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环游在小学低段英语绘本教学中应用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jiekex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绘本作为公认的儿童早期最佳读物,其儿童性和人文性的特点受到了当前学校英语教育的重视,各个学段纷纷引入符合学生特点的不同等级绘本。小学低段作为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打好学习基础的关键黄金期,将英语绘本纳入其日常教学安排中,有助于发展学生未来英语阅读素养。好教材离不开好的教学方法,图片环游作为常用的绘本教学方法之一,更加符合小学低段学生的学习特点,也受到了广大教师的青睐。然而在具体实践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导致教学效果欠佳,因而探讨如何在小学低段英语绘本教学中使用图片环游显得尤为重要。图片环游在小学低段英语绘本教学应用具有一定的价值。运用该方法进行教学,能够创设生动情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分解语意,提升学生理解能力;取代灌输教学,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渗透多元文化,加强学生文化理解;拓宽绘本教学途径,丰富英语教学内容;重塑课堂氛围,营造活泼课堂生态。因此,该研究内容的选取具有现实意义。是否能够良好的运用该教学方法受到许多方面的影响,该研究将重点放在对教师的教学行为上。因此,为了解图片环游在小学低段英语绘本教学应用的现状,该研究以成都市某几所学校的教师所执教的课堂为研究对象,以课堂观察法为主要调查方法:借鉴崔允漷教授有关课堂观察的研究成果及结合该研究的实际情况,将课堂教学分为图片环游的六大教学步骤来进行观察。将教师言行和学生言行作为观察的三级指标,每个教学步骤中师生的具体行为及相关程度作为课堂观察的四级、五级指标。在课堂观察之后,随机选取四位教师就对图片环游及小学低段英语绘本的认知、图片环游应用情况、图片环游应用反思进行访谈。整理、分析课堂观察的结果后,将调查的结果以图表的形式呈现出来并进行解释说明,同时对访谈的结果进行归纳阐述。根据已有的调查结果,发现图片环游在小学低段英语绘本教学应用的主要问题包括:“环游”前预习方式合理性欠佳,阅读悬念降低;忽略文本信息,文本概念建立缺失。“环游”中教师提问类型单一,缺少探究性;教师提问内容浅显,绘本理解不深入。“环游”后忽略学生自主阅读,阅读体验缺乏;活动形式单调,主题意义探索不足。问题产生的原因包括教师认知与实践的缺乏,英语绘本及图片环游带来的新挑战,研讨和学习的机会及平台不足这几点。结合已有经验及一线教师指导,为改进教学,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实践。首先教师要按照图片环游教学法的特点进行规范的教学设计,夯实教学基础。从教材解读入手,在扎实分析绘本主题、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并以美观、简洁的形式呈现教学设计文本。接着是课堂实施,包括“环游”前、“环游”中、“环游”后三个阶段。具体而言,要求教师在“环游”前要通过课前预习、热身导入、文本概念、内容预告等方式让学生初步感知绘本;“环游”中教师要先进行词汇教学,帮助学生清除后续学习障碍;要巧妙设置“问题链”、系统解读图片、注重板书设计等;“环游”后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默读或朗读,再借助交流与表达,启发学生探寻绘本主题。
其他文献
人工智能与高校思政课深度融合推动了思政课教学发展的针对性、智能化和实效性,同时高校思政课教学也面临着教育方式亟待改进、教师主体性遭到弱化、主流信息掌握能力亟须加强等诸多挑战与困境。因此,高校思政课积极应对时代变革,通过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创新教学理念,提升人机协作,规避网络技术风险等多维举措,实现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改革创新。
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受到广泛关注和重视,能够在环境保护和促进乡村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使乡村改革不断深化,使城乡距离不断缩短,使乡村得以有效促进,乡村生态环境得以有效改善。因此生态文明建设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本文结合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之间的关系,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加强
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也是时代创新发展的滋养之源和坚定文化自信的底气所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课程资源,将其融入幼儿艺术教育中,既能培养幼儿健康的精神品质,提升幼儿的艺术素养,促进幼儿的多元发展,同时又能延续中华美学,弘扬文化自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基于幼儿艺术教育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本栏
期刊
面向信息技术产业集群发展大趋势,梳理高职专业群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的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问题,明晰课程思政教学的功能作用;构建一个以学生为中心,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的育人功效,形成专业群下高职课程思政的设计框架;通过确定专业群课程思政体系、师资团队建设、“两系一线”的实验性教学、实施课程思政评价等课程思政实践,设计专业群部分核心课程思政案例集,以促进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在专业群层面的具体落
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为“大思政课”教学方法的优化、教学场域的延展以及教学生态的重塑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和智力支持,但也随之出现传统教育秩序遭遇消解、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融合失调、技术异化引发治理难题等诸多问题。将人工智能与“大思政课”进行深度融合,应从打造智能化综合数据库、搭建一体化智慧教育平台、彰显思政育人内在向度、构筑多主体协同模式等方面着手,发挥“大思政课”育人功效,推动思政课高质量
针对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两张皮”的现象,分析高职人工智能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提出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理念,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评价几方面介绍课程思政教学实践过程。
石英中流体包裹体的含量对石英提纯等级及后续石英制品熔炼加工性能有显著影响,传统人工镜下识别石英包裹体特征并定性评价石英流体包裹体含量的方法在其工作效率和量化精度方面存在缺陷。利用机器视觉技术对包裹体显微照片进行石英颗粒的分割提取,使用自主研发的石英流体包裹体量化计算软件对石英颗粒内部流体包裹体特征开展灰度量化统计。为了验证所得计算结果的可靠性,采用美国尤尼明IOTA-STA标准砂作为参比样品并建立
长石是制备高纯石英过程中需要去除的主要杂质矿物之一。以某花岗伟晶岩型石英矿中的长石样品为研究对象,对比研究了常规焙烧、氯化焙烧、单级混酸浸出和三级混酸浸出等不同处理工艺对长石的浸出效果,并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等分析了长石矿物组成变化特征。试验结果表明,样品采用1 130℃氯化焙烧—三级混酸(90 g/L HCl+30 g/L HF)浸出的工艺,长石的失重率最高,达到70.2
差异化教学在智能技术赋能下呈现出强劲发展态势,是新形势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提质增效的一个路向选择。鉴于当前思政课差异化教学面临差异化思维需求识别、多样性学习途径适配、内隐性学习成效检测等方面的实践困境,要充分发挥智能技术的价值赋能,从教育对象差异化定位、教学目标差异化制定、教学资源差异化供给、教学过程差异化实施、教学效果差异化评价等环节入手,基于智能技术构建高校思政课差异化教学新格局。
“形态构成”是环境设计专业的重要启蒙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现代形态与空间构成的审美感知力和创新性设计思维。“形态构成”这门课程的教学,尝试以感知觉体验为切入点,引入新的教学理念和思考维度,旨在给传统教学方式带来新的研究视角和活力,其教学成果的开放性和多元化对激发学生的感知力和创造力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