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的“三美”翻译体现与艺术美学传递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re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展现了上古时期的历史风貌和社会情况。它具有崇高的艺术审美价值和美学研究价值。其无疑是中国文学中的重要财富。反复读其作品,我们不难发现字里行间展现出来的艺术震撼力,其诗歌语言方面鲜明的音韵美,格式美以及风格美都构成了美丽而绚烂的光环,让人有美的享受和感悟。从语言角度来看,《诗经》语言高度含蓄凝练,兼有意美,音美和形美。那么在翻译中如何将中文《诗经》中的美充分地传达,就成为了批判《诗经》众多译文的一个重要方面。由此,许渊冲教授提出的三美原则便是译者翻译《诗经》的一个很好地理论依据,值得广泛学习与推广。  本文结合三美原则,对作品的翻译和理解进行描述,提出了在文学翻译中常见的、需要引起关注的若干问题,并结合功能翻译理论加以分析、论述各自的利弊,分析《诗经》翻译中的不同版本,并阐述三美翻译原则下的艺术美学传播。
其他文献
《达罗卫夫人》(1925)是弗吉尼亚·伍尔夫的第四部小说。这部小说突破了传统小说的创作模式,确立了伍尔夫在英国现代文学中的地位,使其成为最有影响力的现代作家之一。《达罗卫夫
通信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手机成为大学生日常用品。学者们认为移动学习应成为新型语言教学辅助手段。词汇是英语的重要部分,而我国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现状不容乐观。本文探索基
本文是对极短作文(extremely short stories)在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方面的探索研究。 文本的意义是作者和读者共同赋予的;为了使文本有意义,作者的写作和读者的阅读是分不开的。
随着身份政治的兴起,形象学研究开始从“对他者文化的阐释”转向“对自我文化的确认”,文化身份也成为形象学研究的重点。中国形象是形象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近现代时期,有
通过《安慰者》的写作,穆里尔·斯帕克完成了她痛苦的皈依天主教的过程,并找到了自己的小说创作方法。从那以后,天主教成了斯帕克人生的指南针,并且斯帕克也开始了持续将近半个世
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中也强调要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基础知识,培养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初步形成‘职场英语’的应
介绍了建设工程设计阶段 ,招投标阶段、工程价款结算阶段、竣工决算阶段审计时常见的问题 ,从建筑单位、施工单位及社会环境等方面分析了问题发生的原因 ,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相
阐述了市政重点工程竣工资料编制应包括的具体内容,指出其编写必须与工程建设同步进行。论述了竣工资料rn的编制水平是衡量施工单位管理水平的尺度,其编制健全了档案制度,提高
1964年,奈达提出了“动态对等”,后为排除歧义并强调“功能”的概念,又将其改为“功能对等”。功能对等理论的提出对西方翻译界产生了很大影响。该理论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引入国
自莱考夫与约翰逊(1980)《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之后,学术界掀起一阵对隐喻研究的狂热。当代隐喻理论将隐喻看作是思想的根源,是人类进行认知、思考、行动以及发展语言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