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非洲与中国的贸易实证研究——以喀麦隆为例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56年非洲国家与中国的建交以来,中非双边贸易迅速发展。然而,中国在中部非洲的存在考虑到多样性的观点,中非关系的多层面,尤其是中非关系,对中国实体目标。中国和中部非洲国家的统计数据都表明,两者之间的贸易量到现在以指数速度增长。尽管中非国家的统计数据不全,但需要指出的是,中国是中非国家的第一个大贸易伙伴。  本文利用重力模型,分析了喀麦隆与中国双边贸易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来维持和促进中非国家与中国的国际贸易。  根据2005-2014年中非贸易的中国进出口数据和1995-2014年喀麦隆与中国的进出口数据,本文利用图表,表格和引力模型理论对双边贸易额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中非贸易中中国的进口量正在逐步增加,并大于出口量。这表明无论是进口还是出口对双方贸易都很重要。此外,根据本文的例子,通过比较中喀关系对进出口的贸易依赖和中喀关系贸易失衡发现喀麦隆对中国的依赖率很高,可以看出中非与中国贸易的重要性。综上所述,从比较优势分析的理论可以看出,对双方都有好处。  在实证分析中,通过重力模型对喀麦隆和中国双边贸易进行研究发现:  影响喀麦隆贸易总量的因素是喀麦隆的国内生产总值,两国国内产品差额的绝对值,两国的开放程度贸易和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影响喀麦隆向中国出口的因素包括喀麦隆国内生产总值,两国国内生产总值差额的绝对值,两国贸易的开放程度,和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尽管比例有所不同,但两者的影响因素大致相同,即喀麦隆的国内生产总值,两国国内产品差额的绝对值,开放程度两国贸易,以及人民币兑美元汇率。  结果显示喀麦隆 GDP影响喀麦隆的进出口总量,中国从喀麦隆的进口商品以及喀麦隆对中国的出口商品,这与理论预测一致。然而结果显示中国的GDP对喀麦隆的进出口总量,中国从喀麦隆进口的产品和喀麦隆对中国的出口没有影响,这与理论预测不一致。当然,中国的GDP仍然高于喀麦隆的GDP。  两国之间的距离并不影响贸易,进口和出口的最终模式。在本文的模型中,在估计方程中并没有距离这个因素,因为距离并不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所以难以研究其对贸易的影响。此外,模型纳入了许多其它变量,其中某些变量也可以替代距离对贸易的影响。除了距离之外还有许多其他因素影响运输成本。  喀麦隆对喀麦隆和中国之间双边贸易的高开放度不仅反映了这两个实体之间的高度贸易流动,还反映了中国和中非之间的高度贸易流动。  喀麦隆的人口对贸易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结果显示,喀麦隆人口的增加将导致喀麦隆的贸易总量和对中国的出口总额增加,反之亦然。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波动影响这两个国家之间的贸易。此外,相关国家是否是世贸组织的成员国不影响贸易。  同时本文提出了一别促进中国与中非地区间贸易的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二十一世纪以来,全球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随着产业链的不断发展,延伸。产品的生命周期在不断缩短,专业化程度要求越来越高,客户的需求也在不断的提高,这对企业的制造技术和生产管理
据粗略的统计,我国大股东资金占用的实际额度达到了千亿元左右。近十年来上市公司通过上市的融资总额也仅仅为一万亿元,这就说明,上市公司有接近10%的资金就此“消失”,大股东资金
最近读到毛主席著作中的一段话,使我产生许多联想。在1941年4月《农村调查》的“跋”中,毛泽东面对当时党的政策的情况,说了如下一段话: 严肃地坚决地保持共产党员的共产主
目的 评价肠内外营养支持的质量改进措施在降低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
期刊
渠道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竞争力,能否开发出稳定、高效的渠道也就成为支撑企业持续高效运作、实现战略目标的关键所在。渠道开发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渠道开发人员的工作效率,而
未来3年是中国联通战略转型的关键时期,传媒等新兴转型业务成为拉动增值产品收入的主要增长点,传统的电信营销模式已不能跟上企业的业务与服务转型发展,因此,探索出新的营销商业模式成为目前首要的课题。然而,完举成这一重大举措,需要突破传统市场定位,深度挖掘企业、个人客户的信息服务需求,并通过业务、终端的融合创新,为客户提供简单、便捷、个性化的信息体验,才能不断提升客户价值,创造出行之有效的营销策略。本论文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市场参与者对上市公司治理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公司治理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是我国上市公司中最主要的力量。央企控股上市公司
新近,《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在全国发行了,这是全党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一件大事,党中央及时作出决定,号召各级干部和群众要认真学习和运用。《邓选》第三卷,集中反映了十一届
党建工作责任制是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具体体现,是确保党建工作常抓不懈、取得实效的有力保证,是从制度机制层面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各项目标任务落实的重要举措。基于此点,本文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