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肝叶切除后肝细胞再生相关蛋白筛选和初步分析

来源 :第三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h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肝脏是动物体内最为重要的器官之一,具有代谢、解毒、胆汁分泌、吞噬、防御等生理、生化功能,一旦肝脏功能衰竭,目前尚无有效的替代手段,但是肝脏本身却具有强大的再生能力。自1931年Higgins建立大鼠2/3肝切除(partial hepatectomy,PH)模型以来,肝再生的研究已取得一定的进展。但是大多数的研究尚局限于单个蛋白、基因、单条信号通路上,而肝再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单个蛋白、基因的研究不能完整解释肝再生的机制,这主要是受研究技术的限制。蛋白质组学相关技术的发展成熟,为我们从整体上把握肝再生提供了技术平台。因此我们设计此实验,对肝再生早期肝细胞的蛋白质组改变进行研究,迈出从整体上探索肝再生分子机制的第一步。目的:本实验通过复制大鼠70%肝切除模型,研究肝部分切除早期(0h、6h、24h)肝细胞的蛋白质组学变化,筛选得到与肝细胞增殖相关的蛋白质,通过Internet查找这些蛋白的相关信息,综合分析,从整体上探索肝再生的分子机制,为进一步研究肝再生奠定基础。方法:本实验选择雄性SD大鼠18只(体重190-210g),随机分3组,6h组、24h组和0h组,每组6只大鼠,采用Goss介绍的方法复制大鼠70%肝叶切除模型。6h组在肝叶切除后6h分离肝细胞,24h组在肝叶切除后24h分离肝细胞,0h组为肝部分切除后即刻分离的肝细胞。配制裂解液裂解细胞提取总蛋白,采用经典的双向电泳技术分离总蛋白,质谱兼容的银染方法检测胶上蛋白质,并使用imagermaster 2D software 2002.2胶图分析软件分析三个时相点胶图的差异,再采用MALDI-TOF质谱仪获得术后早期变化明显的蛋白点的肽质量指纹图谱,用Mascot软件在swiss-prot蛋白数据库里对获得的肽质量指纹进行查询和鉴定,并结合Pubmed数据库查阅所得蛋白质的相关文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1.本实验通过比较肝部分切除术后0h、6h、24h的肝细胞蛋白质组的差异,最终筛选得到在此三个时相点变化最明显的42个蛋白质点。根据相关文献将所得蛋白质按功能分类,其中与肝脏代谢有关的蛋白质有9个(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等),与DNA合成、转录以及蛋白质合成相关的蛋白质有11个(Centromere protein S、Centromere protein M、Proteasome subunit beta type 7 precursor等),与调节细胞增殖有关的蛋白质有17个(Histone deacetylase、Amyloid protein-binding protein 1、Developmentally- regulated GTP-binding protein等),其他功能的蛋白质有5个;2.这些蛋白点主要呈现出三种变化规律:持续升高、降低后升高、升高后降低:其中有14个蛋白(Developmentally-regulated GTP-binding protein 2、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3等)表达在6h、24h都高于0h;有13个蛋白(Proteasome subunit beta type 7 precursor、Transmembrane protein 115等)的表达在6h降低而24h又增强;有7个蛋白表达在6h增强而24h又减弱。结论:1.参与调节细胞增殖的蛋白质如淀粉样蛋白结合蛋白、Developmentally-regulated GTP-binding protein,DRG等是变化最明显的一类蛋白,表现为术后表达的持续升高,可能通过各自的信号通路直接调节肝再生。2.参与肝细胞DNA转录、复制的蛋白质术后呈现明显的波动,一部分表现为先高后低,如Centromere protein,一部分表现为先低后高,如Histone deacetylase,提示这类蛋白在肝脏损伤后修复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功能。3.参与肝脏脂代谢的蛋白在术后变化明显,表现为不同的表达方式,提示这类蛋白在肝再生的过程中有复杂的功能。本实验对肝部分切除后0h、6h、24h三个时相点的肝细胞蛋白组表达差异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但由于研究时间有限等原因,未能进行相关蛋白表达的免疫学验证和基因表达的检测,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将继续完成这部分研究,从而从整体上进一部探索肝再生的分子机制。
其他文献
我院整形外科于2006年3月至2009年3月间收治了15例利用两个及以上扩张器来修复切除巨痣和较大面积瘢痕后形成的皮肤缺损的患者,通过对该组患者治疗过程和修复结果的深入研究,
目的:对于脊柱手术的病人,术中行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复合控制性降压,相比于不采取任何相对应的措施,对机体凝血功能及降压效果的影响是否一样。方法:采用随机、单盲研究设计,
<正>赣州市文清实验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民办学校,创办至今已17年。学校在"爱创造幸福人生"的理念指导下,积极推行"幸福教育"的实践与探索,构建了"1344"幸福教育综合改革实
目的:探讨PGI2/TxA2受体(IP/TP)与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在肝脏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cal reperfusion injury,IRI)中的机制及相互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
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体外培养大鼠椎间盘细胞及基质代谢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椎间盘细胞培养体系,体外单层培养大鼠椎间盘细胞,取生长良好的第2代细胞实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计算机信息技术迅速发展,极大提升了数据库设计水平。SQL数据库设计过程中,为了满足实际生产需求,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不断优化信息管理系
第一部分双血管蒂胸部扩张皮瓣修复面颈部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面颈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是烧伤后常见的畸形,严重影响外观和功能。其修复方法较多,修复不仅要改善外观,同时要考虑
<正>通过反应加工控制影响聚丙烯降解的因素,中科院化学所制备了精确控制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的聚丙烯树脂,用于研发新型高性能聚丙烯纤维及合金化丙纶纤维,主要分子结构参数
会议
目的:通过用DNA甲基化抑制剂5-氮杂脱氧胞苷诱导乳兔软骨细胞凋亡,探讨DNA低甲基化在骨关节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第一代乳兔软骨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5-氮杂脱氧胞苷处理
目的:通过对正常青壮年人胸腰椎进行分区测定其不同区域的骨密度及骨量,分析正常青壮年人胸腰椎区域性骨密度(BMD)的差异及其临床意义。背景:通过对本院骨科2003年12月~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