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发型和晚发型单胎胎儿生长受限的临床分析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lda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胎儿生长受限(fetal growth restriction,FGR)是人类最常见的严重产前疾病之一。FGR可导致围产儿出现严重不良结局,并影响其长期预后。在FGR妊娠的临床管理中应用结构化指南已被证明可加强护理标准化并改善结果,但由于诊断标准不明确、监测方法多变、影响不同胎龄发病的复杂病理因素和发病机制,FGR的诊断和治疗仍然是现代产科亟待解决的难题。这一疾病时常给患者带来焦虑,使得临床管理和临床决策难度进一步增加。尽管近年来,在临床中对FGR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进展,但依旧难以确定统一的治疗和管理方法。许多研究表明FGR发病的孕周越小,胎儿的及结局越差。Gordijn等[1,2]通过Delphi法达成共识,将诊断FGR孕周<32周的称为早发型FGR,将≥32周诊断称为晚发型FGR。有研究表明两种FGR表型可能在病理生理学上有所不同,短期和远期的新生儿预后有显著差异,且早发型和晚发型FGR的危险因素与临床管理也存在差异。国内很少对FGR进行分类管理,本文旨在探究两者的影响因素、监测指标及围产儿结局等,为临床医生管理不同类型FGR患者提供临床依据,给予患者个性化的临床指导。研究目的探讨胎儿生长受限(FGR)发病的危险因素,分析早发型(<32周)和晚发型(≥32周)FGR在宫内监测指标及其组间围产儿结局的差异性,为临床上早发现、早诊断FGR,降低FGR发病率和死亡率提供研究依据,探讨不同类型FGR管理办法,为提高围产儿健康水平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01月至2021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收治并分娩的FGR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围产儿的临床资料,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40例患者作为FGR组。采集基本信息包括产妇姓名,住院号,年龄,体重,身高,孕产史,分娩孕周等。应用统计学软件IBM SPSS Statistics 22.0进行统计学分析。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用(Mean±SD)表示,采用t检验及方差分析;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用M(P25,P75)表示,采用秩和检验;所有计数资料均采用率(%)表示,采用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检验。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以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记录曲线下面积(AUC),分别讨论PS、AT-Ⅲ预测早发型和晚发型FGR发生的效能。P<0.05时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1.比较早发型FGR组和晚发型FGR的影响因素,结果两者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异常、羊水过少方面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早发型和晚发型FGR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异常、羊水过少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早发型为参考组,对早发型FGR和晚发型FGR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早发型FGR患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风险较晚发型患者增加4.141倍,合并胎盘异常的风险是晚发型FGR增加8.360倍,而表现为羊水过少的概率仅为晚发型患者的0.024。2.早发型FGR组UA PI和MCA PI较晚发型组显著增高(P<0.001)。早发型FGR UA S/D值、子宫动脉血流消失或反向、子宫动脉阻力异常、CPR<1.08、静脉导管血流异常发生率较晚发型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3.分别制作PS和AT-III单独预测早发型和晚发型FGR的ROC曲线。早发型组AT-III的AUC为0.938[95%CI(0.891,0.985),P<0.001],截断值为76.00,敏感度为99.1%、特异度81.0%;PS的AUC为0.679[95%CI(0.596,0.761),P<0.001],截断值为47.25,敏感度为64.7%、特异度68.3%。晚发型组AT-III的AUC为0.721[95%CI(0.658,0.783),P<0.001],截断值为95.50,敏感度为68.1%、特异度65.9%;PS的AUC为0.679[95%CI(0.596,0.761),P<0.001],截断值为46.15,敏感度为67.2%、特异度54.8%。4.FGR剖宫产率高达90%,早发型和晚发型FGR的剖宫产率分别为89.89%(80/89)、90.07%(136/151);分娩孕周为31.54±2.40周、35.91±1.85周;早产率分别为92.13%(82/89)、68.21%(103/151)。5.按发病孕周分组:(1)早发型FGR分为3组:(1)<28周:结局良好(2/20,10%),结局不良(10/20,50%),新生儿死亡(8/20,40%);(2)28-29+6周组:结局良好(4/32,12.5%),结局不良(19/32,59.375%),新生儿死亡(9/32,28.125%);(3)30-31+6周:结局良好(7/37,18.92%),结局不良(24/37,64.86%),新生儿死亡(6/37,16.22%)。(2)晚发型FGR分为3组:(1)<34周:围产儿结局良好(18/52,34.62%),结局不良(32/52,61.53%),新生儿死亡(2/52,3.85%);(2)34-36+6周:结局良好(36/78,46.15%),结局不良(37/78,47.44%),新生儿死亡(5/78,6.41%);(3)≥37周:结局良好(18/21,85.71%),结局不良(2/21,9.52%),新生儿死亡(1/21,4.76%)。(3)分别比较早发型和晚发型组间新生儿死亡率,早发型组间(1)和(2)、(1)和(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晚发型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6.早发型和晚发型FGR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5min Apgar评分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01)。