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锡基负极界面调控与机制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3815989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不可再生化石燃料过度消耗,人类社会对新能源的需求呈井喷式增长,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指出CO2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因此开发替代传统能源结构的绿色能源迫在眉睫。而锂离子电池在绿色储能体系的诸多优势促进了其大规模应用和发展,近年来,开发具备更高能量密度和大倍率充放电特性的电极材料成为重中之重。鉴于金属氧化物SnO2负极材料在锂离子电池领域得到了广泛研究,本文基于SnO2材料,将开发具有快速充放电能力的锂离子电池作为重要目标,设计并制备了热粘贴下的一体化的SnO2@NC/Cu电极、类神经细胞结构的SnO2@NC纤维膜以及超小粒子结构下的SnSx@NC纤维膜。重点探索在一体化电极结构下,对比不同反应界面下的可逆性(活性颗粒-导电剂界面、活性颗粒-保护层界面和集流体-保护层-活性颗粒界面),以及氧和硫在复合材料中的含量对合金化反应的影响及储锂机理研究。本论文提出的三种电极材料对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的实际应用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取得了如下研究成果:(1)均化延迟电子传导界面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反应可逆性和大倍率性能。通常来说,消除电池电极内的界面电阻(电子和离子)是有效提高电极大电流耐受性的有效方法。然而,本论文发现适当增加集电体和活性材料之间的界面电阻可以明显改善电池的大倍率性能。由于界面电阻对整个内部电阻的贡献很小(约1%),所以通常被大多数研究人员所忽视。本论文将空心纳米SnO2球均匀分散在溶解了氮甲基吡咯烷酮的N-N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中,以静电喷涂的方式,将其涂覆在Cu箔上进行热处理,制备得到SnO2@NC/Cu电极。与传统电极制备方法下的电极相比,SnO2@NC/Cu电极与活性材料之间的界面电阻略有增加。相反的是,这种不同寻常的SnO2@NC/Cu电极在5 A g-1的电流密度下,其充放电可逆容量可达672.9 mAh g-1。而相同静电喷涂下,将SnO2@PVP撕下,碳化再以传统方法制备得到的传统电极SnO2@NC,在相同测试电流密度下其可逆充放电容量仅为425.0mAh g-1,同时空白样品SnO2则为97.3 mAh g-1。SnO2@NC/Cu电极在2 A g-1下循环800次后,其可逆比容量仍然保持在673.1 mAh g-1。这表明SnO2@NC/Cu电极在800圈循环过程中,单圈衰退率仅为0.047%。深入研究发现,铜箔与热粘贴材料SnO2@NC之间的界面电阻虽略有增加,但均匀的反应界面可使充放电反应在电极表面均匀扩散开,不再主要发生在集流体-活性材料界面上,均化充放电速率,减弱电流不均带来的局部极化问题。(2)类神经细胞状SnO2@NC负极中氧化锂中间态催化Sn金属的(脱)合金化反应。通过设计氮掺杂的碳纳米纤维串联纳米球形貌的活性颗粒结构,即类似神经细胞形貌的SnO2@NC复合材料,以热处理温度调控SnO2@NC中的氧含量来研究氧化锂对合金化反应过程中脱嵌锂的影响。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有更多Li2O的Li-Sn合金在脱锂过程中表现出更低的过电位和更高的电流密度。结合DFT计算研究表明,在Li-Sn合金脱锂过程中,类神经细胞结构的SnO2@NC在充放电过程中生成的Li2O中间态拉伸了Sn-Li和Li-Li键,使相邻表面的Li-Sn合金结构发生扭曲,促进了锂原子的脱离。而在锂化过程中,有Li2O中间态的Sn单质,其Sn原子上对Li的吸附能所增加,促进了锂化反应。同时,类神经细胞结构的SnO2@NC复合材料中也表现出优异的长循环、高倍率充放电性能,在7 A g-1下SnO2@NC释放出691.9 mAh g-1的放电比容量,在2 A g-1下循环1000次后,类神经细胞结构的SnO2@NC电池容量仍能保持842.3 mAh g-1。(3)超小粒子界面下储锂机制从嵌入控制转变为表面反应。本论文以静电纺丝法设计并制备了一种具有超小粒子结构的SnSx@NC负极材料,2-5 nm的SnSx活性颗粒均匀分布在氮掺杂的碳纤维中。在这种结构下,超小纳米颗粒具有更多的活性界面,缓解了SnSx后续合金化反应中巨大的体积膨胀效应。在充放电过程中,各向异性较小的超小颗粒能够有效减弱Li+在脱嵌过程中的不均匀性,也缩短了反应路径。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这种超小粒子结构促使SnSx@NC负极材料的储锂机制从嵌入控制转变为表面反应机制,电容特性也显著增强。此外,还发现Li2S中间体在脱嵌锂过程中对后续的合金化反应具有催化作用,即Li2S中间体的存在促进锂化过程中Sn金属对Li+的吸附能,也加速了Li-Sn合金的脱锂过程。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SnSx@NC负极在7 A g-1的大电流下仍具有633.4 mAh g-1的放电比容量,在2 A g-1的电流密度下,1600次充放电后的容量仍能保持在785.2 mAh g-1。因此,除了在锂离子电池活性材料的结构稳定性上做出改性策略以外,积极探索电极材料能够支撑和承受快速充放电过程中所需的其他特性也非常重要。
其他文献
