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越输电线路塔体系风振响应及控制

来源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chanical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输电塔是一种工程数量巨大而且很重要的高耸结构.作为重要生命线工程的电力设施,输电线系统的破坏会导致供电系统的瘫痪,这不仅严重地影响人们的生产建设、生活秩序,而且可能会引发火灾等次生灾害,给社会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的后果.在建的江阴长江500kV大跨越输电塔线体系,跨越塔高346.5m,过江段跨度2300m,创下了输电塔高度和跨度两项世界之最.该文以此为工程背景,对它的动力特性和风振响应进行了研究,得到了一些对实际工程抗风设计具有参考意义的结论.主要工作包括:考虑到该工程的实际意义重大,对整个输电线系统采用精确的杆-索模型,并考虑绝缘子的作用,使整个模型与实际情况更符合,在结构计算中能考虑塔-线的耦合作用.通过静力和动力特性计算来分析输电线对输电塔的作用.通过模态分析得到大跨越输电塔线体系的频率和振型等动力特性,并通过与单塔、塔线无绝缘子、塔线带阻尼线等多种情形的结果相比较,分析了体系中输电塔、绝缘子、输电线、阻尼线之间的相互影响.然后采用时程分析方法,计算整个大跨越输电塔线体系在模拟的风荷载作用下的风振响应及其频谱特性.采用自谐波合成法和谱张量法模拟了作用在整个系统上的脉动风速时程记录,实践证明,该方法使一种省时、有效,能够满足精度要求.该文研究了在输电塔上设置调频质量阻尼器和粘弹性阻尼器来控制结构的风振反应.包括TMD、VED的参数优化,频域内和时域内的控制效果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系统达到了很好的减振效果,为将来的试验和安装提供了准确的理论依据.最后,在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风工程馆TJ-3边界层风洞进行了大跨越输电塔线体系模型风洞试验,分别测试了单塔和塔线体系模型的自振特性以及在均匀流场和紊流场中的风振响应,并将试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相互比较验证.同时还试验了多种振动控制方案,测试了在均匀流场和紊流场中对模型风振响应的控制效果,验证了在大跨越输电塔线体系中采用TMD和VED振动控制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其他文献
钢管混凝土结构在当今世界各地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然而在我国对这方面的研究并不充分。为此,本文对矩形钢管混凝土柱框架节点域的受力性能及节点域的承载力进行了研究。
该文根据沉降变形控制的降水最优化设计概念,以总的抽水量最少建立目标函数,研究基坑降水方案的优化实现问题.预测是优化设计的核心,不仅要预测地下水的动态水位,还要预测因
本文的重点是两个土钉实验,即土钉的原位抗拔实验和土钉墙模型试验。土钉的原位抗拔试验目的是通过对原位土钉的拉拔,测量其抗拔出力从而对设计用的极限摩阻应力τ进行验证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各地将建造越来越多的微波通讯塔、电视发射塔、输电线路塔等高耸构筑物,其中大部分将是钢塔.圆钢管截面由于其独特的优点而被广泛地运用于钢结构塔架中.
作为海岛城市,舟山本岛的建设速度不断加快,舟山融入长三角必将使舟山的发展步伐迈得更大。经济的发展同样带来建筑业的繁荣,海岛城市特有的地质条件和区域条件决定了舟山建筑的
钢筋混凝土是以混凝土为主体,配设不同形式的高抗拉强度的钢筋所构成的组合材料,二者的性能互补,成为迄今结构工程中应用最成功、最广泛的复合材料。钢筋混凝土板件是土木、水利
当今社会科技高速发展,带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与此同时,人民生活水平也比过去有较大程度的飞跃,对居住建筑的安全性、舒适性、耐久性、功能性、美观性有了更高一层的追求。
  本文根据带裙房高层建筑的特点,采用子结构方法,把上部结构刚度和荷载凝聚到基础上,再与桩土地基耦合,建立共同作用的基本方程,并以带裙房高层建筑与地基基础共同作用理论为论
混凝土作为混合型材料,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是在经历荷载历史的基础上再受到动载的作用,其力学特性会受到荷载历史的影响。相对于混凝土的静态力学性能而言,混凝土的动态力学性
该论文首次将基于能力的设计原理引入转换层结构设计中,提出"强转换弱上部"的结构设计思想,详细给出了剪力墙的超强计算方法,提出了转换结构的能力设计公式,并通过大量的罕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