早发型FGR积极治疗组后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5min Apgar评分较立即分娩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5),晚发型组中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5)。7.比较早发型组和晚发型组新生儿转NICU后治疗至好转的住院天数,前者住院天数远高于后者,具有显著差异(P<0.001)。研究结论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FGR的主要危险因素,在早发型FGR和晚发型FGR中均占首位。早发型FGRG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胎盘异常关系更为紧密,晚发型FGR更多的以羊水过少为临床特征。2.早发型FGR中期待治疗组较立即分娩组围产儿结局更好,全面评估早发型FGR患者情况,给予积极治疗和严密监护,可减少围产儿的不良结局。3.PS和AT-III是预测早发型FGR的预测价值高于晚发型FGR。AT-III可作为预测早发型FGR的可靠指标。4.早发型FGR胎儿宫内缺氧程度较晚发型FGR更重,早发型FGR发生围产儿不良结局风险较晚发型FGR更高。
其他文献
背景视神经脊髓炎(Neuromyelitis optica,NMO)是一种由体液免疫介导的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炎症性脱髓鞘疾病,最常见的受累部位是视神经和脊髓,临床表现多为视神经炎(Optic neuritis,ON)和长节段横贯脊髓炎,一般认为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4,AQP-4)的IgG抗体是其特异性标志物。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
学位
背景和目的:自身免疫性脑炎(Autoimmune encephalitis,AE)泛指一类由自身免疫机制介导的脑炎,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NMDAR)脑炎是最常见的AE,2007年由Dalmau教授团队首次报道。该脑炎主要见于儿童和青年,女性居多。既往文献显示抗NMDAR脑炎多合并肿瘤,尤其是卵巢畸胎瘤。抗NMDAR脑炎主要表现为
学位
研究背景和目的:视神经脊髓炎(neuromyelitis optica,NMO),是一种特发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抗体介导的自身免疫病。脊髓和视神经是最易受累的部位。其致病抗体血清水通道蛋白4抗体的发现,促使人们对该疾病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它是一种区别于多发性硬化的炎性脱髓鞘疾病。与许多自身免疫病类似,女性比男性更易感染。纵向广泛性横贯性脊髓炎、严重视神经炎和顽固性呃逆是其典型的临床表现。反复发作与缓解交
学位
第一部分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与白蛋白比值对抗NMDAR脑炎患者入院严重程度评估价值研究背景与目的自身免疫性脑炎是指一类由自身免疫机制介导的脑炎,抗NMDAR(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是其中最常见的类型,其主要特征为精神行为异常、癫痫、不自主运动、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和中枢性低通气等,并具有潜在致死性。抗NMDAR抗体是否存在对抗NMDA
学位
背景与目的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多系统参与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临床特点除了典型的运动症状,如静止性震颤、肌张力增高、运动迟缓和姿势平衡障碍等,还包括复杂多样的非运动症状(Non-Motor symptoms,NMS),如焦虑、抑郁、疲劳、睡眠障碍、认知障碍、便秘、小便障碍、疼痛等。NMS对PD患者的负面影响并不亚于其运动症状,其中疲劳是
学位
背景与目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疾病负担沉重,是公认的卒中危险预警信号。研究显示就诊的TIA患者中有18%至53%的患者表现有弥漫性、非局灶性症状,如意识减退、遗忘和非旋转性头晕等。目前的研究对于TIA患者的非局灶性症状与缺血性卒中风险的关系尚无统一结论。随着影像技术飞速进展,近期研究显示近三分之一TIA患者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学位
背景与目的自身免疫性脑炎是一类涉及中枢神经系统的非感染性免疫介导的疾病。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行为和情绪变化、记忆和认知缺陷、癫痫发作及运动障碍。针对神经元细胞的不同抗体,自身免疫性脑炎分为以细胞内抗原(突触内、细胞质或核蛋白)、细胞外突触蛋白或细胞表面抗原的抗体为特征的亚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淋巴细胞亚群可能在自身免疫性脑炎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对自身免疫性脑炎治疗效
学位
背景胶质母细胞瘤占原发脑恶性肿瘤的48.6%,是最常见的原发脑部恶性肿瘤。胶质母细胞瘤的预后较差,五年生存率仅为7.2%。目前胶质母细胞瘤的主要治疗方式是手术切除,并辅以化疗、放疗,部分病人因昂贵的治疗费用和药物副作用放弃治疗,最终死亡,因此急需一种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延长病人的生存期。根皮素是一种二氢查尔酮,是天然的酚类化合物,在苹果树的果实、果叶和茎干中含量丰富。研究表明,根皮素通过多种细胞信号
学位
背景: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脑血管病,占所有卒中患者的0.5%-1.0%。CVST的年发病率为1.32-1.75/100000,常见于青年人群,致病机制复杂,症状多样。多项研究证实炎症和免疫反应参与CVST的发生、发展和转归。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PNI)是基
学位
背景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是一类高发病率、高致死致残率、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脑血管疾病。IS主要是由脑供血动脉闭塞导致脑组织供血不足引起,目前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有静脉溶栓及手术取栓等,不同治疗方法的共同目标是尽早使闭塞血管再通,恢复缺血脑组织的血液供应,挽救濒临死亡的神经细胞。但血液的再灌注有时候可能会加重缺血脑组织的损伤,引发更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这种病理生理现象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