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社会背景下社交媒体对身份间性的再构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TEK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流动社会(mobile social)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和二元制的身份对立的局面,使不同阶层、身份的人群杂糅在一起,公众的意识形态、文化消费方式等发生了深刻而显著的变化。较之于以往相对板结化的社会结构,在现有的社会结构下,实现职业间、地域间、阶层间流动的可能性增加,公众拥有更多机会通过获致性因素改变其社会身份。在此现实语境下,具有流动属性(mobile)的社交媒体应运而生,并深刻嵌入公众的现实生活。社交媒体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和操作的壁垒,使得社会各阶层、各年龄、各身份的群体都有权力和能力使用。本研究的基本假设为:在流动社会的背景下,各圈层的社交媒体用户在接触社交媒体的过程中出现了表征各异的身份认同问题。同时,本研究提出三个分假设:一、社会媒体上的情感交流反而令现实社会关系出现隔阂,导致主体间出现情感认同障碍;二、流动人口在使用社交媒介获取信息时,接触到针对内群体身份形象的负面社会评价后,会想象式地迁移为对自身的评价,进而陷入认同焦虑;三、虚拟与现实两种身份的同时存在使个体身份认知出现矛盾,传播行为和传播心理具有不一致性。经过前往粤赣浙三省六市展开实地田野调研,并对回收的调研问卷进行数据分析以及对深度访谈材料进行整理,本研究认为:由于个体身份的差异性、多元性和流动性而出现的“身份间性空间”,经过社交媒体的交往和传播活动,会不断地强化和再构,导致主体在使用媒介过程中对于身份的认知出现漂移和异变,引发了个体间、群际间、阶层间的身份认同问题。在进行实证研究后,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在当下的社会背景下,社交媒体对现实的“身份间性”进行了再构。本研究在主体间性的理论基础上,探讨出社交媒体再构后“身份间性”的三大表征,即“我们”的家园和“他们”的城市之间的身份适应分化、虚拟媒介记忆与现实交往体验之间的身份锚定模糊、以及线上传播结构与线下社会阶层之间的身份抒写矛盾。本研究的根本旨趣在于,对承袭于“主体间性”的“身份间性”之理念与社交媒体中的“身份认同”问题作探索,从而揭示“身份间性”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如何延伸并影响客观交往秩序。
其他文献
高校美术专业的中国画教学是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其主要特点有三:一是具备很强的民族性,二是具有很强的绘画性,三是具有世界性的东方艺术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随着社会的不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病原菌特征与耐药性及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间医院ICU收治的机械辅助性呼吸超过48h的患者380例,诊断患者是
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强调:“中国本科教育进入了新时代,人才培养是本,本科教育是根”。这对于“双一流”建设的方向、标准、重点有非常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目的:探讨医院门诊药房信息化及自动化建设的模式及可行性。方法 :结合我院门诊药房信息化及自动化建设的实践,分别阐述电子处方、条码体系、快速自动发药系统、药品管理射频
目的:探讨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支持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AMI)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7例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患者。其中13例均
目的通过测定哮喘大鼠气道重塑后表皮生长因子蛋白的表达,探讨平喘颗粒对哮喘大鼠气道重塑的作用机理。方法将90只Wistar大鼠分为6组,每组15只,A、B组予以生理盐水灌胃,C组予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一电喷雾质谱(HPLC—ESI—MS)联用技术用于海洋中药罗氏海盘车有效成分快速鉴定及其指纹图谱研究的方法。方法:对罗氏海盘车药材进行超声波提取,采用HPLC—E
针对经验模态分解(EMD)方法处理非线性非稳态信号的不足,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局部均值的EMD分解方法(ALMEMD)。该方法分析了信号极值点分布特性和均值曲线拟合对分解结果的影响,只使
导论近年来,法律解释已日益成为我国法学界倍受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有关这一问题的论著不断涌现,专门的学术会议渐次召开,甚至还出现了专门研究这一问题的学术机构。究其原
预计未来三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将持续升温,市场规模将保持30%左右的增长速度。到2021年,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突破800亿元。伴随人工智能逐渐面向产品应用市场,人工智能硬件应用具
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