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关税对中国国内劳动力流动影响的实证研究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lin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球贸易自由化的进程中,中国所面临的外部关税水平持续下降,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出口扩张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然而自2012年以来,中国的劳动人口数量逐年下降,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因此中国经济转型势在必行。如何从以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为主导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转变为以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导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模式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在贸易自由化程度不断加深、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人口流动性较高的背景下,中国内部的不同区域对劳动力要素处于一个相对竞争的状态,并且这种竞争程度可能会逐渐加深。如何减少人口流失、吸引外来人口是地方政府维持当地已落地产业发展、推进未来产业结构升级所必须面临的问题。
  本文基于1990年、2000年和2005年的微观人口数据,通过区域初始产业结构,将行业层面的中国外部关税分解到区域层面,构建了地级市层面的外部关税,并在此基础上探究了中国外部关税的变化对内部劳动力流动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外部关税的下降显著导致了劳动力流出率的下降,外部关税下降1个百分点会导致劳动力流出率下降2.457个百分点;同时,将劳动力流入的情况纳入考虑范围后,本文发现外部关税的下降仍然会导致劳动力净流出率的显著下降。第二,在控制了进口关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等混淆因子、替换了关税的测量方法以及在前定趋势的检验中,上述结论仍然是稳健的。第三,对不同性别的群体而言,外部关税下降导致男性群体的劳动力流出率比女性群体的劳动力流出率下降地更多;对不同户籍性质的群体而言,外部关税下降导致农业户口群体的劳动力流出率比非农业户口群体的劳动力流出率下降地更多;对于不同教育水平的群体而言,外部关税下降导致高技术劳动力的劳动力流出率比低技术劳动力的劳动力流出率下降地更多;对于不同年龄的群体来说,外部关税下降导致年龄较小群体的劳动力流出率比年龄较大的劳动力流出率下降地更多。
  基于上述结论,本文建议在全国范围内,要推动户籍制度改革,保障流动人口的相关权利;内地地区应积极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地方政府应依据当地产业结构制定针对性政策,减少劳动力流失。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展有目共睹,成绩喜人。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迈入转型期,倚仗高投入、以环境换发展的发展模式已经不足以满足可持续发展需求,如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当前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创新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动力,而研发(R&D)活动又是创新的基础与核心,因此,本文选取R&D资本存量作为衡量创新能力的指标。根据国民经济核算(SNA)2008,R&D资本存量的测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学位
近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放缓,个人收入尤其是工资性收入这一保障人民生活幸福感的重要因素的涨势也差强人意,与此同时,多元化的地区特征和行业特征使得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收入水平差距较大,更加剧了我国居民收入不平等的情况。收入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经济学领域研究的焦点,然而现有研究多从微观或宏观的单一角度出发,很难充分反映各层次的因素对个人收入的交互作用,因此本文将微观和宏观角度相结合,综合分析地区差异
学位
2011年以来,我国依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实施第二个十年的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经过工作的层层深入,越来越多的贫困问题被解决,据国务院扶贫办统计数据,到2019年,我国80%左右的贫困村已退出,超过50%贫困县已摘帽,85%左右的贫困人口实现脱贫。随着2020年的到来,我国迎来全面小康,也迎来脱贫攻坚的全面收官,巩固扶贫成果成为党和政府新的工作方向,农村贫困人口生计发展的可持续性成为党和政府新的
学位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新时代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概念,其在国内沿线覆盖了九个省份,分别为西北地区的五个省份——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和西南地区的四个省市——重庆、四川、广西和云南。“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一倡议将我国西部地区的这九个省市从改革开放的后方区域推到了前沿地区,该区域已成为开放的前沿地带,必然会更直接面对国际竞争,因此能否提升该区域的竞争力直接影响到对外开放和竞争,也影响我国“一带一路
学位
精准扶贫背景下,在国家《关于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的实施意见》的指导下,作为全国易地扶贫搬迁的示范地,陕西于2011年5月正式开始了陕南地区的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该工程计划在十年间将居住在陕西南部“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山区的240万群众搬迁至浅丘或川道地带,从根本上改善其生产和生活条件,以期帮助他们摆脱贫困的境地。现如今,陕南地区大规模的扶贫搬迁工作已告一段落,在此时间节点,对上一阶段搬迁工作进行总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增长。但有关数据表明,我国人口城镇化的速度落后于土地城镇化。随着大量农业用地被征用为城市建设用地,依附于原有耕地的农民被迫成为了失地农民。在生产生活方式的剧变中,失地农民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实现再就业。只有在城镇劳动力市场中找到一份足以养家糊口的工作,失地农民才算完成由农民到市民的身份转变。只有解决好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人口城镇化才能够顺利推进
学位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依托劳动力和资源低成本优势,由中低端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制造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然而,在国内国际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我国制造业发展仍面临创新能力不足、核心部件依赖度较高、结构性矛盾冲突、低成本优势逐渐衰退、产品技术含量不高等问题,与发达国家仍存在差距。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方式已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而产业转型升级则是高质
学位
制造业出口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议题。在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不断提高的当下,挖掘、开发中国内部要素优势,增强制造业出口高质量发展的内源动力,是新时代制造业出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回顾中国过去四十年制造业出口的发展轨迹,不难发现中国制造业出口经历了由规模扩张到转型升级:改革开放以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制造业出口规模处于迅速扩张阶段,进入21世纪后制造业出口结构开始了转型升级。短短四十年时间里,
学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凭借初级生产要素的低成本优势,在快速融入“全球价值链”体系的过程中,实现了“开阔地”式推进。然而,以要素投入为主的粗放式发展模式也诱发了一系列令人棘手的问题,如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产能过剩等。因此,中国制造业亟需从传统要素投入型的发展模式转向全要素生产率驱动型,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提升成为制造业优化升级的核心要义。与此同时,生产性服务业作为制造业直接的中间投入品,不仅开始在都
在如今知识经济时代,当中国高速经济增长不再满足于传统粗放式的生产资源投入,刺激内需扩大的经济模式时,寻求知识创新效率提升和技术进步是提升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长期持续增长的重要举措。探究知识创新如何转化为生产力,对于中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近十年来在中国知识产出数量的高速增长的成就之下,专利质量与价值的分布是高度不均匀的,专利质量没有和专利数量实现同步增长。因此要研究区域创新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