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碳汇权质押融资法律问题研究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zw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际社会不断地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巨大影响,林业碳汇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的减排方式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认可。随着碳交易的不断发展,林业碳汇项目也在不断增多,但项目风险较大、周期较长,融资渠道缺乏等问题制约其发展。林业碳汇权质押融资作为林业碳汇交易的发展和延伸,是碳金融领域的创新和突破,不仅有利于保障林业碳汇项目的顺利进行,促进碳交易市场的蓬勃发展,更有利于中国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的修改为林业碳汇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保障。林业碳汇权设立质权不仅具有理论上的可行性,也是发展碳汇金融的现实需要。但目前对于林业碳汇权质押融资仅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相关的法律规定,缺乏完善的配套措施,在实际运用中会产生一系列的法律问题。因此,本文从林业碳汇权质押融资的法理分析入手,阐述了林业碳汇权质押的相关概念及其性质,研究目前林业碳汇融资发展现状,分析林业碳汇权质押融资存在的法律问题,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合理化建议。本文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林业碳汇权质押融资的内涵。首先从林业碳汇权概念属性、权利主客体及内容角度对林业碳汇权进行介绍,其次具体分析了林业碳汇权的特性,最后对林业碳汇权质押融资行为进行定性,强调林业碳汇权质押具有理论上的可行性,以其设质有利于林业碳汇项目的开展及绿色金融体系的完善。第二部分分析了我国林业碳汇权质押融资的现状。我国林业碳汇权质押处于实践先行的状态,林业碳汇质押融资的方式呈现多样化的发展,同时林业碳汇权质押面临着多重风险,关于林业碳汇的法律体系并不完善。第三部分对我国林业碳汇权质押融资存在的法律问题进行分析。主要存在林业碳汇权设立质权缺乏法律依据、质权实现困难、监管不到位、风险管理和配套制度不完善的问题。第四部分针对上述涉及的法律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首先明确林业碳汇权可作为质押标的,通过确立物权法定缓和原则及加快林业碳汇立法进程的方式为林业碳汇权设质解决阻碍;其次要完善林业碳汇权质权实现的法律规则,明确林业碳汇权质押的出质人及其责任、质权实现的时间和方式,保障质权的实现;然后应建立健全林业碳汇权质押融资的监管协调机制,加大对流程监管的力度,加强林业碳汇信息披露;最后通过完善林业碳汇权质押公示、森林经营管理与林业碳汇价值评估、林业保险各类配套制度加强林业碳汇权质押融资的风险控制。
其他文献
行政协议是近年来炙热的议题,不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对行政协议的探讨蔚然而兴,众说纷纭,百家执言。虽如是,然学界对行政协议的关注终究固步于行政协议的定性之争,裹足于“合同”“契约”的思维定式。事实上,行政协议制度原本就是行政权协调施展的有益探索,行政协议终究属于行政行为的逻辑范畴,行政协议原本就是国家治理方式之万一,以更好地促进行政权目的之实现,促成行政权与相对人的良性沟通,达成多元主体之间的利益
当前,互联网技术发展迅速,数字贸易在全球贸易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USMCA(The United States-Mexico-Canada Agreement,《美国-墨西哥-加拿大协定》,以下简称“USMCA”)代表着21世纪较为现代化的区域自由贸易协定,其中规制数字贸易壁垒措施更是目前规范国际数字贸易的高标准。然而,中国签署的FTA中仅仅中国-韩国FTA(以下简称“中韩FTA”)以及中国
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在机构改革中新设了审计委员会,这一举措不仅加强了党对政府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还可以看出审计机关在党和国家建设中的地位愈发重要。只有加强审计人员队伍建设和重视审计创新才能念好权力运行的“紧箍咒”,才能促进国家的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在2002年“中关村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成立后的18年来,政府投资基金在撬动民间资本、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性侵未成年人案件频发,极大地伤害、甚至破坏了受害者及其亲属的生活,刺痛着普罗大众的心。保护未成年人免遭侵害、顺利成长,这是社会治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也关乎整个民族、国家的未来。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的得到极大提升,媒体对性侵儿童案件的揭露常常造成舆论爆发,民众对于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这一问题的关注度与日上升。在思考如何防范相关犯罪时,“梅根法”走进了我们的视野,社会上关
为了统一法律适用标准,做到“同案同判”,我国建立了案例指导制度。指导性案例作为这一新兴司法制度的核心,通过对其在司法实践中应用情况的实证分析,发现案例指导制度在中国的法治土壤中运行状况不佳,尚未实现制度建立者最初的预期。因此,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即是探究指导性案例在司法实践中究竟遇到了哪些问题,问题背后的根源为何,以及我们应该怎样使这一制度的功能得到更好的发挥。针对这一研究目的,本文主要运用了实证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方面以粗放型为主的经济增长方式在促进了经济快速增长,另一方面又造成高投入、高耗能和高污染,因而这使得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日趋重要。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把“绿色发展”作为五大理念之一正式提出,彰显了党和国家对新时代的发展战略提供新的解决思路,也体现了绿色发展在国家层面的重要战略地位。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出新目标和新要求。当今
由于我国现行的刑法分则条文并未对杀人后的索财行为加以明确界定,实务界在涉及如此案件时,往往出现法官自由裁量权过大的情况,处断结果多有冲突,同案异判的现象相对突出,判决说理也往往缺乏说服力。理论界对此类案件也持有不同主张。为了更好的惩治和预防犯罪,保护公民的生命及财产权益不受不法侵害,有必要认真研究,对杀人后索财的行为性质给出准确的认定标准。本文结合梁某某故意杀人这一案例进行分析,对杀人后索财之行为
2018年中央经济会议明确要求继续打好三大攻坚战、抓好七大重点任务,坚定迈向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现代经济体系。会计信息作为企业内部境况转换为外部公开信息的重要中介,对于投资者而言是了解企业运营情况与治理水平的重要渠道,对于国家经济而言是合理分配国有资源、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有效保障。因此一定程度上,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支撑作用,然而,根据2018年年初审计署披露的20家
近20年来,随着性别平等的发展,我国女性的社会权利和地位稳步得到了提升。在中共中央不断提出支持发展和培养女干部的背景下,中国领导干部中女性干部占比也有明显提高。男女平等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为了提高女性享有的政治地位和政治权力,自1995年起国务院在发布的历次《中国妇女发展纲要》中,都提出了有关保障和提升女性参政议政能力的发展目标。遵循身份认同理论的预期,随着女性官员数量的增长,女性群体的政策需求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推进农村发展工作,为农村开发事业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其中惠农补贴资金作为农村发展的“强心剂”,不仅关系着“三农”的发展,更关乎国家的命运。近年来,国家对“三农”的发展问题尤为重视,为了更好地发展好农村这一薄弱环节,更深层次地进行改革开放,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惠农政策,其中拨付的惠农补贴资金更是逐年增加。然而,在惠农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