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我国非婚生子女准正与认领制度的构建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ZLYS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时代的变革和我国改革开放程度进一步加大,人们的婚姻观、生育观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近年来非婚生子女的大量出现已经成为社会不容回避的事实,虽然婚姻法规定非婚生子女与婚生子女享有同等的法律地位和合法权益,但由于我国婚姻法中尚未建立对非婚生子女的准正与认领制度,父母对非婚生子女的责任和义务基本只能靠父母自觉履行,不利于非婚生子女的身心健康,反观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立法中大多确立了对非婚生子女的准正与认领制度,则可为我国的立法所借鉴,出于保护非婚生子女的合法权益的目的,需结合我国社会实际,同时借鉴世界各国和地区的成功经验和立法体例,尽快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非婚生子女准正与认领制度,从而明确非婚生子女婚生化的法律制度,最大限度地保护非婚生子女的各项权益,同时也为完善我国婚姻立法、为民法典的编撰奠定基础。全文主体共分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准正与认领制度概述。在分析了非婚生子女产生的原因和类型的基础上,界定了非婚生子女的概念,介绍了非婚生子女的准正与认领两种确立亲子关系的制度,区别分析了这两种制度。第二部分:准正与认领制度的比较分析。综合分析了法、德、英、美以及我国港台地区对非婚生子女准正与认领制度的相关之规定,比较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在非婚生子女准正与认领制度上的区别和立法可借鉴之处,并对主要国家和地区关于准正与认领制度的具体相关规定进行了对比研究,从而为下文具体构建我国非婚生子女的准正与认领制度奠定基础。第三部分:构建我国非婚生子女准正与认领制度的重要意义与设想。详细分析构建非婚生子女准正与认领制度在主观上对于保护妇女和非婚生子女自身的合法权益和保护合法婚姻的重要性,阐述了在客观上对于与国际接轨便于国际间交往的必要性,认为在中国建立非婚生子女的准正与认领制度对于我国婚姻立法的完善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积极意义,分析我国法律关于非婚生子女规定的立法现状,指出我国的婚姻立法中非婚生子女的认领与准正制度缺位、也没有规定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的界定标准的立法现实,介绍了我国目前在司法实践中的具体做法,引出亲子鉴定的概念,为下文论证亲子鉴定制度中的缺憾以及提出完善亲子鉴定制度的设想埋下伏笔。在前面几部分分析、研究基础之上,指出我国现行亲子关系立法中的不足之处,提出我国准正与认领制度应遵循的立法原则,并具体阐述我国建立准正与认领制度的具体设想,为婚姻立法的完善提出了一点自己尚不成熟的想法。第四部分:关于准正与认领中亲子鉴定技术运用的设想。在探讨建立我国非婚生子女准正与认领制度的同时,引出与准正与认领制度密切相关的亲子鉴定制度,指出我国婚姻立法中亲子鉴定具体法律规定缺位的立法现状以及“批复”在实务运用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借鉴和分析了其他国家和地区关于亲子鉴定立法的成功经验,进行分析探讨、提出完善我国亲子鉴定立法的建议和设想,为准正与认领制度的构建与适用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近年来,对商业银行效率的研究成为国际金融界和各监管当局研究的重点,银行业的经营效率是银行竞争力的综合表现,是经济发展内在质量的体现。银行经营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整个金融
传统的可膨胀石墨膨化温度较高,一般在900-1000°C时才能膨胀完全,这就大大限制了它在低温阻燃、环境保护、军事等领域的应用,因此制备在较低温度下就可膨胀且具有较高膨胀容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税基迅速增长,我国的税收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与之相对应的是税收流失问题也日渐突出。企业所得税一方面作为我国征收难度最大、复杂程度较高的主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加速发展时期,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是我国转方式、调结构的必由之路。税收政策作为政府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一种工具,不仅从微观上影
从1926年竺可桢发表《论江浙两省人口之密度》一文算起,人口地理研究在中国已经走过了六十多年的历程.在前五十多年中,尽管有像胡焕庸那样的矢志于人口地理研究的学者,但从总
<正>美国工业生产总值1894年跃居世界首位。但美国确立全球霸主地位却是在二战后。那么,这半个世纪中美国发生了什么?从硬实力的角度,是美国经济总量的进一步提升、军事实力
<正>审查批准本级财政预算、决算,并对预算执行过程进行监督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也是对"一府两院"实施监督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千阳县人
农村信用社往何处去,是当前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乃至中国经济发展所需要面对的一个关键问题。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的农村信用社需要进行怎样的变革,才能真正发挥起其作用,促进农
由于电视媒体、因特网的普及,从上世纪末期,戏剧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而作为文学翻译的一部分,戏剧翻译的研究缘于其本身的复杂性与跨领域性,也曾一度门庭冷落。直至21世纪初,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