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肠外营养液的稳定性研究和处方分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rened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考察新生儿肠外营养液的稳定性,对临床新生儿肠外营养液处方进行调查分析。方法:1.本试验所用的新生儿肠外营养液处方为临床的常用处方,其组成如下:50%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C6~24)、小儿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Ⅰ)、注射用水溶性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注射液Ⅱ、10%氯化钠注射液、10%氯化钾注射液、25%硫酸镁注射液、葡萄糖酸钙注射液。2.在净化工作台下调配试验所需的全部新生儿肠外营养液,其操作过程均在无菌环境下进行。3.肠外营养液稳定性考察的时间点分别为0、12、24 h,每个时间点平行取样3次。4.考察两种脂肪乳注射液在新生儿肠外营养液中的稳定性,为后续试验提供参考。5.考察电解质、氨基酸、温度、p H值、调配顺序和葡萄糖的最终浓度等不同因素对新生儿肠外营养液的稳定性影响。6.新生儿肠外营养液稳定性的考察指标主要包括外观考察、p H测定、不溶性微粒测定、脂肪乳粒径大小和粒度分布等。7.收集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4年1-6月的新生儿肠外营养液处方,并对其进行统计处理。8.试验数据用SPSS 19.0软件处理,结果以平均数±标准差(c±s)表示,以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两种脂肪乳注射液在新生儿肠外营养液中的稳定性试验发现:加入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C6~24)的新生儿肠外营养液的稳定性比加入脂肪乳注射液(C14~24)的新生儿肠外营养液的稳定性较好。2.电解质对新生儿肠外营养液的稳定性影响试验发现:电解质种类越多,新生儿肠外营养液越不稳定,表现为乳粒粒径增大,不溶性微粒数增多。含有四种电解质的营养液放置12 h和24 h均出现粒径大于5μm的乳粒,占比分别为0.6%和1.5%。3.氨基酸对新生儿肠外营养液的稳定性影响试验发现:氨基酸用量越多,新生儿肠外营养液越稳定,说明氨基酸对营养液中的脂肪乳有保护作用。4.不同温度对新生儿肠外营养液的稳定性影响试验发现:温度越高,新生儿肠外营养液越不稳定,在40℃下放置的营养液于12 h后出现粒径大于5μm的乳粒,占比高达5.3%。5.改变新生儿肠外营养液的调配顺序进行稳定性考察发现:最后才加入氨基酸的新生儿肠外营养液的稳定性较差,表现为乳粒粒径变大、不溶性微粒数增多。6.不同p H对新生儿肠外营养液的稳定性影响试验发现:5.0<p H<6.0的新生儿肠外营养液的稳定性较差,表现为乳粒粒径变大。7.不同葡萄糖的最终浓度的新生儿肠外营养液的稳定性试验发现:新生儿肠外营养液中葡萄糖的最终浓度超过22%时,营养液的稳定性较差。8.本次调查的新生儿肠外营养液处方的液体总量、热卡、热氮比、糖脂比、电解质浓度总体合理,但存在不合理现象,如液体总量、热卡没达到应用指南的要求,镁离子、钙离子浓度超过规定的最高浓度。结论:1.加入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C6~24)的新生儿肠外营养液的稳定性比加入脂肪乳注射液(C14~24)的新生儿肠外营养液的稳定性较好,可优先选用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C6~24)来调配新生儿肠外营养液。2.电解质、氨基酸、温度、p H值、调配顺序和葡萄糖的最终浓度均对新生儿肠外营养液的稳定性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电解质和温度的改变对新生儿肠外营养液稳定性影响较大。3.电解质种类越多或浓度越高,温度越高,新生儿肠外营养液越不稳定;氨基酸用量越多,新生儿肠外营养液越稳定。4.建议医师开处方时既要考虑临床对电解质的需要,又要考虑肠外营养液的稳定性,处方中电解质浓度应在允许范围内,临床确需多种电解质时,可以考虑部分加入肠外营养液中,部分通过其他途径给药。5.为保证新生儿肠外营养液的稳定性,其p H应在6.0~6.5之间。6.建议药师在调配新生儿肠外营养液时,先加入氨基酸进行调配,有利于营养液的稳定性。7.调配好的新生儿肠外营养液应在室温下放置,且应避免在高温下放置,以免新生儿肠外营养液的稳定性受到影响。8.本次调查的新生儿肠外营养液处方总体合理,但存在不合理现象。药师及相关医护人员应关注和进一步规范临床新生儿肠外营养液处方的合理应用。9.为了避免不合理现象的出现,一方面,医师在开处方时,应先对患者进行营养评估,在营养评估的基础上了解患者的营养风险程度及机体器官功能情况,然后计算患者所需的液体量、热卡、电解质、氨基酸、糖、脂肪、微量元素、维生素等的用量和热氮比、糖脂比、电解质浓度,尽量达到合理的个体化配方。另外一方面,药师应对医师的处方进行认真审核,除审核以上指标的合理性外,还应考虑各成分的理化性质、药物相互作用、配伍禁忌及影响新生儿肠外营养液稳定性的因素。
其他文献
新常态将中部地区推到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前沿,中部地区是内陆开放的排头兵、区域联动的突破口、产业转移的关键点。新常态也为中部地区带来了逆势快速增长、推进创新驱动
与西方哲学传统主流相比,中国传统是历史的。因此,对于中国音乐文化知识的理解,显然不能在普遍主义音乐本体论中去观察。而对于中国音乐文化知识习得的主要表现形式音乐课程
“合唱与指挥”课程是高等院校尤其是高等师范类院校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高等师范类院校是培养中小学音乐师资的主要“基地”,其“合唱与指挥”课程教学的质量直接
会议管理是秘书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无论是会前的组织、会中的协调、还是会后的落实,秘书的会议管理水平都直接影响到了会议管理的科学性、和谐性与有效性。本文试图以秘书学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主要内容的课程。它是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重要特征,是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主渠道,是高校
孙中山的夫人宋庆龄在30年代初对蒋介石对日不抵抗,一心剿杀共产党的作法非常不满,她以自己的声望发起各种活动,对蒋予以抵制,以至引起蒋对她的仇恨。沈醉先生的《蒋介石阴谋
会议
延迟退休年龄可以缓解养老金的支付压力,这个观点基本上得到了大多数学者的论证。但是对于延迟退休年龄是否对就业带来压力,特别是关于是否对青年人就业带来负面影响,学术界
21世纪,科技已经逐渐成为国家的第一生产力。科技研发的重要性与日俱增。科研工作的主体是科研人才,科研管理工作的主体是科研管理人员,二者对于科研工作都具有紧密联系。高
高校后勤是中国高等教育事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为高校工作的日常运营提供物质支持和管理保障。高校后勤青年骨干,散布于高校后勤集团的各个部门,是高校后勤事业现在之希
我国高等教育在经历了世纪之交的蓬勃发展后,目前已悄然步入后扩招时代。在这一进程中,整个教育系统乃至社会都受到了深远的影响,并发生着潜在而深刻的变化。本文试图探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