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少精神科患者就诊情况与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汕头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nger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近些年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人们健康意识不断提升,对健康有了更高的追求。随着二胎政策开放,儿童青少年人口持续上升,他们能否健康成长成为全社会的重点关注。儿童青少年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阶段,面临着环境、学业、社交等方方面面的心理压力,这些问题如不重视容易发展成为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影响终身。据估计,目前国内有超过3000万的儿童青少年正遭受各种心理问题的困扰,如何保障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目的:通过对近几年来院就诊儿少患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研究分析,了解儿少患者的人群分布特点、地域分布特点、时间分布特点、疾病类型,探寻疾病流行特质。同时针对患儿监护人开展就诊行为问卷调查,探究儿童青少年就诊延误的影响因素。对象和方法:通过回顾性病例调查,对2018年至2020年来院首诊的15岁以下患者病历资料进行检索、收集与分析,了解近几年来诊儿少患者特点。通过病例对照分析,对2021年1月至4月来院首诊的15岁以下患者的主要监护人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患儿家庭背景与就诊行为、监护人疾病态度与精神卫生知识了解情况,探究儿童青少年就诊延误的影响因素。上述分析研究,根据资料类型与研究目的,采用卡方检验、Fisher精确检验、t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1.2018年至2020年,儿少首诊患者共3282例,其中男性1946例,占59.3%,女性1336例,占比40.7%,男女性别比例为1.5:1。但女性患者数年均增速55.6%,远超男性患者。不同性别患者各年龄组分布(P<0.01)、各主要患病大类分布(P<0.01)、主要疾病(P<0.01)在统计学上均有显著差异;2.儿少患者年龄最小1岁,最大15岁,中位数为10岁,人数最多为15岁(占16.4%)。随着个体发育成熟,年龄组就诊人数逐步走高,以青春期组(13-15岁)人数最多,占比39.2%。不同年龄组患病特点不同,在主要患病大类分布(P<0.01)、主要疾病分布(P<0.01)在统计学上均有显著差异;3.儿少患者来诊时间具有规律性,集中在下半年,每年第三季度为旺季,其中9月份为高峰月,第一季度为淡季,其中2月为低谷月。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这种情况更加明显;4.受粤东地区精神卫生资源匮乏的影响,儿少患者不得不跨市乃至跨省前来就诊,资料显示本市患者比例仅为63.1%,其他城市占比达到36.9%,其中潮州、揭阳患者占比分别为18.4%和12.1%,其他省内外城市患者占比为6.4%;5.儿少患者病情以轻型精神障碍为主,集中在“心理发育障碍”与“心境障碍”两病种大类,共占比56.7%。具体疾病以“广泛性发育障碍”、“抑郁症”为主,占比分别为30%与18.8%,其中抑郁症患者数增长迅速,3年间年均增速109.8%,值得重点关注;6.就诊行为研究共调查153位患儿监护人,其中及时就诊(就诊间隔≤3个月)仅占34%,延误就诊(就诊间隔>3个月)占比66%。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监护人精神卫生认知情况、家族史、首选求助措施是患儿就诊的影响因素。其中疾病认知得分越低,患儿就诊延误风险越高,具有统计学意义(OR=0.73,95%CI:0.59~0.90,P<0.01);相对家族史阳性,家族史阴性增加就诊延误发生的风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9.55,95%CI:1.31~69.44,P<0.05);在首选求助措施方面,相对于首选前往精神专科医院就诊,首选综合医院与儿科医院(OR=9.77,95%CI:1.14~83.72,P<0.05)、首选心理咨询机构就诊(OR=11.64,95%CI:1.22~111.31,P<0.05)、不采取求助措施(OR=27.9,95%CI:5.29~147.02,P<0.01)、首选自行休息处理(OR=18.42,95%CI:2.53~134.38,P<0.01)均会增加就诊延误发生风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在不同性别与成长阶段的分布有所不同,并各具特点,家庭与学校应针对孩子的生长发育特点予以不同的关注与侧重;2.儿少患者就诊行为具有规律性,考虑到现阶段医疗资源紧张,可作为门诊资源调配、人员进修、科普宣传的参考依据;3.儿少患者病情以轻型精神障碍为主,近年来抑郁症患者数持续增长,应予以重点关注,尤其要重视疫情后心理健康促进工作;4.监护人精神卫生认知情况、家族史与首选求助措施是儿童青少年及时就诊的影响因素。国家与社会应该加大精神卫生知识普及、加强精神卫生机构建设,最大限度减少儿童青少年就诊延误。
其他文献
