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障碍患者脑内多巴胺D2受体改变及其与行为学改变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ick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失眠障碍亦称原发性失眠(Primary insomnia,PI),是指在没有特定的身体、精神或物质原因的情况下,入睡困难、早醒或睡眠维持困难可伴或不伴有白天功能明显受损睡眠障碍疾病,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性疾病,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要问题。有世界范围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全球有高达10%-31%睡眠障碍患病率存在,就国内而言,也有8.2%-13.4%睡眠障碍患病率存在于成年人中,且这个比例呈逐年增长趋势。因而失眠障碍逐步成为全球竞相关注的热点,并从表面的症状学向更深层次的病理层面延伸。失眠障碍病因及发病机制极其复杂,有关失眠障碍的神经生物学机制研究结果显示神经生物因素对其具有关键作用。失眠障碍的影像学研究既往多集中在功能磁共振(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和18F-脱氧葡萄糖(fluorodeoxygglucos,FDG),PET/CT(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体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computed tomography),观察的重点侧重于由失眠障碍造成的神经功能、甚至于结构损伤的研究,比较而言,却缺乏关于基础病理层面的失眠影响的生物学改变研究。失眠障碍是心理及躯体疾病中极为常见的共病疾病之一,尤其是抑郁症,失眠障碍是抑郁症的核心症状之一,失眠与抑郁症两者的交互机制尚不清楚,但现在普遍认为失眠症状与抑郁症状是一种双向关系。杏仁核是情绪调节的重要脑区,以往fMRI研究发现失眠障碍患者杏仁核的功能连接异常,提示失眠障碍患者的情绪环路异常,为了更清楚的了解杏仁核在失眠障碍中的作用机制,本研究应用11C标记多巴胺受体拮抗剂11C-Raclopride(雷氯必利)行PET/CT专门针对失眠障碍患者显像,直接观察并定量分析失眠障碍患者脑内多巴胺D2受体结合力改变,专门就患者存在的
  为学改变与脑内的表达的多巴胺受体水平行相关性分析研究,探讨失眠障碍患者脑内多巴胺递质系统改变及其与行为学的改变特点,为失眠障碍患者的神经生物学发病机制研究提供帮助。
  方法:
  研究对象: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就诊于郑州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门诊的失眠障碍患者25例(女18例,男7例,中位年龄47.34.3±7.87岁)作为实验组,另招募健康志愿者25例(女16例,男9例,中位年龄43.83±8.52岁)作为对照组,实验组与对照组性别(λ2=0.183,p=0.356)、年龄(t=1.371,p=0.24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所有受试者均与入组及排除标准相符合。
  检查方法:检查前半月受试者停服含酒精等食物,保持平时休息习惯,首先分别对实验组及对照组进行PSQ(I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HAMD(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sion scale)、瞬时记忆、图形记忆等量表采集,之后行多导睡眠图(PSG)检查,随后应用Siemens Prisma3.0T MR,64通道头线圈对实验组及对照组进行磁共振检查,采集结构像及3DT1功能磁共振数据,最后使用Discovery TM VCT PET/CT扫描仪进行脑11C-雷氯必利(11C-Raclopride)PET/CT检查,先采CT数据,后行PET发射采集,随后对数据进行衰减校正,完成数据采集,最后分别对正常志愿者和25例未经治疗的失眠障碍患者行多导睡眠图、行为学资料、头部11C-Raclopride PET/CT、fMRI影像学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
  数据处理:PET数据和3DT1功能磁共振处理数据基于MATLAB分子MIAKAT(影像动态分析工具箱,Molecular Imaging And Kinetic Analysis Toolbox,),分别进行提取、分割、校正、勾画感兴趣区等处理,通过对模型技术的综合计算,得到每个被试的局部或全脑的参数图、ROI时间-放射性曲线及ROI受体结合力(Non-Displayable Binding Potential,BPND)值。
