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上海市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研究

来源 :东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gw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数据资料的不断产生、流通、开放、存储,大数据时代已然到来。突发事件出现了新特征和新态势,性质愈加多元、范围愈加扩大、聚集效应愈加明显、社会关切愈加提升,应急处置机遇与挑战并存。上海是我国的超大城市,也是第二批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之一。在大数据时代下,结合上海市应急管理的现状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进行具体的研究,对丰富应急理论和创新社会治理都具有积极作用。本文以突发事件为研究对象、以应急处置为研究重点,将大数据时代与数字时代治理理论结合、突发事件与社会燃烧理论结合、应急处置与利益相关者理论结合,采用文献研究、调查研究、比较研究的方法,分析了上海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现状,探讨了大数据时代下上海应急处置工作面临的难点及其原因。本文通过分析公共安全风险、突发事件特点和应急工作情况,发现上海在应急层次、应急联动、应急资源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效,也因城市脆弱性、数据密集性等因素面临着严峻形势。在进一步访谈了PD区、SJ区和YP区的相关工作人员之后,发现上海市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与日常城市运营共处一个数据平台,应急工作已将大数据手段纳入处置工作,但仍处于起步阶段。由于应急处置系统尚未成熟、政府资金投入尚未均衡、数据技术研发尚未深入、社会参与政策尚未落实等原因,应急处置想要在大数据时代实现的数据公开、数据运行、数据指挥、数据整合都还面临或大或小的难点。为此,本文借鉴了国外一些国家数据应急的典型案例,得出了借助政策、媒体和规范将大数据应用于应急处置的经验启示,思考了完善大数据时代上海市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设想。首先,从前提条件、基本原则和框架建构上提出了顶层设计的构想。其次,从抓住改革契机、培育数字素养、完善数据维护、加强社会参与等多个角度分别提出了提升上海在大数据时代的应急信息管理、先期处置、应急指挥、多方响应对策建议。
  本文除结语外共包括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揭示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简要述评国内外研究现状,梳理研究思路与方法,对研究实地作出说明。第二部分界定大数据时代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相关概念,结合数字时代治理理论、社会燃烧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阐述本研究理论基础和现实基础。第三部分借助文献资料和政策文件,通过实地调研分析上海市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建设现状。第四部分探讨大数据时代下上海市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存在的难点及原因,在分析访谈成果基础上归纳上海应急处置中运用大数据面临的困境和成因。第五部分论述国外基于大数据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经验,得出适用于中国国情和上海市情况的相关经验启示。第六部分从顶层设计和对策建议两个方向对完善大数据时代上海市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进行思考与探索。
其他文献
土地作为人类生存发展和生产活动的源泉与依托,在经济发展和农业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土地质量在生态系统范围内,维持着生物的生产力、促进动植物及人类健康等。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技术标准DD2008-06号文件《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技术要求(施行)》指出,进行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以量化土地质量,实行动态管理,为土地管理和规划提供地球化学依据,为土地可持续利用服务。其中土壤 pH 值、土壤有机碳、氮、
学位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时期,越来越多的农业劳动力从农业部门转移到非农业部门,出现了农业劳动力大量转移的现象,劳动力转移对耕地利用及保护造成了影响,最直接的影响是由于农业劳动力不足导致大量耕地撂荒或者土地利用粗放化,这对耕地保护带来了严重的危害,是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的体现,同时也是一个严峻的经济问题、社会问题。它影响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关系着农村的社会和谐安定和我国的粮食安全,影
高速推进的城市化一方面促进了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提高人民生活与收入水平,但也引发了交通拥堵等一系列城市问题。作为解决“城市病”的重要手段,发源于西方的多中心规划策略被我国大中型城市广泛采纳。多中心结构演变是否达到规划预期、能否通过有效途径识别多中心的结构与功能对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并成为目前学术界的研究热点。  目前,我国多中心研究主要集中在东部及沿海地区的平原城市,而对于西部地区关注较低。
学位
贫困问题是当今世界最受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这里所言的贫困主要指物质生活的相对匮乏,而造成贫困的原因可能是多种的,如疾病、个人就业能力不足、分配机制不公平、生产力不发达等等。习总书记于二零一五年七月在吉林省进行调研时强调,解决好民生问题对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吉林省白城市的农村贫困问题长期阻碍着当地的经济发展,要解决好农业经济发展受阻碍这一民生问题,就要寻求有效的精准扶贫对策以加快发展
学位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农村土地被征用。因此导致了失地农民的数量在不断增加。土地保障了农民的基本生活,是他们获得经济来源的主要方式。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也就意味着失去了基本的经济来源,而且由于失地农民自身素质偏低,劳动技能水平不高,不能较快适应非农业领域的工作等因素,从而陷入就业难的困境,导致部分失地农民得不到基本的社会生活保障。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失地农民的数量
学位
自教育部严格控制小学生的在校时间以来,小学生下午三点半至四点半的放学时间与父母五点半至六点半的下班时间差成为困扰学校和家长的“三点半问题”。2017年2月,教育部颁发《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旨在推动我国课后服务的进展,规范课后服务管理。2018 年 3 月“两会”召开期间,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部长通道”回应了“三点半问题”,小学生课后服务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虽然近年来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进行了八次较大规模的行政体制改革,在此过程中,“市管县”行政体制逐步成为了地方政府普遍的权力配置模式。该体制有力促进了当时经济社会运行发展,对于推进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有重要作用。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市管县”行政体制的弊端逐步显现,破除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势在必行。对此,学术界普遍存在“省直管县”(以下简称“省管县”)和“市直管镇”(以下简称“市管镇”)两种声音。
学位
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的快速发展,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与此同时,由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特别是城市管理体制机制的不健全,使得城市管理中出现了诸多问题,比如城管属地化管理后,出现了职能异化、越权执法等情况。城管执法作为一支为了让城市更美好的队伍,从产生到现在,由于种种原因,形象始终不佳。  笔者从学校毕业迈向社会工作后不久,便通过考试进入了城管执法系统,现已工作5年多,对城管执法
学位
自1986年周庄镇出台古镇保护规划来,周庄古镇发展已历时40多年。40年来,周庄古镇取得了瞩目的成绩,特别是在开发了古镇旅游产业以来,周庄古镇整个面貌包括人的精神状态也发生了翻天地翻的变化。周庄古镇在发展中获得了极大的社会效益、公共效益、经济效益,奠定了“中国第一水乡”的地位,古镇居民参与古镇治理的热情、融合度也在不断加深,古镇居民在周庄古镇发展中普遍实现了增收致富,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随着经济
学位
精准扶贫是我国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举措。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人也不能掉队。相对于过去“漫灌式”粗放扶贫而言,精准扶贫是因地制宜、因人施策的“滴灌式”精准帮扶,注重“造血式”的能力帮扶,而不只是“输血式”的物质帮扶。旨在通过精准识别、精准管理、精准帮扶和精准考核来增强扶贫的精准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从而实现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