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纸质文物自古一直作为记录文字、颜色与形状的介质,它为历代学者研究色彩、颜料以及美的价值与历史作出了极大的贡献。由于它具有易碎、柔软的特点,将其保存至今已实属不易,更不用提纸张上所记载的信息的储存。纸质文物在保存过程中,因纸张本身成分中的纤维素极易受到光照、酸性环境、氧气以及空气中的杂质分子所影响而发生变黄、脆化等现象,最终导致纸质文物本身以及所记载的信息模糊不清,甚至极有可能强度严重降低到破碎、粉化的程度。本论文针对韩城大禹庙藻井画由于纸张酸化、胶料降解而导致的剥离和起翘情况,研制适用于纸质文物回贴的胶粘剂。由于纸张本身比较轻薄、脆弱,故而对用于纸质文物回贴的胶粘剂要求更加严格,因此本论文从研制一种具有良好的粘结强度、较好的耐水性以及耐老化性的胶粘剂的方向开展整篇论文,主要从以下五个角度阐述:(1)简要介绍了近年来用于文物回贴的胶粘剂,胶粘剂分为无机和有机胶粘剂,无机包含了磷酸盐和硅酸盐类胶粘剂,而有机则包括环氧树脂、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类等胶粘剂。经过查阅文献对各种胶粘剂充分地了解,发现每一种胶粘剂,无论无机还是有机类,虽然都有各自的优点,但也有由于物质本身的结构无法避免的缺点,例如:无机胶粘剂有优异的透气性、透水性,但颜色一般较深,质量也较重,完全固化温度一般要求较高;有机胶粘剂粘结强度效果明显,常为无色透明的状态,但易在光与热的作用下发生变黄、脱粘的现象。因此,复合型胶粘剂在文物修复领域越来越受欢迎。(2)参考相应的文献与文物保护原则,初步确定主要粘结成分为水性聚氨酯,但由于其耐水性、耐老化性较差,故结合资料选择有良好的耐候性的水性氟对水性聚氨酯进行改性。在研制胶粘剂使参考粘结强度、接触角、微观形貌以及红外谱图等数据分别对水性聚氨酯与水性氟的浓度进行最优筛选,最后再对研制的胶粘剂进行性能表征,数据表明研制的胶粘剂有优异的耐热性、力学性能和光学性能。(3)对胶粘剂的耐候性与耐老化性进行评估。通过将胶粘剂浸泡在水以及同样浓度的酸碱溶液中,记录浸泡期间胶膜各自的重量变化来分析胶膜的耐候性,对三种情况下各自的质量变化率作对比,进一步确定胶膜在水与酸碱中耐候性的不同。对胶粘剂进行干热、湿热、紫外和冻融四种老化,通过测试各种老化期间胶粘剂的粘结强度、微观形貌、色差以及红外光谱,更详细地分析在老化之后胶粘剂的力学性能、宏观表现以及分子结构的变化。粘结强度的数据在老化之后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结果;微观形貌变化不明显,胶膜表面依旧光滑;色差则表现出了轻微的改变,但均小于3,对文物的原状并没有显著改变;从红外光谱可以得出,分子结构没有发生改变,只是紫外老化下的胶粘剂特征吸收峰强度变弱,但并没有消失或者产生新的吸收峰。(4)对从韩城大禹庙采集的样品碎片进行充分的研究:首先,只有通过对纸张纤维、填料、颜料和胶料进行分析,来具体地了解文物本体,才能为胶粘剂的选择与研制做好提前的准备。同时,在整个分析过程中不仅可以确定本体具体的组成,同时还可以提高数据处理能力和推理与分析能力,并且为后期的藻井画仿真复制作充分的准备。(5)将胶粘剂用于藻井画的修复工程中,在应用过程中,胶粘剂对文物的原貌影响甚微,不违背文物保护原则,且跟踪测试中修复后的藻井画性能也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同时,对藻井画进行仿真复制的效果显示,不仅画面无限接近原画,还有利于藻井画的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