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ltural Misreading in Literary Translation--A Case Study of Cultural Misreading in Two English Vers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yhtstchhgx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学翻译中的文化误读现象尚未被系统地讨论过,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由于学术领域对此研究的匮乏,二是文学翻译的边缘地位.本文通过分析文学翻译中文化误读的主客观原因,指出文化误读的可能性和必然性。词汇、文化空缺和文学翻译者的主观性对文化误读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从根本意义上来说,对文化误读的研究是为了使文学翻译工作者在实际翻译过程中尽可能避免文化误读的消极作用。
  文化差异对翻译有重大影响,大多数有关问题都涉及文化的核心:不同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包括宗教、相关联的称谓和亲属关系,等等。中西方在这些方面有着明显的不同之处。与此同时,文化的差异导致了在翻译过程中会出现词汇和文化的空缺现象,并且成为文化误读的客观原因。虽然文学翻译工作者的主观性长期以来得不到重视甚至被否定,但读者反应论、接受美学和阐释学等理论为翻译实践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去重新审视翻译工作者在文学翻译中的主观性问题。翻译的过程即是阅读的过程,译者在文学翻译过程中起着必不可少的作用。笔者认为,毫无疑问,译者在翻译文本过程中必然留下译者本身的主观性烙印,这也就可能造成文化误读。
  本文以曹雪芹著《红楼梦》的两个英文译本A Dream of Red Mansions与TheStory of the Stone中的几个方面的文化误读为例,进一步分析论证以上观点。通过分析,本文认为:由于主客观各种复杂原因,文化误读是文学翻译的普遍现象;译者,作为文学翻译的主体,其主观性在文化误读中的作用不容忽视。笔者希望本文能为文学翻译工作者在具体的翻译实践中提供一些帮助,能考虑到引起文化误读的主客观因素,有可能的话在文学翻译实践中尽量减少文化误读。
其他文献
斯拉沃热·齐泽克是国际上著名的学者,一方面,他继承了黑格尔的德国古典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拉康精神分析等学说。另一方面,他又对当今的文化现象、大众文化、政治现象及宗教感兴趣。齐泽克花了大量的笔墨谈论电影,他注意到电影中有他秉持的哲学智慧,即黑格尔辩证法与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相结合的哲学体系。他以该理论作为哲学根基,以此构筑其电影理论。通过对电影理论的重塑,齐泽克回应了后理论者们的诘难并发掘了哲学的活
学位
19世纪末20世纪初,全国各地报刊纷纷建立,报刊上所刊载的辞赋作品的逐渐增多,将有助于现代学者思考探讨辞赋如何在近代发生突变,如何反映社会生活,如何由雅入俗等等。  赋这个非诗非文、亦诗亦文的特殊文体,从形成到成熟到嬗变,再到最后的衰落已经历经两千多年,在现代思潮和西方新思想的夹击下,其浮华的形式遭到现代学者的冷落已是必然的趋势。然而作为中国特有的古老文体,它的演进与兴变并不会因为时代的发展而戛然
李长之在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是一位个性鲜明的文学理论家、批评家,也是当时少数职业批评家之一。他一方面浸染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一方面又深受西方哲学、美学思想的影响,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倡导“感情的批评主义”,从而构建了独具特色的文学批评理论体系,即兼容理性的情感批评。“情感”是李长之文学批评理论及实践中的高频词,李长之将情感体验视为批评信仰,将情感作为文学批评的核心,“情感批评”是他树立的一种文学批
学位
当前,全球生态环境形势愈发严峻,环境污染已经对人类生存和文明的进步产生了严重影响,改善生态环境刻不容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用生态的眼光审视世界,致力于研究语言与环境关系的学科,生态语言学逐渐兴起。鉴于人类能够通过语言反映现实,建构世界,生态语言学家Arran Stibbe根据话语所表达的识构,将话语分为了破坏性话语、中性话语和有益性话语,并提出要揭露和抵制破坏性话语,鼓励和宣传有益性话语,将中性话语
学位
赫伯特?阿普特克(Herbert Aptheker)是20世纪美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强调历史研究为现实斗争服务,服务于现实是他的历史研究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鉴于阿普特克在二十世纪美国非裔文学中的地位,本论文选取其代表作《美国黑奴的起义》,《美国人民史(第一卷)殖民地时期》和《美国内战》,以此窥探出阿普特克的写作伦理。对于阿普特克作品的分析和对比,不仅有利于更好地认识作家的创作意图和实际成就,
学位
索尔?贝娄是二十世纪美国文坛一位十分重要的犹太裔作家。他的一生获得了包括诺贝尔文学奖在内的诸多奖项。他的作品一方面充满着极大的人文关怀,同时作为一名犹太人,他的作品不可避免地受到犹太传统文化的影响。然而他的一部分作品特别是中短篇小说却很少被研究,本文将文学伦理学和犹太文化相结合,分析贝娄中短篇小说中蕴含着的深刻的犹太伦理,希望对相对薄弱的贝娄中短篇小说研究做出一些贡献,拓展贝娄小说的研究领域。  
近年来,高等教育国际化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中外高校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密切。高校也日益成为多元文化碰撞的重要场所。因此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成为当今大学生的重要课题,这关系到庞大数量的留学生以及访问学者是否能顺利的在国外学习和生活。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利用作者赴美半年的访学经历,对中国在美国西俄勒冈大学的36名访问学者和84名留学生的跨文化能力进行了研究并且探讨影响他们跨文化能力的原因并提出意见。  在
学位
英语是一门词汇形态变化极其丰富的语言,通常一个词缀的增减就可以改变单词的词性或词义。在众多词缀中,-er和-ee因其常见性为人熟知,它们的派生词常常成对出现,如employer和employee,payer和payee等,因此常被视为反义词缀。很多中外学者从形态特征、句法结构、语义指向等角度,对它们进行了大量的探析。但多数研究者没有对-er和-ee进行对比,而且对词汇内部形义互动的研究比较鲜见。G
学位
杭州的城市之美自古就有记载。改革开放后,杭州市政府先后提出“天堂硅谷”、“爱情之都”、“中国茶都”、“品质之城”等杭州城市身份名片。近年来,杭州市政府的“十三五”规划中,提出要把杭州打造成为一个文化韵味浓郁的“书香城市”。作为G20峰会和2022年第19届亚运会的主办城市,杭州这座城市的知名度正在不断提升,被誉为“人间天堂”的杭州正在以强劲的经济实力与活力,朝着国际化的“书香之城”迈进。在这种社会
学位
《三字经》是中国传统的启蒙教材。它文字内涵丰富,典故琳琅,不仅是一部儿童启蒙书籍,也是众多西方学者开始接触中国的起点。通过翻译《三字经》,西方学者将中国的历史、思想、文化翻译传播到西方国家,让更多西方国家的人了解这个在他们看来神秘的东方国度。自19世纪以来,陆续出现了不少英译本。1989年《三字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为儿童道德教育丛书之一,之后更是掀起了一股《三字经》的翻译热潮。  本论文从跨文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