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探讨电针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下肢麻木患者的肌电图变化情况,并与常规治疗进行比较,通过对治疗前后患者疼痛症状改善情况,以及下肢肌电图F波的异常变化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观察电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下肢麻木患者病情改善情况,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治疗及疗效评定提供安全、合理、有效的方法。研究方法本研究将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出现下肢麻木,肌电图检查F波有异常变化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药物、推拿及腰椎牵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行电针,针刺腰部夹脊穴、肾俞、环跳、委中、阳陵泉、承山及悬钟穴等诸穴,选用频率为5Hz疏密波,电流强度2mA,留针时间30min,每日1次,7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通过对组内和组间的前后对比,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肌电图中胫神经和腓神经F波的变化情况,并对所得数据行统计学相关处理。结果(1)治疗组30例,临床治愈15例,好转12例,无效3例;对照组30例中,临床治愈10例,好转11例,无效9例。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两组胫神经和腓神经的肌电图F波传导速度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胫神经和腓神经的肌电图F波传导速度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加快,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肌电图F波传导速度快于对照组肌电图F波传导速度,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3)治疗前两组肌电图F波出现频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肌电图F波出现频率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多,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F波出现频率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电针配合药物、推拿及牵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下肢麻木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2.电针配合药物、推拿及牵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下肢麻木的胫神经及腓神经F波传导速度及频率改善明显;3.肌电图F波可以作为判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下肢麻木疗效的评定方法,也可以作为我们下一步系统进行腰椎间盘突出症大样本研究奠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