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纳米管储氢性能的理论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phia0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采用第一性原理的计算方法,结合实验的最新进展,研究了氢原子在碳管表面的吸附和扩散行为,镍修饰的单壁纳米碳管(SWNTs)及催化剂钯团簇与氢气的相互作用。论文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首先,研究了H原子在碳纳米管表面的吸附和扩散行为。计算结果表明,单个氢原子的吸附能随管径的增加而减小,和碳管手性没有关系。两个氢原子倾向于吸附在邻位和对位的碳原子上,其吸附能与单个氢原子的相比有明显增加。关于H原子在SWNT表面扩散的研究发现,单个H原子可以在小直径碳管的表面沿C-C键进行扩散,随着管径的增大,氢原子可能会脱离碳管而不发生扩散。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当氢原子扩散到另一个氢原子附近时,其扩散势垒与两个氢原子的相对位置有明显的依赖关系。   其次,研究了镍修饰的SWNT与氢气分子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镍原子的掺杂可以提高碳管的储氢量。单个镍原子吸附在碳管的桥位上时,最多可以化学吸附三个H2分子,平均每个H2吸附能的大小为0.67eV,更多的氢气分子只能物理吸附在镍原子的附近。Ni的二聚体吸附在碳管的表面可以分解H2分子而不需要克服势垒,可以作为碳管以原子的形式储氢的催化剂。同时还发现,在碳管的表面用硼原子替代一定量的碳原子,可以增加镍原子在碳管表面的吸附能,控制镍原子的扩散,避免形成大的镍团簇,从而以提高实验中镍掺杂碳管的储氢量。   最后,系统研究了氢与Pdn(n=1-7)团簇的相互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当H2靠近Pd团簇时,随着吸附位的不同,H2既可以分子吸附在Pd原子的附近,也可以分解吸附在Pd团簇的表面。通过对氢分子沿垂直于Pd-Pd棱靠近团簇并发生分解所需克服势垒的研究,笔者发现随着Pd原子数的增加分解势垒先增加再减小。当H原子吸附在Pdn团簇表面时,所对应最稳定构型的吸附能随Pd原子数的增加而减小,n≥4时平衡在leV附近,同时,氢原子的最稳定吸附位也由Pd-Pd棱转变成Pd的三角平面,这说明H原子在n≥4团簇表面上的吸附情况逐渐过渡到其在块体表面上的吸附。     
其他文献
二维材料作为未来替代硅基材料的候选者之一,自诞生以来一直受到研究者的关注。二维过渡金属硫化物(TMDCs)作为二维材料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光电器件领域有着其独特的应用前景,而高质量TMDCs材料的可控制备是实现其集成器件与产业化关键。目前,TMDCs主要通过CVD方法生长,但传统的CVD方法在气流、反应物分布等方面存在诸多的不足,严重影响了其薄膜尺度、晶体质量,并成为制约其器件应用的瓶颈。为了解决上
学位
我是班中最胖的女生,老妈经常叮嘱我要减肥,说句实话,我讨厌减肥,因为我爸爸很肥,妹妹也是,妈妈却硬要我们减肥。噢,天哪!妈妈决定从我的饭量下手,早上只能吃一碗,中午也只能
虽然油井套管的损坏机理研究已经成熟,但传统的套损检测方法还存在很多缺陷。本文提出了基于光纤光栅传感技术和红外成像检测技术的两套无损检测方案,并对光纤光栅传感及解调
以碳纳米管为代表的碳基纳米材料是目前研究最为广泛的一类新型功能材料,在纳米电子学、纳米材料学、纳米光学、纳米力学和纳米生物学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实现碳基纳米
学位
往昔,有一个富翁到朋友的家里,见到朋友三层楼的房子高广严丽,轩敞疏朗,不但建筑瑰玮,装潢更是美轮美奂.富翁愈看愈喜欢,不禁心生渴仰,他暗忖:我这么有钱,为什么不来建造一栋
期刊
一、每篇课文都有特别的字可供老师教活、学生学活每一篇课文都有许多生字教学任务,所以,每个字语文老师都应该好好教,都应该引导学生好好写。每篇课文教学,如果都能找出几个
本文针对当前ZnO研究工作中高质量的p型样品难以实现这一关键问题,以氮掺杂的p型ZnO为例,通过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从理论上寻找导致p型ZnO样品电学性质不稳定的根
学位
用量子输运主方程理论研究了介观系统的量子输运问题。量子输运主方程是非Lindblad形式的主方程,相比Lindblad形式的主方程,该主方程适用范围更广,可用于有限温度和有限电压情况
随着噪声控制技术的发展和低频噪声污染的加剧,中低强度噪声使人产生的烦恼感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然而,目前的物理声学和心理声学客观评价量对噪声主观烦恼度的评价效果都不够
学位
近年来介观环中的持续电流和持续自旋流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当磁通垂直于环面穿过环心时,介观环内将产生持续电流,而持续自旋流的产生通常与自旋轨道互作用分不开。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