20个居群的276/236个个体用作叶绿体基因/核基因的分析。绵参联合叶绿体片段(trnL-F和rps16)及ITS分别检测出30个叶绿体单倍型和23个核糖核酸型;石砾唐松草的联合叶绿体片段(trnL-F和rpl32-trnL)检测出30个叶绿体单倍型;拟耧斗菜联合叶绿体片段(trnL-F和atpI-atpH)及G3pdh分别检测出27个叶绿体单倍型和26个核基因单倍型;垫紫草联合叶绿体片段(atpI-atpH和rps16)及ITS分别检测出7个叶绿体单倍型和8个核糖核酸型。  研究结果表明这四个类群无论是叶绿体基因还是核基因在物种水平上均表现出异常高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分化水平,居群间遗传分化系数GST均大于0.85,且AMOVA分析也表明绝大部分变异来源于居群间(FST>0.9)。此外,SAMOVA分析及Mantel test统计学检验显示四个研究类群都未呈现明显的居群遗传结构,无谱系分支。各个种大部分单倍型固定于单个居群内,呈现出比较一致的“岛屿式”(island-like)单倍型分布式样。  BEAST物种分化时间的估算结果显示垫紫草起源于上新世晚期(3.46 Ma),而其他三种均起源于更新世早期至中期(绵参,1.28 Ma;石砾唐松草,0.94 Ma;拟耧斗菜,0.66 Ma)。四个种最初的种内分化均起始于更新世中期(0.73-0.47 Ma)。另外,利用失配分析及中性检验对各个种进行居群历史动态分析表明研究类群均未发生近期的种群扩张及空间扩张,种群处于动态平衡。而生态位模型也揭示末次冰盛期LGM以来,各个种的物种分布区范围未发生明显变化。  综合以上各项研究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i)四种高山冰缘带特有植物的居群遗传结构比较一致,呈岛屿式“island-like”单倍型分布式样,与青藏高原已报道的其他植物类群相比存在明显差异,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它们较为特殊的居群遗传结构是青藏高原复杂地形地貌及冰期气候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青藏高原高山冰缘带位于该区域“天空岛系统”(sky island system)的最上部,常被其下部的异质生境隔离;加之第四纪冰期多次的气候旋回使高山冰缘带生境逐步侵蚀而高度片段化,居群间相互隔离,加剧物种遗传分化。  (ii)四个研究类群的居群动态历史也较为相似,均未发生近期的种群扩张。说明第四纪冰期对各类群的生存及分布影响较小,各居群以原地避难(in situ)的方式应对冰期气候变化。  (iii)四种来源于不同科属的研究类群较一致的起源分化时间为青藏高原高山冰缘带植物区系的演化提供有力证据。各个种的起源时间与3.6-1.5 Ma间青藏高原剧烈抬升的地质时期较为吻合,推测这一地质历史事件是推动各研究类群在内的该植物区系物种形成至关重要的因素。而更新世中期(1.17 Ma)以来冰期气候变化又引发这一植物区系内各研究类群的种内分化。这也暗示更新世以前青藏高原高山冰缘带生境即已初步形成,伴随着新生代晚期以来地质变迁及环境变化,该地区高山冰缘带植物区系逐步发生发展。
其他文献
研究电力系统的稳态和动态行为最常用的方法是数字仿真,它已成为电力系统研究和工程领域必不可少的工具。仿真技术也是分布式发电系统及微电网系统的重要研究手段之一。基于总体测辨法的负荷建模方法必须以实测被研究对象的输入-输出数据为基础,再根据系统辨识理论确定负荷的数学模型和参数。鉴于微电网系统的复杂性和微电网及分布式发电技术的工程应用现状,受实际条件的限制,现阶段微电网运行实例较少,可供借鉴的实验数据也较
该研究以该实验室分离的有机磷农药高效降解菌Pseudomonas sp.WBC-3为材料,通过X-射线晶体学研究确定了甲基对硫磷水解酶(MPH)的三维结构,并在结构基础上探讨了甲基对硫磷水
本文阐述了内蒙古继电保护故障信息系统的功能设计、总体结构、技术特点和强大的应用扩展性。该系统把原来分散独立的保护装置联系在一起,通过网络与调通中心的系统主机远程建立联系,在日常管理中监视保护运行状态,在事故发生后远程调取继电保护装置的动作信息、故障录波图。本文通过例举故障信息系统在内蒙古电网的实际应用,验证了该系统在电网事故分析中能够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该系统提高了继电保护的管理水平,协助事故分析
化石燃料消耗迅速,随之产生的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困扰着当今世界。太阳能具有能量巨大、非枯竭和清洁安全等特点,是理想的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光伏发电是太阳能利用的重要形式,其中并网型光伏系统在光伏发电市场中所占份额越来越大,而限制并网电流中的直流分量是光伏并网的重要需求。本文以两级式单相LCL滤波光伏并网系统为研究对象,对光伏并网系统及其并网电流中的直流注入问题进行探讨。论文首先阐述了直流注入问题产生的原
蛙病毒(Ranaviruses)和呼肠孤病毒(Reoviruses)是普遍危害水产养殖动物健康和威胁野生水生动物种群数量的两大类重要病毒病原。基于新分离到的中国大鲵蛙病毒(ADRV)和新建的
质体转基因是植物基因工程领域的一个新增长点.质体转化系统具有定点整合外源基因并使之稳定遗传、超量表达,基因产物区域化,以及环境安全性好等诸多优点,因而倍受研究人员的
近年的研究表明,海绵微生物是某些海绵天然产物的真正产生者.因此,人们将海绵微生物作为开发海绵天然产物的重要来源之一.采用琼脂块法和液体扩散法,从分离自中国黄渤海大连
随着我国风电机组装机容量的逐渐增加,风力发电在电网中所占比例也逐年增大。由于自然风速大小和方向的不确定性,并网风电机组常在不同运行工况之间动态切换,使风电机组各部件相关性、随机性特征愈发明显,再加上在其恶劣环境的条件下,各个部件因载荷、磨损、疲劳强度和运行性能等都会随着运行环境和工作时间的变化而逐渐下降。为了减少因其而发生的故障,提高并网风电机组运行的可靠性,有必要对反映风电机组运行状态的特征参量
随着现代电力行业的迅猛发展,我国电力系统将逐步打造成以大机组、大电网、超高压以及智能化为特征的巨维非线性微分代数系统。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将迎来新的挑战。为提高电网传输能力,兼顾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裕度,基于微分代数系统理论,设计电力系统协调控制器将成为电力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电力系统的微分代数模型,由于其非线性程度高、网络拓扑结构复杂以及运行方式变化频繁,采用传统的非线性控制方法设计其控制器有着较
钢轨作为铁路线路轮轨接触系统中至关重要的上部构件,对引导列车行驶和直接承受复杂车辆载荷有着重要作用,钢轨是否处于良好健康状态,将直接关系到铁路运输的畅通和行车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