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化水凝胶DC-肿瘤膜蛋白疫苗的制备及其抗肿瘤效应研究

来源 :河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uitton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恶性肿瘤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肿瘤的传统治疗方式主要包括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其中手术治疗是实体瘤治疗的首选方案,手术治疗虽能切除大部分肿瘤组织,但不能完全清除残余的肿瘤细胞,易导致肿瘤的复发;放疗和化疗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损伤正常组织和细胞,尤其可导致免疫功能的损伤,降低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力,从而影响到肿瘤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质量。近年来,免疫治疗已成为肿瘤治疗的重要辅助治疗手段,其中肿瘤-DC融合疫苗因其携带完整的肿瘤抗原信息和协同刺激分子,可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抗肿瘤免疫而受到广泛关注。但肿瘤疫苗在应用过程中仍受到一定限制。一方面,肿瘤疫苗的常规递送系统无法满足持续激活机体免疫系统的作用,导致疫苗的免疫原性低下;另一方面,肿瘤微环境(TME)的免疫抑制作用也是影响肿瘤疫苗治疗效果的重要原因,其中TME中的M2型巨噬细胞不仅可促进肿瘤生长,还可分泌抑制性细胞因子抑制T细胞的活化,降低疫苗的免疫激活效率。因此,提高肿瘤疫苗的免疫原性、实现疫苗的长期释放并逆转TME的免疫抑制作用是增强肿瘤疫苗效应、提高机体抗肿瘤免疫效应的关键所在。生物材料作为新兴的载体已广泛应用于肿瘤的治疗。水凝胶由于其含水量高,具有可渗透性及可调节的网络结构,在延长治疗药物的生物活性方面具有诸多优势,适用于多种小分子药物、治疗性蛋白质的控制输送。近年来水凝胶在肿瘤免疫治疗方面的应用也受到广泛关注。基于此,本研究包括以下三部分:1、矿化水凝胶DC-肿瘤膜蛋白疫苗的制备:首先以蚕丝蛋白为材料,构建了酸触发响应释放的Ca CO3矿化的可注射蚕丝蛋白水凝胶,经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流变学测试及元素映射分析证实了该材料的成功合成;检测材料中蛋白的释放情况及Ca CO3的降解性证实了该材料具有酸依赖性释放及长期释药的性能;体内伤口愈合及降解性检测证实了该材料良好的体内安全性。其次,以4T1肿瘤细胞系作为研究对象,与DC细胞进行融合,激光共聚焦实验证实了DC-肿瘤融合细胞的成功构建,提取DC-肿瘤融合细胞膜蛋白,并通过SDS-PAGE检测证实细胞融合后有新蛋白的表达;以该融合膜蛋白作为肿瘤抗原成功构建了矿化水凝胶DC-肿瘤膜蛋白疫苗体系。2、矿化水凝胶DC-肿瘤膜蛋白疫苗的体外抗肿瘤实验: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了该疫苗对CD8+T细胞的直接及间接激活作用;通过ELISA检测IL-12、TNF-α的分泌证实了该疫苗可促进DC细胞的成熟;MTT实验检测了该疫苗活化的CD8+T细胞对4T1肿瘤细胞的特异性杀伤作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及ELISA检测TNF-α、IL-12 p70的分泌证实了Ca CO3对巨噬细胞的极化作用。3、体内抗肿瘤实验:构建4T1荷瘤鼠复发模型,通过瘤体积、及肿瘤组织、心脏、肝脏、脾脏、肺脏和肾脏的H&E染色、肿瘤组织的TUNEL及Ki-67免疫组化染色证实该疫苗可有效抑制肿瘤生长、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并抑制肿瘤的复发及远处转移;免疫组化及流式分析证实了肿瘤组织有CD8+T细胞的增殖及浸润,证实了局部免疫的激活作用;通过ELISA检测血清中IFN-γ、IL-6、IL-12、TNF-α的分泌证实该疫苗对小鼠系统免疫的激活作用;通过免疫组化检测MHC II类分子和CD163分子的表达、ELISA检测IL-10、IL-12的分泌、流式细胞术检测CD80和CD206的表达均证实该疫苗可促进M2型巨噬细胞向M1型巨噬细胞极化,从而改善免疫抑制微环境。以上实验结果显示,该矿化水凝胶DC-肿瘤膜蛋白疫苗可通过酸触发释放提高肿瘤疫苗的免疫原性,直接及间接的激活CD8+T淋巴细胞,提高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同时,Ca CO3的析出可促进M2型巨噬细胞向M1型巨噬细胞的极化,逆转肿瘤微环境的免疫抑制作用。这种“双管齐下”的治疗策略改善了常规肿瘤疫苗免疫原性低、免疫激活效率弱等问题,为有效抑制肿瘤的复发和转移提供新的思路与策略。
其他文献
假性变态反应是临床中常见的不良反应,目前针对假性变态反应发病机制研究尚不明确。本实验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筛选到与假性变态反应相关的信号分子早期生长应答因子1(Early Growth Response 1,EGR1),在RBL-2H3细胞中敲低和过表达EGR1基因,同时结合小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模型对EGR1基因在假性变态反应的作用以及机制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部分:转录组测序筛选假性变态
