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证明中的数学解释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qq9206448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数学上,证明是指在一个特定的理论系统中,根据一定的推理规则或标准,由公理或者在先的定理推导出某些命题的过程。人们一般认为,同一个数学命题的不同证明所起到的作用是相同的,即确立命题的真。但实际上,当数学家通过证明确定一个猜想(或命题)为定理时,往往并不满足于所得到的结果,或者对最初的证明不满意,而试图通过寻求其它的证明,来更加深入地探讨定理成立的原因。这种在数学史和现代数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意味着不同的证明之间存在着重要的差别。对数学中这种追求多种证明的现象进行哲学研究,在当今哲学领域称为数学解释(Mathematical Explanation)研究。
  在以往数学解释问题的研究中,学者们都是从对命题或定理的解释入手。也就是说,主要关注的是,将证明作为解释项,将命题或定理做为被解释项,研究数学解释的不同情境。在本文中延续这一传统,并且我所探讨的核心问题是:在数学证明中,一个解释性证明(explanatory proof)的本质是什么。我试图论证一个数学证明之所以具有解释性(explanatoriness),其本质在于证明本身提供了具体的数学信息。并且我试图论证获得解释性的途径是多样的,具体体现为“证明的严格性”、“证明的简洁性”、“证明所依赖理论的初等性”以及“前所未有的新颖性”。
  论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
  在导论中,我对全文做了介绍。其中包括(1)对数学解释问题作出背景分析;(2)对“数学解释”和“解释性”给予必要的概念辨析;(3)对数学解释在数学哲学研究中的地位和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4)概括了论文主要的创新之点。
  在第一章中,我考察了历史上的数学解释理论和数学解释模型,分析各种理论和模型的可取之处和不足。我所得到的结论是,现行的几种理论和模型都存在某些不能令人满意之处,具体表现为如下几点:(1)或者一个解释理论对“解释”的定义过于狭窄,而且附加了不必要的实在论预设;(2)或者试图用一个极其局限的统一的解释模型刻画所有的解释性证明;(3)或者将一个好的解释性理论等同于一个易于理解的理论;(4)或者选择了不具有典型性的案例展开数学解释理论或模型的建构;(5)或者对数学解释的研究仅停留在证明本身的描述上,未能反映具体数学证明背后所体现的数学解释的本质。因此,以本文之见,数学解释研究需要从“解释的初步定义”、“案例的恰当选择与分析”以及“寻求解释性证明的共性的理论建构”三个层面重新展开。
  在第二章中,我采用自下而上的案例分析方法,以代数基本定理为例,适当选取了13个典型的证明,力图展示代数基本定理证明所呈现出的多样性。我将这些证明作为第三章研究解释性证明的基本素材。我对“解释”的初步定义是:(1)作为名词的解释(explanation),它是指命题成立的理由;(2)作为动词的解释(explain),它是指找出命题成立的理由的过程;(3)当我们判断一个证明比另外一个证明更具有解释性(more explanatory)时,是指前一个证明比后一个证明提供了更好的命题成立的理由。
  在第三章中,我对代数基本定理的证明做了解释性分析。我所得到的结论是:(1)一个数学证明的解释性在于具体数学信息的揭示;在这里数学信息是指是在前提数量少的情况下,证明提供了与关键的数学对象相关的尽可能多的数学事实和内容。(2)解释性证明的形式是多样的,具体可以体现为:“证明的严格性”、“证明的简洁性”、“证明所依赖理论的初等性”以及“前所未有的新颖性”。
  结论部分对全文所得的基本结论作出了概括。
其他文献
本论文旨在探讨亚里士多德对巴门尼德存在问题的回应及其随之阐发的深层理论的相关问题,试图清理出亚里士多德的巴门尼德回应如何相关于他自己的这些重要学说。笔者拟通过探究亚里士多德如何在自然哲学著作和《形而上学》著作中来回应巴门尼德的存在问题,同时就其学说目的和理论背景来分析这一回应是如何可能的,以评价这一回应是否是成功的;进而我还将考察这一回应如何有助于人们深入理解亚里士多德的相关学说。  因此将重点考
