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Hs前驱体法制备Cu基合金催化剂及其在加氢/产氢反应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来源 :北京化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cond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和环境问题的日益增长,大力发展清洁和可持续能源迫在眉睫。氢能(H2)被视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将在世界能源结构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对储能介质要求较高,氢能也很宝贵,需要合理利用。除了氢能的高效利用外,提高产氢活性也是一种有效途径。负载型金属催化剂在高效加氢和产氢领域均有着广泛的应用,其中,金属Cu因成本低廉和独特的电子排布方式(半满的4s轨道),无论是作为催化剂还是助剂都备受关注。与单金属催化剂相比,合金催化剂通常会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这得益于其整体、配体和几何效应。合金催化剂的结构具有多样性,包括随机合金、金属间化合物和单原子合金,具有不同结构的合金在特定反应中的性能有所差异。因此,选择合适的制备方法,根据不同类型催化反应的特点,设计并构筑匹配的合金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层状复合金属氢氧化物(LDHs)是一类阴离子型层状化合物,因其具有组成可调控性和兼容性、层板金属呈原子级分散的特性及其结构拓扑效应等,在制备负载型金属催化剂方面表现出了显著优势,同时也是构筑不同类型合金催化剂的理想研究平台。乙烯原料气中炔烃杂质的选择性加氢是石油化工领域中的重要反应过程,同时也是绿色氢能高效利用的一种重要体现。负载型Pd基催化剂由于其具有较高的活性,因此在乙炔选择性加氢中被广泛使用,但其乙烯选择性通常较低。此外,乙炔选择性加氢作为一种典型的强放热反应(总反应焓变为-175.7 k J/mol),催化微区热效应对乙烯选择性和稳定性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本论文以提高乙炔选择性加氢反应性能为目标,基于LDHs结构拓扑效应,采用电置换法制备了PdCu单原子合金(SAAs)催化剂,并通过调整Cu含量制备了两种不同分散结构的Pd-Cu双金属催化剂作为对比,在本征动力学及微区热效应层面,阐明了SAAs结构的构筑对乙炔选择性加氢性能的本质影响。采用球差校正的HETEM和原位CO红外证明了Pd物种以单原子态分布于Cu纳米颗粒表面。通过对比发现,在本征动力学区,PdCu-SAA催化剂表现出优异的乙烯选择性(100%),主要归因于高分散的Pd位点改变了中间体的吸附方式,降低了其脱附能。在非本征动力学区,SAAs催化剂的高乙烯选择性得以保持(>97%),但两个对比样品在非本征动力学区选择性显著下降(选择性分别为61.31%和79.08%),SAAs催化剂优异的催化性能得益于微区反应生成热和传热的协同控制。结合化学吸附、瞬态平面源法和反应热计算,分别建立了Pd分散结构与单个活性位反应热、Cu原子连续度和导热率之间的关系。从反应热角度分析,单原子合金中极高的Pd分散度(96.3%)有利于分散单个活性中心生成的热量,使单个位点反应热从41.1k J/(g·s)显著降低至21.3 k J/(g·s),有效避免了热点的生成;从导热角度分析,PdCu-SAA催化剂中Cu原子连续度较高,导热系数从0.4 W?m-1?k-1增加到0.6 W?m-1?k-1,强化了热传导效率。随制氢技术的发展,光催化水产氢被认为是具有前景的氢能开发方法,然而受到光催化剂载流子复合率限制,该过程的效率尚不理想。因此,引入空穴清除剂以提高析氢效率是一种常用的策略,但这不可避免地导致生产成本的增加和空穴氧化能力的浪费。利用可再生生物质资源5-羟甲基糠醛(5-HMF)代替传统的光催化制氢牺牲剂,可在提高产氢效率的同时,实现生物质资源的高值转化。在光催化反应中,Cu催化剂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表现出等离子体共振(SPR)效应,可以显著提高光吸收能力,但吸附氢能力较低。针对这一问题,本论文选择具有高功函数的Pt作为第二金属组分,将其与Cu合金化,可控制备了Pt Cu随机合金光催化产氢耦合生物质氧化催化剂,并揭示了催化作用机制。具体而言,基于LDHs网阱限域和结构拓扑转变效应,利用改进共沉淀法制备了Pt Cu合金催化剂,并制备了单金属Pt和Cu催化剂作为对比。HRTEM、EDS和H2-TPR表征结果证实了Pt Cu纳米合金结构的成功构筑及Pt和Cu间较强的相互作用。性能评价结果表明,Pt Cu合金光催化剂产氢速率可达1160.8μmol?g-1?h-1,2,5-呋喃二羧酸(FDCA)和2,5-二甲酰基呋喃(DFF)产量分别为129.6μmol/g和46.0μmol/g,远高于两个参比样品。利用HRTEM和原位CO-IR表征结果证实了Pt Cu合金催化剂的高催化活性归因于其具有较高金属分散度(78.6%)和线式吸附比例。此外,XPS和原位CO-IR进一步表明Pt Cu合金中Pt和Cu原子之间独特的电子相互作用(即合金化后Pt原子的总电子数增加,但d电子密度较小)有助于增强光催化氧化能力和产氢活性。进一步利用紫外-可见光谱、光电化学和PL光谱测试证明,Pt Cu合金可以有效地提高光吸收能力和促进光生电荷的分离及转移,从而提高了5-HMF的光催化氧化生成DFF与FDCA和水产H2的耦合反应性能。
