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植酸酶应用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 : 22次 | 上传用户:jwz12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系统地研究了不同麦类籽实中植酸酶的活性、酶对高温的耐受性、发芽对种子中植酸酶活性的影响、麦芽在干燥过程中酶活的变化以及温度、pH和贮存时间对其中植酸酶活性的影响,并通过体外对玉米、豆粕中植酸磷的分解试验,探讨了植物植酸酶在饲料中应用的可能性和价值。试验结果如下: 1.测定了燕麦、大麦垦啤2号、小麦东农123、小麦东农973821、小黑麦96026、小黑麦92021、小黑麦5305、小黑麦8809、胜利黑麦、黑麦2号籽实中的植酸酶活性,分别为(u/kg):57.70、143.25、1048.06、725.22、1713.46、2201.65、1978.67、1406.49、5310.89、3446.53。可以看出麦类作物籽实中具有较高植酸酶活性,但不同作物、不同品种的植酸酶活性差异较大。黑麦中植酸酶活性最高,小黑麦次之,小麦中也有较高活性的植酸酶,大麦、燕麦中的植酸酶活性很低。 2.麦类籽实中的植酸酶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在70℃以下加热1h,其中的植酸酶活性几乎没有损失(P>0.05),在80℃或90℃的条件下加热1h也仅有少量损失,即使在100℃的高温下加热1h,所测的6种麦类中植酸酶活性平均只降低12%。 3.发芽能明显提高麦类作物种子中的植酸酶活性(P<0.01)。不同作物发芽后植酸酶活性提高的程度不同,达到最大活性所需的时间也不同。小黑麦、黑麦在25℃发芽1d植酸酶活性即达到最高,而小麦、大麦则需3d。以干物质基础酶活达到最高点计算,与未发芽前相比,小麦东农123、小麦东农973821分别增加到2.04倍和2.55倍;小黑麦96026、小黑麦92021和小黑麦5305分别提高至1.32倍、1.36倍和1.82倍;黑麦2号发芽后酶活是原来的2.45倍,大麦垦啤2号可达到4.63倍。 4.鲜麦芽在40℃烘干2h,然后在室温中自然风干,可迅速终止发芽,而对植酸酶活性的破坏很小。 5.本试验中所测的麦类籽实中植酸酶的适宜温度为50℃,40℃~60℃范围内可保持较高的酶活:适宜pH为5.5~6.0,低于4.0或高于7.0,活性基本丧失。温度和pH对植酸酶活性的影响存在明显的互作,在pH为6.0、5.5、5.0的条件下,植酸酶的适宜温度分别为45℃、50℃、55℃;升高温度,植酸酶的适宜pH降低。 6.干燥麦芽单独存放,其中的植酸酶很稳定。在常温下贮存6个月,除大麦垦啤2号外,植酸酶的活性保持84.36%~99.95%。 7.在pH5.50,37℃的条件下,300u/kg植酸酶经8h的反应,玉米、豆粕中的植酸磷分别降解了71.92%和38.94%。反应溶液中的无机磷随培养时间延长而几乎直线增加。玉米中植酸磷的分解速度和程度都高于豆粕。
其他文献
铁路发展关系国计民生,是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和大众化运输工具。铁路运输能力严重不足的现状,已经对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形成了严重掣肘。而对“节能”的提倡促进了
近年来,许多教育界人士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发展过程给予了高度关注,这一方面是因为价值观直接影响着个体的认知前提、过程、结论和行为方式,进而也就关系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
益生性微生物饲料添加剂是一种新型的饲料添加剂,它可以通过调节动物体内的微生态平衡以及提供高蛋白和丰富的营养达到防病治病和促进生长的目的。 本文对从农产品下脚料及
随着服务业对于世界经济的重要性不断提高,服务贸易课题也日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尽管世界范围内服务贸易发展迅速,但发达国家始终在服务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而发展中国家服
研究目的:在本实验室已有抗胃癌单链抗体库的基础上,研究单链抗体的表达方法;通过基因融合技术,将单链抗体与天花粉蛋白连接构成免疫毒素scFv-TCS,通过基因表达获得重组免疫毒
受市场环境和信息网络时代的影响,我国档案中介机构正逐渐发展起来,不再依存于档案政府部门,而是紧跟市场的步伐成为独立自主的经济个体。在全球信息网络时代的大背景下,各个
研究背景中国自199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人口老化已成为社会发展中不可改变的趋势,由于人口数量巨大,中国的老龄化呈现出数量多、增长速度快和未富先老的特点。这种迅速的
实验目的: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将研究重点放到镍钛器械的理化性质上,通过对其施加消毒与灭菌干预以研究机扩镍钛器械循环疲劳性能的变化趋势。鉴于国内临床上常用手动不锈钢根
膨润土在我国储量丰富,它是一种含水硅铝酸盐粘土矿物,由于具有一些十分特殊的物化性能,被人们广泛地应用在工农业生产中。目前国内的膨润土产品以初级产品为主,深加工产品种类很
新修订《民事诉讼法》及司法解释从程序方面对实现担保物权予以保障,实现了与《物权法》等实体法律的衔接。但鉴于相关法律条文较为简约不足以满足现实的需要,其新颖性、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