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针刺非织造材料吸声性能研究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mingming79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噪声污染已成为当代世界性的问题,被列为三大污染之一,其危害是严重的、多方面的。随着人们对环境的重视,吸声材料作为消除噪声的途径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其使用量呈迅猛增长之势,同时也对吸声材料的性能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开发非织造吸声材料,可以替代目前正在使用的木质材料、无机纤维材料等等,得到吸声性能更优的产品。另外,非织造材料重量轻,安装施工极为方便,具有一定的装饰性,并且大多数产品可回收利用。因此研究非织造吸声材料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本课题首先从吸声性能对纤维原料的要求、纤维的可加工性以及环保要求和原料成本等方面讨论了纤维原料的选用原则,探讨了针刺非织造材料的加工工艺(包括开松、混合、梳理、铺网、针刺加固工艺参数),最后重点研究了复合PET针刺吸声材料的吸声性能及隔声性能。具体从厚度、面密度和组成纤维细度三方面分析了其对吸声性能的影响,为针刺吸声材料的设计提供指导。本课题的另一个研究重点是针刺非织造材料的二次加固定型,即补充针刺加固、平板硫化机模压定型和热风定型,对复合针刺吸音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此外,由于吸音材料在具体安装应用时还应满足其它性能的要求,本课题还对PET非织造吸声材料的基本性能(厚度、面密度和孔隙率)、通透性能(透气性、孔径大小)、保温性和机械拉伸性能进行了研究分析。通过以上研究,本课题得出以下结论:(1)聚酯纤维基本性能较好,既能满足吸声性能要求,又可回收利用,对环境有利,低熔点聚酯在热定型时能起到二次加固的作用。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确立的非织造工艺参数有:植针密度4000针/m,针刺频率为1200刺/min,纤网输出牵伸比i为1:1.5,针刺深度7~11mm,正反针刺2~8道,通过控制好这些参数即可得出具有良好的结构与性能的产品。(2) PET针刺材料的透气性较好,孔隙率一般都在90%以上,符合多孔材料的结构特征。试样具有一定的保温性能,且保温性大小与厚度、面密度成正比关系,与孔隙率、透气性等成反比关系。通过对试样力学性能的分析可知,推导出了材料断裂强力与体积密度的关系式。(3)选用SW463测试仪器对材料的吸声系数和隔声量进行了研究分析,发现材料厚度对其吸声性能影响较大,厚度增大,吸声性能提高,而隔声量则无明显变化;面密度增加,吸声隔声效果同时提高;纤维细度变细,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材料吸声效果,但对材料的隔声量影响不明显。采用5cm厚空腔较好,既能显著提高材料的吸声性能,又节省了室内空间。(4)通过对二次定型工艺的研究得出:合适的二次定型温度为150℃,定型时间为4min~5min,定型压力7MPa~12MPa,材料经热定型后结构硬挺,尺寸稳定性较好,断裂强力提高,MD/CD比值下降,强力均匀性提高。热定型后由于材料的厚度有所降低,其吸声系数也相应降低。
其他文献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步伐的重要途径,也是政府发挥公共管理职能的有效手段。济南地区为响应国家号召,对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的开展
创新型城市是新经济条件下的一种全新的城市发展理念和模式。东营市作为一个资源型城市,利用现有资源和比较优势,克服单纯追求工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局限,积极构建区域创新体
中国传统音乐在数千年的历史文化中蕴涵了丰厚的哲学、美学思想,曾在各个历史时期留下了璀璨的光芒,其所表现出的思想情感、生活方式以及文化趣味都是延续至今的文化基础。但
财税部门是财政资金的组织者和分配者,各级地方财税部门为本地区、本部门利益着想均是一种强烈自主调配使用财政资金的愿望,其行为往往表现为违规违纪行为的发生,改变了财政收入
嘧啶类化合物一直显示出很高的生物活性,此类化合物的开发一直受到医药和农药界的广泛重视。近几年作为农药的嘧啶类化合物层出不穷,如用作杀菌剂的嘧啶胺类、嘧啶腺类及嘧啶
马克斯·韦伯认为新教伦理是近代理性资本主义经济伦理的源泉。《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主要探讨作为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资本主义是如何产生的。韦
指出了流式细胞分析(Flow cytometry,FCM)是运用流式细胞仪对液相中悬浮细胞或微粒进行研究的新兴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医学等领域,它具有检测速度快、灵敏度高,且操
对河北中医学院近60年的办学历史进行了简要回顾,总结了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所取得的成绩。针对中医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提出了"1234"人才培养改革思路,对中
自从La Porta,Lopez-de-Silanes和Shleifer(1999)首先采用追溯至上市公司终极控制人的方法来分析控制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以来,大量的研究表明(Bebchuk L.等,2000;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