  统计分析:实验组及志愿者组间左右两侧纹状体(尾状核、壳核)、杏仁核存在的差异性受体结合力,同时对照组与实验组尾状核、壳核、杏仁核受体结合力(同侧)的差异均应用SPSS20.0软件比较,并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纹状体(尾状核、壳核)及杏仁核受体结合力同瞬时记忆量表、图形记忆量表、HAMD抑郁量表评分应用Pearson行相关分析(P<0.05)。
  结果:
  1.实验组同对照组瞬时记忆(t=-5.666,p=0.035)、图形记忆(t=-3.112,p=0.028)、HAMD(t=11.852,p=0.005)、PSQI(t=14.231,p=0.015)得分差异性显著。
  2.实验组左、右两侧尾状核(t=0.089,p=0.996)、壳核(t=0.956,p=0.685)及杏仁核(t=0.654,p=0.925)、多巴胺D2受体结合力相比较差异性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
  3.对照组左、右两侧尾状核(t=0.356,p=0.896)、壳核(Z=-1.185,p=0.361)、杏仁核(Z=-0.582,p=0.751)多巴胺D2受体结合力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4.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双侧尾状核(左侧:t=-2.958,P=0.023、右侧:Z=-0.986,p=0.021)、双侧杏仁核(左侧:t=-2.584、p=0.052右侧:t=-2.632、p=0.032)及右侧壳核(Z=-2.898、p=0.021)多巴胺D2受体结合力均显示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左侧壳核多巴胺D2受体结合力减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2.931、p=0.452)。
  5.实验组双侧尾状核、壳核、杏仁核多巴胺D2受体结合力与临床量表得分相关性分析:
  失眠病程与双侧尾状核、壳核及杏仁核BPND均存在显著负相关(r=-0.856、-0.823;p=0.004、0.015;r=-0.925、-0.861;p=0.005、0.008;r=-0.763、-0.821;p=0.006、0.009)。
  PSQI量表得分与双侧尾状核、壳核BPND存在中度负相关(r=-0.563、-0.627,p=0.005、p=0.007;r=-0.655、-0.638,p=0.004、0.006),与左侧杏仁核BPND存在低度负相关(r=-0.368,p=0.233)。
  HAMD量表得分与双侧杏仁核BPND存在中度负相关(r=-0.587、-0.612,p=0.007、0.005),与右侧尾状核、左侧壳核BPND存在低度负相关(r=-0.379,p=0.015;r=-0.392,p=0.025)。
  实验组图形记忆、瞬时记忆得分与双侧尾状核、壳核、杏仁核多巴胺D2受体结合力改变无明显相关性。
  结论:
  1.失眠障碍患者多巴胺神经通路多巴胺D2受体结合力存在异常,提示失眠障碍患者脑内存在多巴胺神经递质改变。
  2.失眠障碍患者尾状核、壳核及杏仁核多巴胺D2受体结合力减低与其病程呈显著负相关,提示失眠障碍患者脑内多巴胺能系统功能异常在失眠障碍发病中可能发挥一定作用,多巴胺D2受体异常可能是失眠障碍重发病的神经分子机制之一。
  3.失眠障碍患者尾状核、壳核及杏仁核多巴胺D2受体结合力改变与PSQI量表得分及HAMD量表得分存在一定负相关,提示睡眠障碍与抑郁症可能存在相似的神经分子学机制。
其他文献
目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具有多向分化能力和修复多种组织损伤的潜能,同时也具有肿瘤趋化的特性。hUC-MSC是一群异质性的细胞,是否能筛选出具有更大分化潜能的细胞亚群对于扩大hUC-MSC临床应用潜能具有积极的意义。利用MSC的肿瘤趋化能力,将MSC作为肿瘤治疗中的运输载体,携带促进肿瘤杀伤的相关分子进入肿瘤促进肿瘤杀伤效果,能为开发新的肿瘤治疗方法提供借鉴。本研究旨在探讨通过SSE
学位
目的:  子宫肉瘤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极低,但恶性程度高,预后差。本研究分析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和子宫平滑肌瘤的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并进一步探讨磁共振成像技术在临床诊断方面的指导意义。  方法:  对患者进行逆行研究。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6月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初步诊断为子宫肌瘤的患者80例和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并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12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文件资料通过病历
