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城投企业作为地方政府提供城市公共物品的有力工具,在支持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居民生活水平、促进区域经济平稳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曾以地方政府融资工具为定位的城投企业,尽管其独立经营能力较弱,但由于政府兜底即隐性担保的存在,使得城投企业融资成本与其经营实力相脱节,由此给地方财政的可持续发展埋下危机。随着地方隐性债务防范化解紧迫性的提升和城投企业政府融资功能的剥离,城投企业进入了市场化转型时期。而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投企业作为地方政府提供城市公共物品的有力工具,在支持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居民生活水平、促进区域经济平稳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曾以地方政府融资工具为定位的城投企业,尽管其独立经营能力较弱,但由于政府兜底即隐性担保的存在,使得城投企业融资成本与其经营实力相脱节,由此给地方财政的可持续发展埋下危机。随着地方隐性债务防范化解紧迫性的提升和城投企业政府融资功能的剥离,城投企业进入了市场化转型时期。而作为使用社会资本的直接融资方式,发行城投债券既能减少资金成本,缓解城投企业存量债偿还压力,又能提高企业的市场化程度,改善企业资本结构,因此,提高债券融资占比也是城投企业实现转型的重要途径之一。中央以及地方相继发文要求相关部门抓紧推动城投企业转型,实现市场化融资,扩大债券融资占比。而国资委不仅作为城投企业的主要实际控制人之一,更是肩负着指导城投企业转型升级的重任。在此背景下,本文从实际控制人角度,探讨了国资委控股与非国资委控股城投企业是否在债券融资成本上所有差异,以及国资委控股对城投企业债券融资成本影响的具体路径。本文的主要结论有:(1)国资委控股下的城投企业相较于非国资委控股下城投企业在债券融资成本上有显著的优势。在同一行政区域内,国资委控股下的城投企业与非国资委控股下的城投企业在受政府补助与政府支持等方面并无政策安排上的差异,基于这个事实,国资委控股可能能够作为一个积极信号,提高市场潜在投资者对国资委控股下城投企业债券偿还预期,市场可能倾向于预期国资委控股下的城投企业将更加积极的寻求转型路径,有着更好的未来发展前景。(2)城投企业转型能够向市场释放出两类信号,一类信号是隐性担保预期下降,二类信号是城投企业经营状况改善,前者将提高城投债发行成本为消极信号,后者将降低城投债发行成本为积极信号。基于上述结论,当国资委以间接控股模式控股城投企业并降低股权集中度时,即当事实符合市场潜在投资者预期时,市场愿意对城投企业的转型努力回以积极反馈,愿意维持原有预期甚至加强预期,给予更低的债券融资成本,也就是对于国资委控股下的城投企业,其转型努力向市场释放的积极信号效应大于消极信号效应。(3)城投企业股权集中度作为隐性担保信号,无论是在直接控股还是间接控股模式下,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城投企业的债券融资成本越低。这也就意味着,市场潜在投资者对城投企业转型,尤其是在降国有股权和推进股权多元化方面的努力认可度并不高。对于城投企业,市场更看重的是由政府部门高度持股所带来的政府法定承担责任。(4)当信息不对称程度越高,或者说市场潜在投资者对债券偿还风险预期越高时,“国资委控股”所起到的积极作用越强。随着实际控制人行政级别的降低,国资委控股对城投企业债券融资成本积极影响更加明显,而当实际控股人的行政级别为省级时,市场并不关心实际控制人是否为国资委。在当债券有担保时,市场潜在投资者将降低“国资委控股”在预期中的重要程度,而当债券无担保时,“国资委控制”将作为影响债券风险预期的重要因素。基于上述结论,并结合实际情况,本文提出以下建议:(1)建立“大国资”监管格局,统一并规范出资人职责,避免分散管理和多头管理带来的城投监管盲区和缺位,稳固市场信心;(2)建立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实现国资委多层级间接控股,即发挥去行政化效应对企业治理结构的改善作用,又进一步降低企业的债券融资成本;(3)打好政策组合拳,将扩大国资委控股、推广间接控股与降国有股权相结合,实现产权转型与融资转型的良性互动;(4)提高城投企业转型升级透明度,降低信息不对称,提高市场信心,平滑隐性担保预期下降影响。
其他文献
地方政府间的税收竞争会影响地区资源配置效率以及产业结构调整,进而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规模和质量。本文以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为背景,选取长江经济带附近的四川、云南、贵州、重庆、湖北、湖南、江西、江苏、安徽、上海、浙江等11个省(直辖市)作为研究对象,并且根据学术界对长江经济带的划分,进行上、中、下游分地区研究。通过税收竞争程度以及各个地区间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分析探究税收竞争对长江经济带地区产业同构化的影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支柱。财政体系包括财政政策、政府预算、财政收支等要素,而非税收入作为财政资金的组成部分,通过设立、征收、使用等环节参与国家财政治理,以“非税治理—财政体制—社会经济秩序”的逻辑模式对经济社会产生影响。政府开展非税收入征管,通过确定非税收入项目、制定征收标准、规定征收期限等途径参与收入分配活动,对社会总需求产生影响,从而干预宏观经济运行;与此同时,政府将非税收入资金投入公共管理、基础