“游文于六艺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是早期儒学的重要特征,早期儒家颇重从经典文本(“六经”)中诠释出自身以“仁义”为核心的思想主张。就《诗》而言,早期儒家引《诗》、论《诗》材料可以看作儒家哲学议题的表述者、承载者与引发者,早期儒者对《诗》的诠释实际上构成了早期儒家哲学的生成方式。  第一章讨论《诗》的儒家经典化问题。《诗》本为“周官之旧典”,作为早期儒家所“遭遇”到的文化语境,《诗》在春秋末期的存在
学位
禁忌是宗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而时日禁忌是道教禁忌中十分关键的组成部分。本文着重探讨道教各种时日禁忌形成原因,以了解道教禁忌文化,更进一步地说,了解禁忌文化背后的道教思想。因此,本文分为五个章节对道教时日禁忌进行探源。  第一章是对道教时日禁忌的界定和分类。道教禁忌属于禁忌中的一类,因此首先对“禁忌”的概念进行辨析,从英文“塔布”词源、中文“禁忌”词源来分析禁忌的含义,得出禁忌的特征。其次,对道
学位
以史为鉴,可以知古今,对南宋时期的寺院经济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一方面可以揭示南宋社会佛教与经济发展的基本面貌,反映佛教历史发展规律和文化传统,另一方面可以为当前我国寺院经济文化建设以及政府解决宗教的若干问题提供重要的历史参考,为当前佛教在现代化社会的未来寻求积极的出路。  本文以南宋时期的寺院经济为研究对象,立于宗教文化、社会历史以及政治经济的综合视角,将寺院的经济活动状况放置到
学位
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特区及沿海城市的带动下,中国的经济迅速发展。为了找工作、赚取更多工资、改善生活质素,大量农村居民涌入城市、等待机会。为了赚钱、发展事业,这些农村居民在城市建立家庭、落地生根。  这股来自四方八面力量,加快中国的都市化。都市化现象出现的同时,家庭面对急速的改变,首先是从改变家庭成员的职业,及与此相连的家庭成员的社会地位以及改变家庭成员的价值观念开始的,进而影响家庭结构、家庭功能、
作为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会、家庭教会甚至整个中国基督教在城市化与现代化相叠加的转型中国的阶段性发展结果,中国城市新兴基督教会既有许多与家庭教会相同和相似的特征,也有许多正在凸显的差异。这种差异,既有源发于组织规模、活动场景等方面的因素,也有作为其存在和发展土壤的中国城市本身的很多因素,更有中国社会宗教生态格局中导源于政教关系的若干因素。所以,深入探析中国城市新兴基督教会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并透过这一过
学位
有清一代,统治者对于道教采取限制的政策。正一道在朝廷地位日渐下降,而全真龙门派却趁势而起,发展迅速,高道迭出,支派繁庶。该派于康、雍、乾时期,形成以江浙为中心、遍及南北的中兴局面。  其中龙门派第十一代闵一得(1758-1836),是龙门派在江浙地区盛传期间,与教理著作最有成就者。闵一得生平勤于著述,辑《古书隐楼藏书》三十余种,别撰《金盖心灯》八卷,发明本师宗旨,力辟丹家邪说,是研究清代龙门派的历
学位
美学问题与特定的哲学理解是难以分割开来理解的。近代之前的哲学,学界多称之为存在论(ontology)哲学,探讨和追问世界万物的本原、本性等原初性问题,而美学的理解也呈现出某种存在论的情愫,即探讨美的本性、本质的问题将美的本性归结为秩序性。到了近代,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人的理性认知能力日益凸显,如何认识、如何获得真理知识的问题开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即开始出现哲学形态的认识论转向,对美学问题的研究和
学位
本文论述的主要是关于马克思共产主义理论的思想来源和从这个思想来源来如何看待共产主义的问题。侧重于从思想史,特别是从哲学史的角度给马克思共产主义理论提供一种不同于传统教科书介绍的思想来源。发掘出以往不被重视的理论渊源,如浪漫主义思潮对青年马克思的影响,共产主义理论内部所包含的科学与信仰的双重维度和理论张力,马克思历史唯物史观中对宗教神学的批判和对浪漫主义的超越等等。  论文的主要线索是以青年马克思理
尼采在其著作中时常谈论到力,力是最基本的概念。世界是由诸力斗争而构成的,关于世界的理论则是诸力依据各自在斗争关系中的权力量而对世界的一种阐释而已。这种力本论继承了莱布尼茨的单子论中的观点,莱布尼茨认为,单子中具有一种原始的活动力,单子表象世界的能力是由其内在的力或欲求的原则而产生的。尼采与莱布尼茨的相同之处在于:单子的表象或力的斗争是阐释的根源。因此,尼采在继承莱布尼茨的基础上,提出了透视主义的认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