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文通过运用上颌快速扩弓联合自锁托槽结合早期颌间Ⅲ类轻力牵引矫治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一例,并进行矫治前后变化分析,以探讨本病例中Ⅲ类颌间牵引等非手术治疗方法的矫治机制及其疗效。方法:选取骨性Ⅲ类合并后牙反(牙合)错(牙合)畸形的男性患者一例。男性,年龄14岁,汉族;安氏Ⅲ类,骨性Ⅲ类,上颌发育不足,下颌发育过度;双侧磨牙完全近中关系,尖牙近中关系;前牙对刃,全口咬合呈现三点接触式咬合,开(牙合)存在,且下颌不能后退;下颌中线略左偏1mm;双侧多数后牙反(牙合);上颌牙弓狭窄,形态为尖圆形,下颌牙弓宽大,为方圆形;下颌Spee曲线较深,上颌拥挤度为4.5mm,下牙列拥挤度为6mm。通过对患者询问病史、口内及面相检查、模型分析、影像学分析,生长发育期判断,并结合患者的意愿选择双期矫治:一期通过矫形力的使用刺激上颌的生长,二期通过正畸力的使用对Ⅲ类错(牙合)进行掩饰性治疗。对治疗前、扩弓后、治疗后进行模型以及头颅侧位片的结果对比分析。结果:疗程共19个月。治疗后患者上下牙列中线同面部中线一致,磨牙关系、尖牙关系均为中性,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下颌Spee曲线已完全整平,上下牙列完全排齐,无散隙存在,后牙反(牙合)基本解除,后牙尖窝咬合关系良好。患者颏部无偏斜,侧貌进一步改善协调。双侧颞下颌关节功能正常,无压痛,无弹响,开口度开口型正常,无早接触及(牙合)干扰,咀嚼功能大大改善。模型分析:(1)上颌牙弓中段宽度扩弓前为38mm,扩弓后为46mm,基骨弓宽度扩弓前为45mm,扩弓后为53mm,说明上颌螺旋扩弓器有效明显地改善了上颌及上牙弓的宽度,且没有引起磨牙明显的颊向倾斜。二期固定矫治后患者的上颌牙弓中段宽度为40mm,基骨弓宽度为47mm,说明扩弓效果有一定程度的复发,复发可能原因为扩弓后保持时间较短暂,但仍较治疗前改善,与下颌牙弓更加匹配;(2)治疗前上颌牙弓长度为53mm,基骨弓长度为38.0mm,一期矫治(上颌扩弓联合前方牵引)后上颌牙弓长度为52mm,基骨弓长度为38.0mm,提示本病例中前方牵引与螺旋扩弓器对于矢状向上颌骨的生长并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治疗后上颌基骨弓长度为35.9mm,较治疗前明显减小,可能与上磨牙的近中移动有关,下颌为39mm,较治疗前明显增大,可能与下磨牙的远中移动有关。X线头影测量分析:(1)矫治前U1-SN为71.7°,扩弓后为71.7°,U1-NA为32.1°,扩弓后为32.0°,说明前方牵引与上颌快速腭扩展并未引起面部骨骼矢状和垂直关系的明显变化;二期治疗后SNA为77.6°,SNB为79.0°,ANB为-1.4°,Wits值为-2.9mm,骨性Ⅲ类关系明显改善,治疗后U6-Ptm增大为20.8mm,说明上颌第一磨牙向近中移动明显,并以下颌支前缘为参照下颌磨牙均向后移动,说明在Ⅲ类牵引的长期作用下,该病例由磨牙完全近中关系矫治为I类关系,治疗效果良好;(2)矫治前FMA为27.0°,SN-MP为35.0°,扩弓后FMA为27.2°,SN-MP为35.2°,矫治后FMA为28.1°,SN-MP为35.9°,下颌发生轻微的顺时针旋转;且OP-FH矫治后为2.4°,发生明显逆时针旋转。虽下颌有轻微顺时针旋转,且前后面高均略有所增大,但患者下颌有效长度略增加,且上颌后牙伸长,提示下颌的旋转可能与下颌骨的生长发育及上颌后牙的伸长有关,但前后面部的垂直比例依然保持良好。治疗前UL-EP为-4.1mm,治疗后为-3.1mm;LL-EP为-1.8mm,治疗后为-1.3mm,提示侧貌进一步改善协调。结论:本病例中通过早期颌间Ⅲ类轻力短牵引的使用,Spee曲线完全整平,上下切牙代偿性倾斜,建立了正常的覆(牙合)覆盖关系,且上后牙近中移动,下后牙明显远中直立移动,磨牙关系达到I类,上后牙及下切牙伸长,使(牙合)平面逆时针旋转,后牙牙轴基本垂直于(牙合)平面,从而高效早期地矫正控制了矢状向及垂直向的不调,提高了矫治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