为实现共同富裕,令地区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得到解决,中国实施了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制度来缩小地区间的财政差距,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本文使用的数据是2016至2020年中国内地31个省级地区的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决算数。首先,本文设计了两种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的分类口径进行统计。在对现行转移支付制度下的分类进行梳理与讨论后,将重新分类的依据与过程进行了详尽的呈现。口径一按现行转移支付制度分类,口径
作为一个有着从中央到地方有着五级政府(中央-省-市-县-乡)的国家,想要探索各级政府间的关系,不能只注重终于中央与地方政府间关系,还要关注分布更为广泛的省以下政府间。省以下政府财政分配关系关系到改革开放以来财税体制改革的成败。测算并评价各省的省以下各级政府间财力集中度,有利于理顺各级政府间关系。本文从理论文献和实证分析两方面对我国省以下财力集中度进行分析。在对地方政府财力及财力集中度进行明确定义后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依旧存在贫富差距增大的趋势,我国的贫富差距已连续多年高于国际警戒线。贫富差距的增大不仅对经济发展不利更会威胁到社会的稳定发展。无论是哪个国家,贫富差距都是必须关注的问题。在缩小贫富差距方面,各国都有一些相对成熟的做法和经验。其中,慈善捐助作为财富再分配的重要手段受到各国政府的普遍重视。相对来讲,我国慈善捐助的历史起步较晚且缺乏系统的研究,
近年来,我国居民消费增速逐步放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待进一步增加。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过程中,居民消费领域存在众多的堵点和痛点,消费领域存在供需矛盾,阻碍居民释放消费潜力。另一方面也是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的交织叠加,居民消费预期转弱,预防性储蓄增加。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可以通过改善消费预期、缩小收入差距的途径促进居民消费增加,但我国目前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较低、质量较差,制约其发挥
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世界各国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最佳资源,布局对外直接投资,以期抢占空白市场、获得战略资源或寻求技术进步等。随着我国―一带一路‖等政策的持续深化,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也迈向了新台阶,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和存量均稳居世界前三,成为发展中国家中对外直接投资的排头兵。对外直接投资作为企业的战略决策之一,会受到东道国、母国以及企业自身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其中,税负因素作为企业的一
商务部关于非金融企业的安全评估报告显示,近年来,企业的财务安全一直面临较大威胁,安全指数处于下滑趋势,多数企业存在过度盈余管理的现状。盈余管理指的是企业管理层通过对会计利润的调整改变财务报告中盈余信息的行为,所以过度盈余管理会对投资人的判断产生误导,破坏资本市场最优的资源配置路径,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资本市场的平稳运行产生严重不利影响。盈余管理的不利经济影响使得如何抑制企业的过度盈余管理成为当前
2020年9月,我国向世界做出庄严承诺,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国家,我国在承诺碳达峰与碳中和之前,就已陆续实施了许多环境管制政策以实现节能减排,其中一项重要政策便是在2011年12月公布的,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十二个部门联合印发的《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实施方案》(发改环资[2011]2873号,简称“万家企业”政策)。该政策以“2010年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报告《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把“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卫生健康体系更加完善”作为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并且将“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六大目标之一。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对构建完善的医疗卫生系统、实现“十四五”时期经济发展目标有着重要作用。政府提高医疗卫生领域支出的有效性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