学位
中药在我国的医疗领域拥有久远的历史,其中含有的具有治疗和保健作用的有效成分多种多样,潜力巨大。但由于中药中含有的成分非常复杂,有效成分的含量通常较低,难以对其进行分析和分离。因此,从中药中富集纯化微量有效成分是极为重要的。本文制备了一种对香叶木素具有吸附能力的MOF/聚合物复合整体材料,建立了对中药中微量香叶木素进行在线富集纯化与定量分析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利用正相×反相(NPLC×RPLC)分离
学位
近年来,硼化学已经广泛应用在药物化学和有机合成等领域,并且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与此同时,过渡金属催化剂具有的高效、绿色等优点引起了研究者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有机化学反应中,对过渡金属催化硼化学反应的研究也越来越广泛,例如锰催化CO2硼氢化反应、镍催化Suzuki-Miyaura硼烷化反应等。本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对锰催化CO2硼氢化反应以及镍催化苯甲酰氟脱羰基硼烷化反应的机理进行系统的理论
学位
金钱草为报春花科植物过路黄(Lysimachia christinae Hance)的干燥全草,有关金钱草的各种中药制剂和保健产品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建立金钱草中药效成分的高效分离方法对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意义重大。金钱草中大量与药效成分结构相似的化合物进入仪器,药效物质难以准确定量检测。只有采用合适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对金钱草中的药效组分进行萃取、净化后才能实现其准确检测。本研究针对金钱草中的主要药效物质
学位
共振稳定自由基在火焰、等离子体、大气和星际空间中充当反应中间体。过去的一段时间,人们对自由基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虽然经常用共振理论来解释自由基的稳定效应,但对其他影响共振稳定自由基稳定性的因素研究较少,特别是对杂原子对共振稳定自由基稳定性的研究。首先研究了共振稳定的甲基吡啶自由基的杂原子效应。最近的实验研究已经证实了对2-、3-和4-甲基吡啶自由基同分异构体的选择性。本文研究了甲基吡啶自由基分子及
学位
传统的二维(2D)培养系统由于缺乏细胞间的相互作用(细胞-细胞和细胞-细胞外基质),这种培养方式不能模拟真实的细胞微环境。三维(3D)培养增强了细胞的生理形态和功能,提供了对组织和器官的更深层次的见解。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在3D系统中培养的细胞与在2D系统中培养的细胞行为不同。3D培养与2D培养相比,细胞对内源性和外源性刺激(如温度、p H值、体内营养物质的吸收、运输和浓度的变化)的反应更为敏感。
学位
中药黄药子为薯蓣科植物黄独Dioscorea bulbifera L.的地下块茎,具有散结消瘿、清热解毒、凉血降火的功效,被广泛地用于治疗多种肿瘤和甲状腺等疾病。但临床研究发现,黄药子可以导致肝毒性。黄独素B(DIOB),是黄药子中具有抗肿瘤和抗炎活性的有效成分,也是其导致肝毒性的主要成分。临床上黄药子常与甘草配伍使用以降低黄药子的肝毒性。然而,甘草对黄药子肝毒性的减毒机制尚不明确,因此,研究甘草
学位
目的通过应用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建立C57BL/6小鼠急性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模型,研究SLC5A8基因对小鼠急性UC肠粘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1.分组及建模:将C57BL/6小鼠分为三组:野生型小鼠为对照组(WT组),野生型的DSS模型小鼠为模型组(DSS组),敲除SLC5A8基因的DSS模型小鼠为实验组(KO
学位
慢性伤口不愈合是临床上常见的多种疾病并发症,其中细菌感染是伤口愈合延缓的重要原因,目前多药耐药菌(如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更是临床所面临的棘手问题。由于MRSA对多种抗菌药物不敏感,导致临床用药治疗MRSA感染的效果较差。因此发展不同于抗菌药物作用机理且能促进伤口愈合的治疗策略具有重要意义。糖尿病是引起慢性伤口的最常见疾病,糖尿病伤口不但给患者造成巨大的精神痛苦,还给家庭和社会
学位
中草药在我国人民对抗疾病的用药史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如茜草、黄芪、甘草等都是常用中药。由于中草药所含化学成分众多,基质复杂,许多活性成分含量较低,对活性成分的分离分析和提取纯化造成极大困难,成为阻碍中药质量评价和药理研究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针对茜草、黄芪、甘草等中药中醌类、黄酮类、三萜类等组分的结构与性质,分别制备了两种甲醚基的整体吸附剂,利用单体固有的功能化基团,丰富吸附剂表面的活性位点,提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