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区情景培养高中生物理模型构建能力的教学研究 ——以湘西地区为例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hnwangjoh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理课程注重模型构建,模型构建应当结合在现实的情景中来培养,从而使学生能够在学习到知识的同时了解到生活处处是物理,进而解释周围环境的物理现象及情景,做到学有所用。物理知识多数源于生活实际,结合湘西地区的特有民族区域情景来融入到教学设计环节中,这不但体现物理学科的现实情景构建物理模型的特点,也给学生展示物理情景能够活学活用的这一鲜活例子。结合湘西地区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场景组织教学内容能够提高和增强所教学生的听课效率,增加所教学生对于物理这门学科的兴趣,培养所教学生能够结合自己所学的物理知识来分析和解释实际的生活事件和现象的能力,有助于学生了解生活,发现生活的美。笔者对教师以及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对教师进行访谈,并结合文献资料,分析出课堂教学情景的研究并不是一个新兴的领域,但是在物理学科内容研究较少,特别对于我们湘西地区来说,以目前的这种情况来看,物理教师很少涉猎以湘西地区的民族区域特色的情景来设置物理情景和构建物理模型。笔者通过湘西地区教师结合地区的民族区域特色情景来融入课堂,从而培养学生的物理模型构建。笔者在此教学实践过程中取得的教学效果中发现,结合湘西地区的民族特色来培养学生物理模型构建能力的教学设计存在的巨大价值。笔者以高中阶段的物理概念课教学为基础采取不同种角度,不同种形式来结合湘西地区的民族区域特色创设多种现实情景融入教学设计,在力学、电学、光学、热学等概念教学中进行了教学设计实践,从中做到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学习物理的同时能够更加深刻领会物理概念。笔者在实践教学部分通过学生自主的实地考察探究,搜集整理并汇总,让学生能够亲身体会,融入到湘西地区民族区域环境中参与研究,感受自然之美、以及人类的创造力。在实践探究中,笔者让学生在探究中能够体会到物理学知识与我们的生活相联系,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探究的意识,增强学生自身的探究能力。笔者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主要结合湘西地区的民族区域特色设置物理情景内容来组题进行练习,让学生做到在教学中充分与老师进行互动,做到让学生在练习中能够主动高效掌握物理知识,并且具备对知识的实际应用和迁移能力。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和访谈可以发现,模型所构建的课堂情景中创设的问题能够充分体现出来,并且能够使得学生更自然地融入到课堂,并联系到实际的情景来建立基本的物理模型。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对于模型建立的能力,符合学生的心理认识,帮助我们的学生更好地构建一个符合我们所学物理知识的基本物理模型,可以激发和培养我们的学生对于物理的兴趣,取得更好的效果。长期地进行结合湘西地区的民族特色来培养学生物理模型构建能力为主要基础的一种教学模式,可以更加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物理模型建构的能力,以至于使得学生们具备了更完善的物理思维和核心素养,进而培训和锻炼他们的综合应用能力。
其他文献
高中物理是高中学习中的重要科目,但由于其概念极其抽象,将极大程度提升学习难度,其中摩擦力这一概念作为高中知识概念中的重要章节,具有研究意义。摩擦力概念的学习尤其能培养逻辑思维和科学精神,但由于此概念在高中和初中的学习理念出现断层,所以格外考验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能力。信息技术的发展在丰富课堂的同时,也带给我们高中教师一些思考。新出现的一些教学模式,比如翻转课堂、慕课、同课异构等,是否真正实用
2020年,遵义市教育局将物理实验操作技能作为期末考试、中考的考查内容,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突出基础性、启蒙性、发展性教育。在新的考查模式下,通过对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基本技能进行实验的考查,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过程与方法;增强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促进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开展;培养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然而现在遵义物理教
物理概念,是一类物理现象的高度概括,是物理知识的核心,高中物理概念较为抽象,逻辑严谨,概念教学成为高中物理教学的重难点。在科学概念的学习前后,学生头脑中会形成不正确的与科学概念相悖的迷思概念,这些迷思概念普遍存在,极大的影响了学生物理学习的有效性,阻碍学生科学观念的形成。动力学研究物体的运动和力,是高中物理的基石,牛顿运动定律是动力学的核心,也是学生容易迷思的难点,因此,本研探查高中生牛顿三大定律
物理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学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需要在日常物理实验教学中渗透对学生的科学探究教育,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物理概念、更加牢固地掌握物理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交流沟通能力以及处理突发状况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基于这样的考虑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而物理实验教学作为物理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发挥重要的作用。[1]通过物理实验教学,能使学生更容易学习物理知识、理解物理现象、掌握物理规律。在教学中运用实验手段处理物理问题,能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态度和不断探索的精神,更好地体现物理学科本质,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教育信息化和技术化不断深入日常教学中。在2019版的《普通高中物
物理学是一门精密的实验科学,物理实验是形成物理理论的基础,为物理规律的建立提供了科学依据。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的有效方法,也是提升物理科学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同时通过物理实验培养学生实验的操作能力和探究能力本就是中学物理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目标,所以物理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常的物理教学中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但是在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着诸多困难,一方面当前大多普通
电化学知识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点之一,是高考必考的内容。部分化学基础较为薄弱的同学,学习化学能与电能时,难理解原电池原理,成为一大难点,此后的电化学基础的学习则难度更大。基于这种现象,笔者针对高三年级的学生,做了一次电化学知识的测试,发现最为普遍的问题是电极方程式的书写,然而很多题目恰是根据电极方程式衍生而来。对此笔者又开展了学生访谈,总结了同学在这方面学习中的具体困难,主要体现为配平困难。由于通常
在以往的中学教育中一直存在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分离的状态,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的学科教育只注重知识教育而忽略对学生开展人文精神教育。物理作为一个理工类学科本身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而广大的物理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却缺乏对人文精神的渗透,导致物理教学效果不理想。物理作为一个理工学科,其主要是传授科学知识,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对科学功能、科学价值进行强调,而忽略科学精神的人文价值就很难起到良好教学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时教育理念、方式、过程的变革也悄然进行。一方面生产力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促使不断的寻求高效率,碎片化时间的利用越来越有价值;另一方面学生学习的方式和场所,不再局限于课堂上的传授,而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学习的场所和方式更加的灵活。另外传统讲授式的教学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参与度低,被动接受知识。课堂形式单一,容易造成学生疲惫,课堂上没有听懂,课后难以补充,造成
进入21世纪后,教育改革的浪潮将问题解决的能力推向了更高的地位,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计划都将问题解决能力作为重要的能力。教育评价是教育改革的导向内容,越来越多的国家强调了对问题解决能力的考查,多项国际科学评估项目也将问题解决纳入了对科学素养的评价中。科学推理是一种高阶思维能力,是问题解决水平的重要体现。对于科学推理能力是如何参与到解决物理问题中的,科学推理能力的发展是否对学生解决物理问题有影响,有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