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媒介建构——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纪念报道的比较分析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opy_c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5月5日,正值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全球各国媒体掀起了一股纪念马克思的热潮。作为一个资本主义的批判者和共产主义的倡导者,“马克思的复活”在当今全球社会引发了一系列的争论,由此触发了全球媒介如何面对马克思的问题。本研究以全球记忆的理论视角出发,结合内容分析与话语分析的方法,以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的媒体纪念报道文本为样本进行平行比较研究,考察各国媒介对马克思进行差异化解读背后的内在机制和结构维度。本研究着重回答以下研究问题:第一,各国新闻媒体通过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建构了马克思的何种媒介形象;第二,在各国新闻媒体报道中,与马克思相关的哪些议题频繁出现并成为了主题,不同国家的媒体在将自己置于何种框架内,对马克思及其遗产有何异同的评价;第三,在纪念马克思的问题上,各国新闻媒体的话语会因为何种因素产生显著差异,而影响对马克思的评价。研究发现,不同话语背后投射出的社会思潮,以及思潮转向背后潜在的内在机理和时代逻辑,都对媒体认知马克思产生了显著性的影响。马克思纪念是在“全球化”、“资本主义面临困境”的大叙事背景下展开的,“揭开德国的旧伤痕”和“呼唤马克思回归”成为最为突出的两大主题。在建立并探索各国媒介认知马克思的差异框架后发现,媒介对马克思的纪念话语和媒体国家的“全球化指数”、“对资本主义的感知”存在极显著性差异,而媒体国家对“共产主义记忆”的纪念性质对马克思认知影响不大。具体表现为:第一,全球化指数越高的国家,媒体侧重报道马克思思想遗产的时代意义,以及在世界自由市场下对全球化问题的预测及应对之策;反之,媒体则倾向于报道全球化的局限及负面影响,强化马克思及其理论的政治意识形态问题。第二,各国媒体对资本主义困境普遍表现出较强的感知力,回顾了资本主义的弊端,一致肯定了马克思作为知识分子、经济学家对资本主义的批判。第三,各国共产主义记忆对其媒体报道马克思的话语没有显著区别。媒体对共产主义运动的记忆成为一种全球记忆,跨国的历史元素被激活。德、法、美、英这四个国家的媒体对共产主义与马克思的关联呈现出单一性解读,而印度媒体则表现出对共产主义的包容,呈现出多元的纪念话语。媒介建构的“马克思”形象呈现出多重维度:他是知识与政治的偶像,因其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对人文社会科学的思想贡献而被神圣化定型;因西方媒体惯常地把过去共产主义运动的失误强行加诸于其身上,他又被污名化为权力他者。媒体记忆版本中对马克思形象及其理论文本的遮蔽和缺失,又使他陷落到一个熟悉的陌生人角色中——我们好像在密集地讨论他,但实际上已经脱离马克思很远了。因此,本研究在遮蔽之外,探寻了对马克思超越性理解的路径,通过回到马克思的原始文本中、回到他所面临的时代问题里,在学术与革命的双重互动中理解其话语背后的逻辑和深意。研究进一步反思了破解全球化悖论的可能性,思考马克思在今天对全球交往的意义,通过媒体建立全球对话,弥合在自说自话时所遗漏的历史真相,正视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可能性,在确认与修正中去厘清真相、还原与和解。
其他文献
如今,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环境保护也进入到新的阶段。作为公共物品,环境保护具有显著的外部效应,由此地方政府应该作为环境保护主要的供应者。最近几年,随着湖北省工业化的增速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原来的粗放式经济发展带来的一系列的环境问题。随着资源的浪费和生态环境的破坏,湖北省的人们呼吁建设“美丽湖北”。然而,随着环境形式的日趋严峻,同时政府环境保护的资金占财政支出和GDP的比重又较
学位
碱性蛋白酶在工业用酶中占据非常重要的比重,广泛应用于洗涤剂、食品、医药、制革等多个行业。海洋是一个巨大的生物资源宝库,海洋环境的特殊性和开放性使得海洋微生物菌株所产蛋白酶具有独特性和多样性,因此海洋微生物成为获得新型酶制剂的重要来源。中国科学院海岸带研究所从环渤海海域分离得到一产酶菌株7-5(本研究将其命名为NCB-01),经鉴定,该菌株属于海洋特有的芽孢杆菌属。本文首先研究了菌株NCB-01发酵
