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泰俚语旧词新意使用的对比研究——以水果和动物为例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gying06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俚语是一种非正式的语言,通常用于年轻人或者关系比较亲密的人,比如:同学之间或者朋友之间的关系等。每一种俚语都有其自身的历史和流行的原因,时过境迁或改变意义,或转为标准语。俚语有些是从外来词借过来,有些是从其常接触的语言吸取词汇等。俚语一般是名词类和动词类比较多,有时候也会有副词。
  汉泰语有许多俚语,表达出来真的很有色彩,而且也含有了文化背景或者历史来源。因为想了解更多的俚语词语和他们在什么场景使用这些俚语以及促进跨文化交流,所以本文就选择汉泰俚语为研究对象。目的是对比泰语和汉语之间的差异来揭示出两者一个不同之处及蕴含在两者俚语中的差异。本文主要研究汉泰俚语旧词新意使用的对比研究,并且以水果类和动物类为研究对象,总结常见的汉泰俚语特点以及来源,为促进中泰两国的语言文化交流。
  通过对比汉泰俚语旧词新意的使用,结果发现,汉泰俚语相同之处在于中泰都喜欢用圆大的东西形容胖,颜色黑暗的东西形容不好的事。另外,关于动物的特征或者行为,两者也都会通过这些来赋予新的俚语。这也反映了,两者在语言发展中有着相同之处。不同之处在于泰国的水果和动物类的俚语,大多数是因为有些是单词有相同的字母就直接来比喻,有些是用它们的外形或者特征来表达。另外,俚语词语在汉语的话,基本上都是方言组成了俚语,但是泰语没有,因为它的组成只是看相同的字母或外形来建成新的俚语。在使用俚语的动物类,汉泰俚语的旧词新意使用也有一点儿不同之处,那就是引用的动物名称。因为有时候两者都使用动物来表达同样的意思却概念不一样。另外,汉语俚语经常会有故事来赋予新的说法和新的意义而泰语俚语没有。因此,这就是它们有所不同之处,同时也是语义功能存在的特征之一。
  汉泰俚语中文化共同性有三个方面,有变化迅速、简洁通俗和对动物的好恶评价。汉泰俚语中文化差异性分为三个差异,有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对水果的赋予新意的方法。除此之外,在汉泰俚语中还体现出了文化对比,两者的文化对比有着两大区别分为:对男生的观念和农业动物发展的现象。因为语言是文化的一个方面,所以该语言会显示出你们所在的地位、位置或文化习俗。
其他文献
“摇”类词是汉语中表达特定动作的常用词,“掉、摇、摆”是其中的典型,它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曾具有过“摇动”的词义,为了厘清三者的词义发展过程及相互间的共性与个性关系,文章对“摇”类词“摇、掉、摆”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历史描写与比较。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研究现状、语料范围与研究方法。第二部分考察了“掉、摇、摆”三词词义历时发展情况,厘清了每个词词义发展的时代层次,并
学位
陀思妥耶夫斯基黑暗与光明的辩证法本身是心灵和精神转换的辩证法,这一转换不是客观的,不是物理的转换,而是在人之存在的最深处发生的。人的问题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创作中占据着中心位置。关于人的本性与本质,陀思妥耶夫斯基彻底承认的不是人非暗即明的单一本性,而是人在其本性与本质上总是徘徊于黑暗和光明之间,游走于魔性与神性的两极。无论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人物如何作恶、走向毁灭和否定上帝,其目的都是为了解答人的谜
刘三姐是壮族民间传说中的人物,其悠久的发展历程促使其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刘三姐文化”。“刘三姐文化”是指在历史长河中产生的、与刘三姐相关的文学或艺术,主要包括“刘三姐传说”“刘三姐歌谣”“刘三姐影视”“刘三姐旅游”。“刘三姐文化”表现形式多姿多彩,具有鲜明的符号意义。符号学由来已久且已经成为一门广博多元的学科理论,运用符号学理论分析“刘三姐”文化符号的含义,可以探析在不同的时代其符号内涵是有差异的。
中国社会的“孝道”是道德伦常的基础,在家庭、社会乃至信仰层面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社会对“家风建设”的倡导,家庭问题进一步被重视,民间故事中有关“孝道”的研究重新焕发活力。河南地处中原腹地且为多朝古都,蕴藏着厚重的祖根文化和孝廉文化,孕育了丰富完整的“孝道”伦理观念。因此,本文以河南民间“孝道”故事文本为研究对象,结合社会文化背景,从故事学和伦理学的相关理论来阐释河南民间“孝道”故事中
毕飞宇善于运用意象抒发个人思想感情和传递人物精神体验;通过对意象选取和设置,他的笔下映照出各色人物所饱受的内心的痛苦、煎熬以及精神上特有的孤独,众多形象丰满的小说人物由此得以凸现。更重要的是,这类写法还赋予了其小说意象以恒定或多元的象征意义,当中蕴藏着他本人对特定历史时期的人性、权力、个人价值等众多文学维度的深刻思考。因此,本文专以小说中的“意象”为线索,从毕飞宇不同创作时期的个人心态和写作背景出
从1987年发表了第一篇“香椿树街”小说开始,苏童的眼光从未离开过这条街道,他对少年成长的关注与书写也主要集中在“香椿树街”小说系列中。苏童发现荒诞和孤独并非是成人世界的专属,少年亦会被淹没在黑色的海洋中,未完待续的成长背后是暴力与血腥、孤独与无助、破碎与放逐。苏童对少年成长的持续关注与敏锐体察值得深入研究,本论文聚焦于苏童小说中的少年成长,探讨苏童对少年成长的独特体验与开掘。论文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巨野县作为“中国麒麟之乡”,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麒麟也已经融入巨野民众的日常生活与血脉之中,成为当地物质民俗与精神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巨野人。同时作为民俗符号的“麒麟”,与巨野民众、社会、经济之间有着密切的互动关系,从全新的视角来认识其现代意义、文化特质及审美价值,对促进我国民俗文化的发展有着启发性的意义。论文的写作主要以田野调查的方式进行,对巨野麒麟文化的生成环境、形式内涵
学位
在后现代复杂的艺术生产语境下,艺术界定的问题被重新提出。霍华德·贝克尔的“艺术界”理论从社会学的视野重新观照艺术,给当代的艺术活动研究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思路。本文主要对霍华德·贝克尔的“艺术界”理论进行梳理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解读发掘其理论价值和意义。论文以霍华德·贝克尔的“艺术界”理论为研究对象。论文从时代背景和理论渊源、理论构成和理论价值三个方面对霍华德·贝克尔的“艺术界”理论进行学理研究。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跨文化交流在地域和种族之间也变得更加频繁。中国题材的文学作品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其中,华裔作家群体以其自身的独特性开辟了专属于他们的故国想象。邝丽莎作为美国华裔文学阵营中的一份子,自踏入文坛以来,便将目光锁定在了中国这块土地。《上海女孩》是一个横跨了中美两国的文本,作者利用记忆的回溯在文中建构出了关于中国的集体想象,这里的中国是中美两种文化意识合力的结果,有其真实的一面
学位
费尔南多·安东尼奥·诺格拉·佩索阿(Fernando António Nogueira Pessoa,1888-1935)是20世纪著名葡萄牙语诗人、作家、文学家、文学评论家、哲学家。与众不同的异名写作风格使他成为西方文学界的标志性人物,并且在全世界范围内赢得了广泛的声誉。因此,本文将从悲观主义的维度来阐释佩索阿在其创作过程中的悲观主义倾向,以此体现出他对现代语境下“人”的生存问题的观照和对生命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