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加坡美术中的“南洋风格”(1937-1965年)

来源 :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liang6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将通过对“南洋风格”绘画(Nanyang Style)的历史语境、形式构建、精神诉求等现实概况进行探索,研究其形式语言与哲学观点对新加坡美术发展的影响。本文将以理性及多元视角对“南洋风格”绘画的孕育、发展、构建的不同阶段(1937—1965年)进行剖析,对其代表艺术家钟泗滨(Chong SooPieng)、陈文希(Chen Wen His)、陈宗瑞(Chen Chong Swee)、刘抗(Liu Kang)的绘画创作历程进行个案考察及研究,揭示上世纪30年代中国思潮汹涌的抗战背景中所激起的一股爱国情结,其精神思想孕育了早期南洋华侨的中华情结,从而形成“南洋文艺”的发展,构建“南洋风格”探索的精神基石。在1937—1965年期间,东西方艺术进行多层次的对抗与磨合,在交流与对话中,“南洋风格”绘画的研究与探索,将带动对新加坡现代美术精神思想的认知与反思。  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正是基于上世纪30年代中国文艺思潮对南洋美术的影响,探索处于局势变化莫测的南洋社会,其敏感的宗教及种族课题对新加坡文化及美术发展的挑战与机遇。“南洋风格”绘画在多元民族、文化、宗教的元素中,孕育其独特的本质,其形式构建及精神诉求形成了多元性的南洋特色。本文将尝试对南洋艺术家及作品进行客观性的剖析,并对其影响做出全方位的公允评价。  第一章以“南洋风格”绘画发展阐述理想与现实的新加坡,讨论在环球化与地域环境中民族精神的探索及本土意识的诉求;第二章以“南洋风格”绘画形式语言的发展,探索钟泗滨抽象绘画元素与传统形式的糅合,阐述个体表现与实践精神;第三章以陈宗瑞的精神探索历程与形式,解读南洋美术的历史境遇与社会价值;第四章以艺术自觉与形式建设,剖析陈文希在传统与现代绘画实践形态探索“南洋风格”绘画的题材与内容;第五章以形式构建的理想与现实体验,诠释刘抗于“南洋风格”绘画的现代表现形式与东方意识剖析;结语以“南洋风格”绘画的发展与延续,探讨新加坡美术的困惑与机遇,深入分析“南洋风格”绘画在南洋地域所具有的独特面貌,其形式构建及哲学思想在新加坡独立建国后逐渐形成美术发展的重要框架,并在演进中面对机遇与挑战。  本文以五个章节诠释20世纪初南洋现代美术发展过程中所面对的挑战与机遇,此历史语境建立起对“南洋风格”绘画的讨论与对早期南洋现代美术发展的认知。通过探索20世纪新加坡现代美术发展中的“南洋风格”绘画,进一步探讨早期东西方艺术及以“南洋风格”为代表的南洋美术之间的关系。最终的目的是在认识现代新加坡美术深层含义的基础上,探索“南洋风格”绘画在现代美术中的独特性与定位。
其他文献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我国建筑行业迈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房建工程项目的数量也随之逐年递增,为了能够保障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对房建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
影视作为视听艺术,是由光影色彩与声音共同构建的。影视声音是一门涉及到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的边缘学科,也是与物理学、生理学、心理学、美学、传播学等领域相关的、具有自身学
本文试图贯通古典美学与现代美学,融合中国美学与西方美学,以揭示现代艺术中情色绘画的文化学意义。阐述了艺术表现中“情色”与“色情”的联系与区别,以现代艺术中带有“情色
美剧在世界范围内的流行和广泛传播已成为一种令人深思的文化现象。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美剧播出所引发的各种热点话题和世界性的文化潮流,都是不能被忽视的。当前,业内研究美
泥泥狗是河南淮阳太昊陵“人祖庙会”上泥制玩具的总称。人们来到太昊陵是为了祭祀人祖伏羲和女娲,以求子纳福。庙会上有古时保留至今的“拴娃娃”、摸“子孙窑”和“担经挑”
随着工业现代化的大力发展,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但是产生的废水越来越多,特别是石油工业所产生的废水,它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文章重点就石油工业废
随着电视的发展,电视讲坛类节目作为一种新的节目形态在荧屏上发展的越来越多。电视讲坛的呱呱落地是在1999年。当时湖南经济电视台播出余秋雨的演讲“走向21世纪的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