学位
扶贫是我国二十年来一以贯之的重要议题,贫困问题的有序解决亦是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里程碑。在我国扶贫攻坚战役即将取得全面胜利的时刻,研究我国媒体扶贫报道历程以及框架特征,具有极为重要的时代意义。作为中国攻克贫困的壮丽恢弘画卷的描绘者,《人民日报》海外版同时担负着向海外受众传播中国声音、描绘扶贫故事、塑造国家形象的重要任务。为了进一步增强国家媒体对内、对外的传播力、影响力、引导力,就必须对媒
学位
2019年,在庆祝太平洋铁路竣工150周年的仪式上,筑路华工在铁路建设中的贡献终于得到美国官方认可和赞扬。太平洋铁路竣工象征着内战后的美国重新连为一体,也因贯通东西部贸易推动着美国经济腾飞,而在筑路中承担主要任务的中国工人没能出现在竣工仪式上,华工筑路史也因《排华法案》的颁布,消失在主流历史中,150年后得以复现。本文以2019年美国媒体太平洋铁路纪念性报道中的83篇涉华工报道为主要研究对象开展研
学位
美食承载着文化和价值体系,展现了不同国家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精神,同时,饮食作为一种日常实践活动,是全世界共同关注的文化内容。在美食这个具有共同意义的空间内,跨文化交流成为了可能。短视频为跨文化传播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平台。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美食短视频的对外传播具有重要价值。为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他者”视野的参照不可缺少。以“他者”为镜像,有助于中华文化在文化价值观上的自省和反思重构。因此,在讨
学位
2019年初,国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上映,随即在国内外获得广泛关注,并收获历史性的高票房。在社交平台上,国内外网友对电影《流浪地球》的评论显现出中西方的价值观差异,如电影中有关“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自我牺牲”与“英雄主义”的价值观引发了对立的观点讨论,差异所呈现出的文化碰撞为电影《流浪地球》提供了被讨论的可能性。值得注意的是,中英文媒体对电影《流浪地球》进行报道时,对这一争议性现象呈现出
学位
新世纪以来,裂变的社会现实和传统纯文学的缺位使聚焦真实事件的“非虚构”写作受到了广泛的关注。“非虚构”特稿是“非虚构”写作最重要的实践方式之一,它同时具有新闻的绝对真实性和文学的艺术美感。在“非虚构”特稿出现以前,人们对基于真实事件写作的新闻文本的态度更多地是将其当做信息获取的工具,它出现以后,人们开始以艺术欣赏的眼光阅读“真实”文本。过往的文学审美传统中显然不包括对“真实”的欣赏,要求绝对真实的
学位
果酒,因其有丰富的营养成分,酒精度数低以及富含果香味,深受人们的喜爱。果酒发酵是一个复杂的微生物代谢过程,参与的微生物主要有酿酒酵母,非酿酒酵母和乳酸菌,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才使得果酒香气更加浓郁。微生物种类越多,发酵过程越不可控,可能会导致果酒腐败。本文以黑树莓果酒为原料,研究自然酒精发酵(AF)过程中真菌的群落结构以及酿酒酵母与非酿酒酵母-戴尔有孢圆酵母相互作用对黑树莓果酒品质的影响;以蛇龙珠葡
学位
随着短视频行业的蓬勃发展,传媒行业开始利用短视频工具进行新闻内容生产,由此出现了新闻短视频这一新型报道形式。新闻短视频是指通过移动端渠道发布的时长小于5分钟的视频新闻。调查性报道作为新闻报道的重要形式,也在尝试与短视频进行融合,提升调查性报道的传播效果。调查类新闻短视频类似于传统的调查性报道,以挖掘真相、揭露问题为主要目的。本文选取新闻短视频行业中的两个典型——新京报“我们视频”和“梨视频”,以平
学位
本文试图以比较的视角审视不同类型媒体对“一战华工”的报道。文章选取中国媒体、西方战胜国媒体和海外华文媒体三类样本,以集体记忆为理论出发点,运用文本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和三角比较分析法,对这三类媒体“一战华工”报道建构的集体记忆进行解读。本文主要试图回答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三类媒体分别主要是从什么视角,建构了对“一战华工”及那段相关历史的集体记忆;第二,三类媒体在各自建构的有关“一战华工”及那段相关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