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铁路典型路段路基周边风沙流流场特征及沙害防护效益研究

来源 :北京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yang11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藏铁路自建成以来,沙害问题始终困扰着列车安全运行。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防沙措施已逐渐失去作用。青藏铁路是一条高原铁路,其沙害特征与普通地区有较大差异,因此很有必要对风沙运移规律进行探究,并针对沙害特征制定更为有效的防护措施。  本文以青藏铁路各种类型的路基和沙障为研究对象,在现场调查的基础上,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青藏铁路南山口路段、北麓河路段、错那湖路段等典型路段路基空气流场和沙害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旨在了解路基流场与积沙特点,分析不同防沙措施的防护效果,进而为青藏铁路沙害防治提供理论指导。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风沙流经过路基时,路基迎风坡脚形成减速区,边坡形成抬升区,路基上方形成高速区,背风侧边坡形成回流区。布设通风管的路基,在通风管内形成加速区。路基迎风坡脚风速廓线服从对数规律,背风坡脚风速廓线变化比较复杂,总体呈“增-减-增”的趋势。通过模拟发现,普通路基、通风路基、输沙路基边坡的近地层风速均较低。普通路基边坡对气流的削弱能力最强,与近地层(0.3m高度)气流速度相比,迎风坡脚气流速度减小35‰背风坡脚减小56%。路基边坡积沙与风速流场有很好的对应关系,普通路基边坡积沙最严重,且迎风坡积沙量大于背风坡;通风路基通风管内有少量积沙,影响其保温功能;输沙路基边坡无积沙,沙粒沉积在集沙池内,便于处理。  (2)风沙流经过三种不同的沙障时(轨枕式挡沙墙、PE阻沙网、混凝土挂板式沙障),沙障周围流场与路基流场有相似的分布规律,不同沙障沿程气流速度呈不同的规律。轨枕式挡沙墙沿程气流速度分为三个部分,高于沙障的部分呈“w”型,沙障中部背风侧气流速度呈“u”型,沙障近地层背风侧气流速度呈“n”型;PE阻沙网均匀透风,沿程气流速度均呈“w”型;挂板沙障中间有孔隙,背风侧气流紊乱,速度呈现波动变化。轨枕式挡沙墙迎风侧积沙量大于背风侧,PE阻沙网背风侧积沙量大于迎风侧,挂板沙障背风侧积沙位置较远,沙粒沉积在距沙障约4H处。上风向布设沙障时,沙障与路基之间存在一个低速区,此区域风速呈“两端高,中间低”的规律,路基迎风侧边坡风速更低,但边坡积沙明显减少。  (3)通过对北麓河和错那湖路段的沙害调查发现,铁路西侧沙障积沙量越靠近铁路越少,铁路东侧沙障积沙量越靠近铁路越多。北麓河段挂板沙障防沙效益最好,错那湖段空心挂板的防沙效益最好。错那湖沙害情况比北麓河更严重,错那湖的石方格沙障大量被沙埋,PE阻沙网被湖水冲毁,建议在被埋石方格上建立高立式沙障或增加石方格高度,减少PE阻沙网数量,增加空心挂板数量。
其他文献
测定了土荆芥(Chenopodium ambrosioides L.)4种溶剂(100%乙醇、丙酮、乙酸乙酯和石油醚)提取物对玉米象Sitophilus zeamais Motschulsky的触杀和熏蒸活性.4种溶剂提取物在6.4
入渗是降水、地面水、土壤水和地下水相互转化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土壤入渗性能是土壤重要的物理特性之一,也是水文、农田水利研究中的重要参数。因此定量确定土壤的入渗性能有
本文对板栗进行了截根菌根化育苗试验;对土壤物理、化学性质与板栗菌根化程度和苗木生长的关系进行了测定分析;对苗木叶绿素含量、叶片中POD酶、PPO酶、PAL酶活性与Pt指数的关
本项研究工作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野外试验,是本论文的主要内容,主要研究在内蒙古锡林河流域中度放牧样地上,少量施用氮肥与灌溉对典型草原植物地上部及地下部生物量、物种
本研究以毛乌素沙地南缘农田为基本研究对象,分春玉米保护性耕作模式试验研究和冬小麦引种试验研究两大部分内容,采用综合分析研究的方法,研究了保护性耕作的土壤水分、温度的动态变化规律,并分析了保护性耕作技术对水分利用效率、土壤容重、养分以及作物生长性状及产量等的影响,并从产投比角度对保护性耕作的经济效益进行了详细评价,取得了以下主要结论:1.各耕作处理土壤含水量在0-20cm土层差异不大,在20cm土层
期刊
本文以建水古城私家园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尽量在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的文献知识和理论知识,采用归纳分析及纵向和横向比较方法,通过理论基础、空间环境研究、创作
为探究昆虫天然产物斑蝥素(cantharitin,CTD)对鳞翅目昆虫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L.)的触杀机制,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该物质处理小菜蛾4龄幼虫体壁组织结构的变化。
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 Sarg.)是我国特有的特色优质干果,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富含优质脂肪酸和多种微量元素,是高油酸木本油料作物。在成油方面,通过对山核桃果实发育阶段粗脂肪含量和脂肪酸组分的测定,结合山核桃果实发育阶段的转录组数据,分析油脂的来源、合成及降解,构建了山核桃成油网络,揭示了山核桃油脂积累过程中的基因表达规律。本研究运用实验和生物信息学的研究手段对山核桃油脂合成
AIM:To clarify the correlation with phenotypic expression,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genetic alteration and microsatellite-instability status in small intes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