其他文献
众所周知,酸催化剂在酯化反应中是必不可少的,酯化反应是合成许多精细化学品如香水、溶剂、药品、食品防腐剂、化妆品和生物燃料的常见和必要的反应。工业酯化过程中常用的酸催化剂主要是均相无机酸(如硫酸),催化活性高,成本低。然而,液体酸催化剂具有强腐蚀性,会带来催化剂难分离、对环境不友好等难题,不符合当今绿色化学的主题。因此开发具有稳定性高、绿色环保的固体酸催化剂是当今催化领域的研究重点,用非均相酸催化剂
学位
入湖河流沉积物营养盐的释放制约了河流与太湖水环境的改善。因目前对太湖岛上入湖河流沉积物氮、磷特征及其对水质的响应研究较少,笔者于2020年10月采集西山岛15个代表点位的沉积物样品并测定了其氮、磷含量,进行沉积物对不同初始浓度氨氮(NH4+-N)、磷酸盐(PO43--P)的吸附-解吸模拟实验;研究各点位沉积物对水质的响应,确定了需水质管控与沉积物疏浚的点位。结果表明,西山岛河流沉积物总氮、总磷平均
期刊
甲烷是最稳定的烃类化合物,以天然气、页岩气、煤层气等形式在地球上广泛存在;同时甲烷是比CO2增温效应更强的温室气体,加之“甲醇经济”概念的提出,甲烷直接转化制甲醇成为备受关注的研究热点。然而,甲烷直接制甲醇过程的转化率和选择性受到甲烷稳定性强且甲醇反应性高等因素限制。现阶段温和条件下甲烷直接制甲醇的催化反应体系设计思路是:选用合适的热、光或电化学催化剂活化甲烷分子中的C-H键,并提供具有温和氧化能
学位
气体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工业、环境监测、民用等方面,检测和报警氨气、硫化氢、硫醇等有毒气体。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是一类重要的固态传感器材料,但是,传统的单一金属氧化物存在着工作温度高、检测限高等缺点。近年来,研究者采用复合、掺杂、表面修饰、形貌调控等方式,增加金属氧化物的传感活性位点,加速其电子传输能力。研发高性能的金属氧化物气体传感器材料仍然是该领域关注的热点。基于类水滑石(LDHs)材料独特的层板元素
学位
随着动力铅酸电池使用量的增加,废旧铅酸电池的回收工艺备受关注。熔炼还原法得到金属铅因为高温还原消耗巨大能量而且污染物治理技术昂贵。熔炼还原法回收金属铅工艺,由于高温还原消耗巨大能量,同时污染物治理技术昂贵。因此,铅电解的湿法冶金技术一直处于回收技术发展的前沿,提供了高效和可持续的绿色铅回收工艺。酸性条件电解铅回收工艺中,氟硼酸(HBF4)和六氟硅酸(H2Fi S6)用于商业化的电解铅精炼过程,但是
学位
气体参与的三相界面反应是能源转化技术的关键,如水分解、氯碱工业、锂离子/燃料电池和二氧化碳还原等。对于电极界面的产气过程来说,气泡的阻塞会降低电极的活性面积,破坏三相界面处的离子导,导致电化学反应效率降低,能耗增加。目前,宏观尺度气泡的研究手段已相对成熟,而当这些气泡减小到纳米级时,其超小尺寸引起的高内压和高化学势等特性将使问题变得更加具有挑战性。电极界面纳米气泡的研究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主
学位
活性超分子嵌段共聚物(LSCP)是一类新兴材料,它能够结合不同的单体单元,从而获得超出单体的复杂功能。在过去的几年里,它们的潜力已经得到广泛的证明。然而,由于该研究正处于早期发展阶段,仍然面临许多挑战:(1)如何利用简单的小分子单体实现活性超分子嵌段共聚。目前大多数研究都基于复杂的合成以满足结构和相互作用的匹配,其功能的相似性限制了其发展;(2)如何制备复杂的高级结构,以获得可控的类生命活性材料。
学位
甘油(GLY)作为生物质衍生的平台分子,通过电化学技术将GLY选择性氧化为多种增值的化学品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设计并合成高性能的电催化剂是实现甘油氧化反应(GOR)的关键。目前应用在GOR中的非贵金属电催化剂普遍存在电流密度低或产物选择性差等局限性,过渡金属硫化物具有独特的结构特征及可调节的电子特性可用于提升GOR的性能。本工作设计控制合成了基于铜基和镍基的硫化物用于高效GOR中。具体的研究内容包
学位
糜烂性毒剂和神经性毒剂作为化学战剂的两大类,对国家、环境和人的健康安全造成了重大威胁。芥子气(HD)是糜烂性毒剂的典型代表,皮肤暴露芥子气导致的糜烂损伤一般按照烧烫伤处理,需使用抗生素、抗氧化、消炎、抗菌等药物对症治疗,临床治疗上存在药效时间短需反复给药,药效单一、需多种药物联合使用的问题。因此研究具有缓释性能的多功能的复合药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多孔金属有机框架(MOFs)材料Bio-MOF-
学位
传统光聚合技术使用的光源为高压汞灯,其存在能耗高、启动慢、发热量大以及污染环境等缺点,而且汞的泄露会对人体以及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随着国际社会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各国以立法的形式限制或者禁止生产销售汞制品,因此汞灯光源被更加节能环保的发光二极管(LED)光源替代已是大势所趋。商用的紫外光引发剂与LED光源匹配性较差,导致其不能应用于LED光聚合领域,因此,开发适用于LED光聚合的光引发剂成为目前光聚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