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积(Microbial Induced Calcite Precipitation,简称MICP)技术在土体加固领域是热门的研究课题。现有研究表明,碳酸钙晶体通过胶结土颗粒和填充土壤孔隙的作用提高了土样的密实度,能有效抑制土层对地震波的放大作用,提高土样的动力性能。汕头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且软土分布广泛,所以本文利用巴氏芽孢杆菌对汕头地区软土进行加固,研究微生物对汕头软土动力性能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rocolitis,NEC)是一种严重的消化道急症,常常发生在体质量不足1500g早产儿中,且胎龄越小患病率越高,病死率高达10%~15%。新生儿出生时肠道处于无菌状态,出生后数小时外界菌落会进入肠腔并定植,但由于消化系统尚未发育健全,且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耐药微生物的存在,极易导致早产儿肠道微生物异位而诱发相关疾病。近年来研究发现,微生态制剂对早产
“雾里看花花非花,水中望月月非月”,这句话形容事物由于传输介质的影响看起来变得虚无缥缈、琢磨不透、可望不可及。这种情况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经常发生,影响着人们获取世界信息的数量和质量,如深海探测、星体观测、雾霾天的出行和望远、生物组织下病变观察等等。光子在透过散射介质时,会与介质颗粒相互作用,其传输方向变得随机化,改变了入射光场的信息,这种现象被称为“光的散射”。如何实现透过散射介质的光学成像是
研究背景:胃癌(Gastric cancer,GC)和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胃肠道常见恶性肿瘤,具有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肿瘤微环境在肿瘤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其中,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ncer-associated Fibroblasts,CAFs)强大的分泌功能与肿瘤细胞双向诱导,是肿瘤恶化的主要推手。由于CAFs在肿瘤细胞能量代谢、干性重塑以及化疗耐药等方面
近年来,溶剂热合成已成为一种制备合成新型配合物的常用方法。溶剂热反应通常是在相对较高的温度和压力下进行的,它们不仅可以获得具有潜在应用前景的功能配位聚合物材料,而且还可以通过配体原位反应生成那些直接使用配体无法形成的配合物材料。C60具有30个碳碳双键,与平面型的烯烃分子相比,其 电子更加暴露在分子外表面,因此更容易与过渡金属形成多种多样的配合物。在我们课题组之前的工作中,在溶剂热的条件下,利用氟
情绪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由它引起的生理反应被称为生理唤醒,会导致心率、血压等生理信号变化。其中悲伤情绪容易致使人们罹患心血管疾病、认知障碍和心理障碍,伤害人们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尽管人们亟待检测潜在的悲伤情绪,但目前主流的情绪检测方法存在着诸多不足:以报告问卷为代表的心理测量在很大的程度上依赖于人们对事件的主观反映,受感觉因素的影响大;以脑电信号为代表的生物测量准确度高,但它们需要专业设备的辅
背景:大脑两半球在功能上有一定的分工,存在不对称和专门化的现象,称为大脑偏侧化。大脑的免疫功能也存在偏侧化现象,例如星形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对脑内免疫微环境的调节及病理条件下的免疫反应存在一定的偏侧化现象。在大脑皮质损伤时,巨噬细胞、T细胞和B细胞在左右侧产生的免疫效应亦可能存在偏侧化。流感病毒感染会引发中枢神经系统的免疫反应,严重时会导致流感急性脑病。但生理状态下大脑皮质免疫功能左右偏侧化是否存
C60分子因独特的分子结构而受到了极大的关注。与常规的烯烃分子相比,更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特别是与过渡金属发生配位反应,生成外联型过渡金属配合物。这类配合物结构新颖,在电荷储存、气体吸附、催化等领域具有广泛的潜在应用,已经受到该领域的化学科研工作者的关注。对于闭壳层的铜(Ⅰ)银(Ⅰ)、金(Ⅰ),由于其配位数低,在辅助配体作用下易于形成高核的配合物和配位聚合物。研究富勒烯配合物结构的多样性,特别是富勒
梯度材料是指零件内部材料组份沿层厚方向呈梯度状分布,而其相关性能也随之呈梯度变化的一种材料。这种材料在航天航空、新能源以及生物医药领域都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快速成型技术的发展为梯度材料的制备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但在制备工艺的限制下,梯度材料通常由离散组份材料分层叠加而成,由于各层材料组份不同,导致其层间韧性不佳,在载荷作用下,容易发生分层失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层间体单元过渡方法,采用
3D打印技术采用增材制造方法,可快速一体成型,在各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基于熔融沉积成型(Fused Deposition Modeling,FDM)技术和粉末注射成形技术,采用316L复合材料作为FDM型金属3D打印原料,对打印工艺参数和打印喷头结构分别进行了设计优化。搭建了用于FDM型金属3D打印的实验平台和梯度加热型打印喷头,采用正交实验优化了打印工艺参数,并对喷头温度场进行了仿真分析,优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