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区域岩画的图像造型及文化寓意

被引量 : 21次 | 上传用户:wyan12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蒙古区域的岩画遗存有万幅以上,目前对于岩画的研究大多以发掘为主。但是如何阐释岩画画面中动物图像与人像之间的关系,岩画遗存的年代几乎不可考证,而蒙古高原上又存在过太多的族群,那一个族群与岩画遗存之间的关系最密切,同时,寻找哪一种途径进行阐述更加符合岩画图像本身的相关情境?因此,在本论文中尝试直接面对岩画图像本身,依据大量岩画图像的对比,通过岩画图像的刻画技巧、画面构图、艺术风格来阐释岩画图像所隐含的文化寓意,以及这些文化寓意对于蒙古族精神文化的影响。运用内蒙古区域相关的考古学材料将岩画放置在一个相对合理的情境中,在史料及民族传统传说1(有关起源、祖先等传说)中寻找岩画图像本身的文化寓意,并做出相对合理的阐释。同时,依据岩画图像本身的情境相关性给予岩画图像不同的排列、分类,探讨在岩画中动物图像与人像之间的各种关系转变,并依据岩画中动物图像与人像在画面中不同关系的转变,将内蒙古区域岩画遗存动物图像与人像之间的崇拜、融合、控制的关系展示出来,并尝试在这些关系中寻找岩画遗存的传播、延续等内涵。只希望通过本论文使内蒙古区域岩画的研究有一种新的视野,能够走得更远。在本论文的序言中,介绍了目前国内对于岩画遗存的研究现状,以及在目前的研究现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学者大多以现代视角探讨岩画的遗存,并未将内蒙古区域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的整体考古文化与岩画图像很好的结合,忽视了岩画本身的情境相关性。因此,在序言中表达了本论文希望透过考古学、人类学、艺术学以及艺术人类学的方法去探讨岩画图像本身,并达到本论文研究的目的。论文第一章的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主要是将内蒙古区域岩画遗存之所以存在于这一区域的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进行阐述,包括内蒙古区域从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自然地理、社会人文等环境发生了怎样巨大的变化,而这种变化通过自然地理环境、考古文化及各类史料资料中所描述的情况展开。同时,就岩画遗存集中发现区本身所处的自然环境及分布特征进行详细阐述,将内蒙古区域岩画遗存存在的各类环境状态展现出来。本论文从第二章到第五章开始直接就岩画图像本身进行研究,首先是动物图像,内蒙古区域岩画中出现频率最多的动物是羊、马和鹿,而动物图像的研究中,依据图像使用的不同石器刻画的情况不同,将动物排序为鹿、马和羊,并通过图像本身的刻画技巧、画面构图、艺术风格进行阐述。其次是人面像,人面像作为一种媒介是沟通人与动物、人与自然万物、天体星辰的,而在内蒙古区域人面像最集中的区域是红山区域及曼德拉区域,而在本论文中选择了红山区域人面像进行研究,因为红山区域在考古文化材料中更详实且有连贯性,而红山人面像本身涵盖的文化内涵序列比较明显。再次是人像,人像相对于动物图像及人面像年代偏晚,尤其是骑者的出现证明马已经被驯服且成为坐骑,表明此时已进入公元前2000年之后。最后是动物图像与人像的组合图像,这类图像更多的是狩猎、围猎及放牧图像,表明在新石器晚期内蒙古社会的经济形态已经逐渐转为畜牧阶段,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已经由人对于动物的依赖、融合转为主动的控制动物方了。而各种不同的岩画图像同样通过其刻画技巧、画面构图、图像风格进行阐述,为图像所反映的文化寓意做好铺垫。第六章是前四章各类不同岩画图像的文化寓意展现,在本论文中对于文化寓意的阐述并未借用比较深奥的理论体系,而是就岩画图像本身来论述其不同图像所反映的不同文化寓意。试图在史料极少的情况下,运用考古发掘材料等尝试对于文化寓意进行阐释,在本章中虽然不免使用现有蒙古史材料,但力图不完全以现代人的眼光去看待岩画图像本身的文化寓意。首先,动物图像的文化寓意更多将岩画图像中动物所表现出的由个体到形成群体、群落等一系列生态系统的演化,在这种演化中,动物在岩画中扮演多重角色,以及动物在岩画中多重角色所表现的种群关系对于草原民族生存的意义。其次,人面像的文化寓意更多的表现人面像为何能够作为沟通人与自然万物的媒介存在。这种原始宗教信仰在内蒙古草原民族区域,是如何充当这一媒介的,对于内蒙古草原民族宗教内涵的意义为何。最后,人像和动物图像与人像组合的文化寓意将伴随着草原环境的变化以及人与动物之间关系的变化,而产生的在草原上各种人与动物之间的故事。第七章是探讨岩画图像的文化寓意所反映的蒙古族精神内涵,并以岩画中马形象为例进行阐述,马,在岩画图像中是一直存在的物种,人们在早期对于马的崇拜到之后马被驯服成为坐骑的过程在岩画中都有所反映,在岩画的大部分画面中也都会有马形象出现。同时,在草原民族长期与马的接触中,到蒙古族形成阶段,马已经是人们最亲密的伙伴,马文化已经成为蒙古人的主要民族文化了,因此本章对于马的艺术特征、马在蒙古族文化中的作用等等进行叙述,将马形象对于蒙古族文化精神内涵、族群意识等作用进行阐述。最后的结语部分,不仅仅是本论文所书写内容的结论部分,经过对大量岩画图像的整理、研究,本作者尝试对于岩画图像的大致年代进行分类,以及内蒙古区域岩画之间的延续及传播关系进行了探讨,将自己的拙见展示出来供大家参
其他文献
对采用阻燃增塑剂、无机阻燃剂等阻燃技术生产的透明和耐温的阻燃PVC电缆料的配方及其在双螺杆挤出机上的挤出造粒工艺进行了研究 ,并加工出具有良好机械性能、电性能和阻燃
文章分析了电子式互感器的标准、定义、结构、性能、试验,并与常规互感器进行了对比,指出电子式互感器具有优良的绝缘性能和暂态特性,可靠性高、体积小、造价低等优点。并对
从的实践法则何以对一切有理性的存在者的意志都具有必然的有效性,毕竟从后者的概念中不能通过分析得出自由的概念。康德对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在于揭示,理性根据包含于其自身
利用新型溶胶一凝胶富勒烯涂层.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法对PVC塑料制品中的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在模拟体液(模拟人体汗液、模拟人体唾液)中的迁移行为进行了研究,对其
饭店业是中国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与国际接轨最早的行业之一。在走过的30余年历程中,以三星级饭店为代表的中档饭店群体,作为饭店业的中流砥柱,为中国的旅游接待业作出了极大
生态社会主义主张重新检讨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实行基层民主,建设生态社会主义社会,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生态社会主义思潮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我国网络新闻的发展及其特点网络的普及、网民的增长、网站的建立使得网络媒体已成为不可忽视的力量。早在1998年5月,在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年会上,互联网被确认为继报纸、
21世纪,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旅游业同石油产业、汽车产业并肩,为世界三大产业之一。我国有很多地区在政府主导下,将旅游业发展为本地区的支柱或先导产业。同时
主要介绍了如何通过测量与地质相结合的技术手段对非法采矿行为进行定位测量及定量测算的技术程序,为造成的矿产资源破坏价值鉴定提供前期的技术数据参考。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际分工的不断加深,各个国家与世界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改革开放30年来,出口导向型的对外贸易战略加速全球制造业向我国转移,使其作为“世界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