学位
背景及目的:  卵巢癌是引起由女性恶性肿瘤引起死亡第5位原因,是妇科恶性肿瘤死亡的首要原因。根据美国癌症协会的估计,2018年将有22,240名女性新发卵巢癌,14070名女性将因卵巢癌而死亡。其统计数据显示78名妇女中将有一人会罹患卵巢癌,而且由卵巢癌引起的死亡风险在1/108,所有这些数据显示了卵巢癌的侵袭特质。E-钙粘蛋白是细胞与细胞粘附所需的膜结合蛋白,其中E代表上皮。E-钙粘蛋白的缺失或
目的:  本研究通过回顾性调查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就诊于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并于本院行紧急性宫颈环扎术和未行紧急性宫颈环扎术保守治疗的患者,对比分析各组患者的妊娠结局、并发症以及有关的影响因素,进一步明确紧急性宫颈环扎术的手术时机、有效性、安全性,为紧急性宫颈环扎术在临床的广泛应用提供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就诊于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并入院行紧急性宫颈环扎
青光眼是不可逆致盲的主要眼病,预计青光眼患者2010年将达到6050万,2020年将达到7960万。原发性青光眼的治疗原则是降眼压和保护视神经,降眼压主要是通过药物、激光和手术。手术目前以常规的小梁切除术是最常用的术式。近年来,激光手术因其简便、快捷、并发症少等优点,日益受到眼科学界的关注,种类也日益增多,如C02激光、半导体激光、准分子激光等。其中,CO激光属于红外激光,具有一定的止血功能。为将
学位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COX-2)、前列腺素E(PGE)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异位和在位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方法:选取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异位内膜组织30例(增殖期14例、分泌期16例)、其中24例同期获得在位内膜组织(增殖期13例,分泌期11例)作为研究组;选取诊断为子宫肌瘤患者的正常子宫内膜组织30例(增殖期16例、分泌期14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
在女性生殖系统肿瘤中,卵巢癌(ovarian carcinoma)是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除了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以外,发病率位居妇科恶性肿瘤的第三位。其中卵巢上皮性肿瘤是最为常见的类型,约占卵巢恶性肿瘤的85%-90%。由于卵巢发病比较隐匿,且缺乏有效的普查和早期诊断方法,70%-80%患者就诊时已为晚期[1],治疗效果及预后均极差,且5年生存率不足25%[2]。在临床诊疗中,术后患者往往需要接受长
目的:  探讨已发表文献中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BV)与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的相关性,并分析不同收入、不同地域对BV与宫颈HPV感染相关性的影响。  方法:  1、检索文献: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MEDLINE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及参考文献,语种限英语与汉语,检索时间截止到201
目的:  巴贝西虫(Babesia)是专性寄生于哺乳动物的红细胞内的寄生性原虫,可经输血传播导致巴贝西虫病。经输血传播的巴贝西虫亚型主要有微小巴贝西虫、分歧巴贝西虫、邓肯巴贝西虫,目前在我国没有针对巴贝西虫感染的常规检测方法,为此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分子信标介导的恒温扩增技术和通用型核酸层析检测方法相对接,利用分子信标的高特异性和结果读取的可视化特性研制出一种可应用于即时检验(point-of-
目的:百草枯(paraquat,PQ),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的除草剂。随着其在我国农业上的广泛应用,PQ中毒也日趋增多。PQ对人畜均有较强毒性,中毒致死剂量小,病程进展快且尚无特效解毒药物,临床上病死率很高。目前PQ中毒致肾组织损伤机制尚不完全明确。本研究通过测定PQ染毒大鼠体内血清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力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