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滞变阻尼器在高层剪力墙结构抗震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 被引量 : 15次 | 上传用户:a5684207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建筑结构是通过提高结构自身各构件的强度、刚度和延性来抵御地震作用,以结构构件的损伤为代价,这是一种被动抗震的策略。而积极主动的抗震对策是通过给结构安装耗能减震装置,通过调整或改变结构动力特性来控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反应,这是一种更为有效合理的抗震方法。本文在结构抗震概念设计指导下,根据高层剪力墙结构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变形特点以及连梁的受力变形特征,将钢滞变阻尼器安装在剪力墙连梁中,而不改变结构的原有布局,经过优化布设,以满足使结构具有高于原设防烈度半度到一度的抗震能力。具体工作如下:1.总结了剪力墙结构的震害特征以及消能减震技术的发展沿革。2.分析了钢滞变阻尼器的耗能原理,总结了结构体系的塑化过程及屈服机制,重点阐述了本文基于消能减震技术的高层剪力墙结构的屈服机制。3.进行了两组结构简化模型的拟静力试验,一组为在连梁中安装钢滞变阻尼器的墙肢-连梁-阻尼器组合体试验模型,另一组为墙肢-连梁组合体试验模型,通过试验验证了阻尼器的滞回耗能特性以及阻尼器对结构模型反应的控制作用。4.对实际项目中的高层剪力墙结构进行消能减震设计,应用ETABS有限元分析和设计软件建立结构模型进行时程分析,根据高层剪力墙结构的变形特点,参考连梁的设计参数,在变形较大楼层的连梁中优化布设一定数量的阻尼器,使分析结果满足规范要求,达到预期的设计目标:即在原结构的连梁中优化布设阻尼器后使原结构的抗震能力从8度提高到8度半。5.总结分析了倾覆力矩对高层结构的影响,以某实际工程为例按照静力等效的原则简化计算水平罕遇地震作用下原结构与耗能减震结构的倾覆力矩和不同地震设防烈度下两种结构的底部墙体应力,对比了结构在罕遇地震倾覆力矩作用下底层墙肢的承载能力。
其他文献
学位
中小学校舍建筑中,单跨框架结构有比较广泛的应用。由于单跨框架结构的超静定次数少,结构冗余度不足,属于单道设防体系,在地震中容易形成机构从而倒塌。2008汶川地震以来,《
结构健康监测已经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之一,而测点的优化布置问题又是结构健康监测的关键环节,测点数据获得方法也有很多,本文比较了振弦式传感器,光栅光纤传感器,压电式传感
在材料老化、不利环境以及使用不当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既有钢筋混凝土(RC)构件在服役期间抗力不断退化,其安全性和耐久性受到严重影响。随着对服役桥梁维修加固的增多,以及
高层建筑需要考虑风荷载作用,国内外对高层建筑风荷载的研究对象主要为外形规则的建筑,对表面带有装饰条或因建筑造型需要而导致壁面粗糙的高层建筑结构的风荷载特性研究较少
本文对砖砌体墙的地震破坏与抗震性能进行研究,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978177)研究内容。由于砌体结构多为剪切破坏,在国内外历次强震中,砌体结构的震害相当严重,人们的生命和
长沙市营盘路湘江隧道,作为缓解湘江两岸的交通压力,提升长沙市中心城区和河西的交通联系的重要交通疏导要道,其东岸地下立交的C、D匝道与邻近的潮宗御苑建筑基坑间距较小,D
我国地震断层分布复杂、数量繁多,许多城市不可避免的位于地震带或断层附近。众多震害现象表明位于近场区的建筑结构物较一般场在地震时发生破坏的程度严重。目前近场地震动
连梁是联肢剪力墙结构抗震设计的第一道防线,起到保护剪力墙从而避免结构倒塌的重要作用。设计中连梁常采用小跨高比的形式,其抗剪能力、延性耗能经常不能满足抗震要求。相比于
城市发展进程中,大面积的道路建设改变了城镇原有地表径流路径和下渗过程,阻断地表雨水外泄路径,造成了洪涝灾害、水域污染和水生环境破坏等问题,雨水花园这种新型生态雨水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