民事习惯相对于民事法律有着独特的价值,民事习惯在案件中的应用,能够促进定纷止争的社会效果。《民法典》颁布实施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总则编若干问题的解释》针对民事习惯的司法应用问题作出解释,推动了民事习惯的司法实践。然而,民事习惯的司法应用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展开研讨。本文在内容上除结语外,由七章构成:第一章通过对现有研究的梳理,发现相关研究
学位
吉林省拥有丰富的冰雪资源,在实际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冰雪运动设施体系,且在冰雪文化与冰雪产业不断融合发展的背景下致力于打造与冰雪相关的支柱型产业。该文认为,为了进一步提升吉林省冰雪产业的发展水平,应该重视后奥运时代带来的热度,借助政府出台的各项红利政策构建协同化的冰雪产业发展模式,不断提高国内冰雪产业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该文针对奥运会给冰雪产业发展带来的有利影响进行了总结,明确了吉林省冰雪
期刊
随着传统汽车燃油消耗以及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突出,新能源汽车的研发正逐步成为全球汽车工业研发的焦点。汽车电动化不仅代表未来汽车技术发展的趋势,也是我国应对能源安全,改善大气环境,提高汽车工业竞争力的关键技术途径。分布式电驱动汽车凭借其可控冗余度高、传动高效和响应快速等优点已经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然而,如何对分布式电动车高度冗余的控制系统进行精确控制,并预防不同的控制系统工作时相互干扰、实现多个执行器
学位
随着物联网及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解决关键元件传感网络节点的能源供给需求迫在眉睫,当前的解决方式效果仍差强人意。新起之秀摩擦纳米发电机因具有低制备成本、易集成等优势,目前已在多个应用领域中初露锋芒。然而,摩擦纳米发电机仍存在表面电荷密度低的瓶颈问题,阻碍了其应用推广进程,因此设计表面电荷密度高、实用性强的摩擦纳米发电机仍是今后的研究热点及重要挑战。论文诣在解决摩擦纳米发电机实际应用进程中所面临
学位
现代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给作为射频前端收发器件的天线及其阵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对于多输入多输出(MIMO)及多天线系统,伴随着其小型化发展趋势,天线单元中心间距不断减小,从而会导致端口间强耦合的产生,为保证其阻抗特性及辐射特性,需要发展紧凑阵列去耦技术以实现相邻天线单元端口间的高隔离。另一方面,对于全双工收发系统,无论收发天线放置在彼此的近场或远场,收发天线之间的耦合都有可能导致系统无法
学位
界面吸附相变及其热量传递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在许多工业技术领域中大量存在,特别在电子器件热管理、吸附制冷及相变储能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当气、固两相存在温差时,温差会改变界面的吸附量;而吸附量的改变又会影响吸附热和界面热阻,使整个传热过程更加复杂。因此气固界面的热质传递相互耦合,该过程涉及到界面吸附团簇的演变、界面润湿转变、气液相变、液膜失稳和界面张力的演化等一系列物理过程,而这些物理过程又受限
学位
初中教育阶段,学生刚步入青春期,学习态度与身心状态变化较大,此阶段应重视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及针对性引导教育。这就要求班主任具备一定的综合素养,可在班级管理中发现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并给予专项辅导教育。初中班主任的综合素养强弱将直接影响初中班级管理的质量,班主任在教育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作用。本文就如何提高初中班主任的综合素养展开阐述,以此更好地助力初中班主任综合素养的提升。
期刊
2195铝锂合金具有低密度、高比强度和良好的低温性能等优点,是航空航天及国防工业等领域实现轻量化的首选金属材料之一,广泛应用于运载火箭燃料贮箱和飞机蒙皮等。然而,由于焊接等关键性技术的制约,该合金并未在我国实现大规模的应用。搅拌摩擦焊接(FSW)被认为是2195铝锂合金的理想焊接方法,但是其仍然存在接头强度较低的问题。深入开展2195铝锂合金FSW接头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基础性研究,对于获得高性能
学位
近年来,农业高质量发展成为学术研究和政策制定的关注热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作为其核心内涵获得普遍认同。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挖掘农业高质量发展内生潜力固然重要,但在中国城镇化进程演进至中后期的历史节点,如果忽略新型城镇化这一重要影响变量,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潜力将很快受到抑制,乡村振兴的政策效果也将大打折扣。已有文献主要从“农民”(人的角度)或“农村”(区域角度)的角度对城镇化问题展开研究,鲜有文献考
学位
膜蒸馏是依靠疏水透气膜的热驱动膜分离技术,在含油废水的脱盐和分离纯化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但油脂等低表面能物质引起的膜污染和润湿制约着膜蒸馏技术的规模化推广。膜污染受膜界面与污染物间的静电作用与亲疏水作用共同调控,其中基于膜界面浸润性调控膜与污染物亲疏水作用,从而防控膜污染的研究已取得不俗进展,基于膜界面电位的调控研究却鲜见报道,静电作用在膜蒸馏过程中的抗污贡献亟待探明。基于此,以模拟水包油乳液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