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地膜覆盖和施肥条件下棕壤氨基糖积累特征研究

来源 :沈阳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cjp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膜覆盖和施肥是重要的农业生产措施,地膜覆盖可以保蓄水分、调节余缺,改善作物的生长环境,从而提高作物的产量。施肥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肥力都具有一定的影响,而覆膜栽培也会显著影响土壤有机碳氮含量、土壤的pH、微生物的群落结构等土壤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性状。微生物是土壤有机质(Soil organic matter,SOM)转化和养分循环的重要驱动力,外源肥料施入及地膜覆盖后土壤养分、水分和温度的变化会影响微生物的数量及其代谢的活性,进而影响微生物参与的土壤有机质周转过程。与此同时,微生物细胞残留物伴随着微生物生长、数量增殖和死亡积累等连续迭代过程不断积累在土壤中,其对土壤有机质的贡献远远超过活体微生物。这部分微生物来源物质在土壤中的积累转化及分配对有机质的长期截获和稳定具有重要作用。系统研究长期施肥和地膜覆盖入对微生物残留物的积累特征对进一步明确农田管理措施如何影响土壤有机碳库积累及在此过程中微生物的作用机理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选择能表征微生物作用过程的微生物残留物标识物,来探讨SOM形成和转化的内在微生物作用机制,将为进一步了解微生物在SOM积累中的作用,增加新的研究思路。氨基糖是一种具有较高稳定性的微生物来源物质,可以作为土壤微生物残留物的标识物,用来研究来源于真菌和细菌的残留碳氮的去向。关于氨基糖合成转化特性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从微观角度来阐明微生物对土壤有机质转化和截获的贡献,可以评价微生物代谢残留物对土壤有机质积累的贡献;利用各氨基单糖的比值变化(组成特性),可以区分真菌和细菌在土壤有机质循环过程中的相对贡献。本文以沈阳农业大学棕壤长期定位试验为依托,选取了不施肥(CK),单施中量氮肥(N2),单施中量有机肥(M2),中量氮肥有机肥(M2N2)混施等4个处理和其对应覆膜情况,系统分析了长期施肥和地膜覆盖(30年)条件下棕壤中氨基糖在0~60cm的积累特征。结果表明:(1)长期覆膜会显著增加总氨基糖占土壤有机碳的比值,0~20 cm不覆膜土壤中,各施肥处理会降低总氨基糖占总有机碳的比值。20~40 cm土壤中,各施肥处理均会增加覆膜和不覆膜土壤中总氨基糖占总有机碳的比值。而40~60 cm土壤中,结果与其相反。(2)施肥和覆膜处理,对表层氨基糖的影响大于底层。0~40 cm土壤中,施加氮肥更有利于细菌残留物在土壤中的积累,不利于真菌残留物的积累。而施加有机肥结果与其相反。40~60 cm土层中,施加有机肥氨基葡萄糖含量降低而胞壁酸含量增加。(3)冗余分析结果表明,长期施肥和覆膜条件下,影响氨基糖积累的主要环境因子是土壤含水量和有机碳含量。其中,表层土壤中含水量是土壤中影响氨基糖积累特征的主要作用因素,而表层以下碳源数量(总有机碳含量)和活性(DOC含量)是影响氨基糖积累的决定性因素。
其他文献
海洋做为地球未完全开发的资源,将成为本世纪的热点,因此水下潜航器在科学考察、军事、商业等方面都将具有非常大的应用前景,而实现水下长时间且高精度的自助导航是目前水下
管纱是将电子级玻璃纤维绕制在纱管上形成的管状纱线体,由于生产环境的影响以及纱管的重复使用,在投入使用之前,需要经过外观质量检测工序,主要包括毛羽检测、表面缺陷检测以及纱管缺陷检测三部分。通过企业调研,目前大部分玻璃纤维企业仍然依靠人工进行管纱外观检测,但该方式存在检测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等不足之处。本课题基于机器视觉技术设计出管纱外观检测系统,以实现管纱外观检测的自动化,主要工作如下:(1)对国内外
目的研究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the 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RAGE)在糖尿病性白内障(diabetic cataract,DC)患者及年龄相关性白内障(age related ca
铝及铝合金因其具有优异的性能,被广泛的应用于能源、交通、电子、建筑和国防工业等领域。然而,随着铝合金服役环境的日益恶劣,由于其表面硬度较低、耐磨性较差,在使用中表面常发生严重的磨损情况,严重限制了其应用范围。近年来,对铝合金表面改性研究,有效地改善铝合金表面性能,使其满足和适应各种环境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在各种表面处理技术中,磁过滤阴极真空弧技术由于设备简单、沉积速率快、制备的薄膜均匀致密、膜-基
背景:白内障是占据世界首位的“可避免盲”性眼病,随着社会老龄化的进展,年龄相关性白内障(Age-related cataract,ARC)的患病率将逐渐增高。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
近年来,深度学习技术在语音识别、智能监控、人脸识别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卷积神经网络作为深度学习最主要的算法之一也逐渐被广泛应用在工业图像缺陷检测中。卷积神经网络用于织物缺陷检测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只对缺陷进行分类;另一种是既对缺陷类别进行判定同时也定位出缺陷位置。本课题以白坯布、色织物、复杂条纹织物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卷积神经网络在织物缺陷智能分类和检测上的应用价值。针对深度学习在实际应用场景
目的(一)探索PEG-IL-10对电离辐射照射后皮肤细胞损伤的影响。(二)探索照射前后皮肤细胞IL-10蛋白的水平的变化,筛选可能调控IL-10的miRNA,初步探讨皮肤细胞调控IL-10分泌水
本文研究了GH4169锻件宏观缺陷的检查方法、以几种加工过程中常见的缺陷为典型缺陷,分析其产生的具体原因及对零件各种性能的影响以及对零件的影响规律。本文采用现场实际生产中的GH4169盘零件半成品以及同材料试片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宏观腐蚀工艺试验,典型缺陷的原因分析,针对具体问题研究了缺陷对零件使用性能及对零件本身的影响。通过横向比较的方法,与国外的宏观腐蚀配方的宏观腐蚀效果相比较,确定了宏观腐蚀
Fe基非晶合金软磁性能优异,应用广泛,但由于应力敏感问题抑制了非晶软磁器件的效能提升,约有20%的理论预计值被应力抑制。Fe基非晶薄带应力退火感生磁各向异性的机理尚不清晰,难以指导生产实际解决相关技术难题。因此,研究应力退火感生磁各向异性的机理并建立一个大家都认可且符合实际的理论模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原位观测并记录样品的宏观伸长量,测量样品的巨磁阻抗比曲线和磁各向异性,并使用上海同步辐射装置对退火
复杂曲面零件广泛存在于航空航天、汽车工业、医疗器械与能源等领域,加工质量与效率的要求日益提高,使车铣复合加工技术面临着新的挑战。其中提供铣削加工直接动力的电主轴在B轴动力刀架的核心部件中显得尤为关键。磁悬浮电主轴以其无机械磨损、能耗低、噪声小且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而备受关注。本文立足于其主动抑制振动的特性,着手研究磁悬浮铣削电主轴振动控制技术,旨在有效降低刚度低、强耦合的复杂曲面零件在铣削加工中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