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人干扰婚姻关系的民事责任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wen_f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对1980年《婚姻法》进行修改的过程中,就有不少学者针对“婚外情”“包二奶”等现象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赞成用法律进行规制和赞成用道德予以调整者均为数不少,可见此问题复杂性之巨。2001年新修订的《婚姻法》并未将“配偶权”的概念引入,只是在总则当中做了一条“夫妻应当相互忠实”的倡导性规定,导致学界对此的看法仍然莫衷一是,实务中也出现了不少因第三人干扰婚姻关系纠纷而提起的精神损害赔偿诉争,各地法院对此的判决不甚统一。本文针对这一实务中出现的问题,以人类性心理学、社会学以及法理学的相关理论研究为基础,运用多学科和比较法的方法,试图论证第三人干扰婚姻关系纠纷中侵权责任能否构成、在什么情形下构成、侵权责任如何承担等问题,以期为实务中此类问题的解决找到较为妥当且统一的路径。本文除导言和结语外,共分五章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论述。第一章内容主要是对司法实务中因第三人干扰婚姻关系纠纷所提起的民事诉讼的案件类型做了分类整理和分析。笔者以“婚外恋”“婚外情”“第三者”“干扰婚姻关系”等相关关键词进行案例搜索,收集整理了16起较具代表性的民事案例,将其按照诉讼两造的不同身份分为“无过错配偶诉有过错配偶”“无过错配偶诉第三人”“无过错配偶诉有过错配偶及第三人”“有过错配偶诉第三人”及“第三人诉无过错配偶”五类。第二章内容是对第三人干扰婚姻关系纠纷所做的一些基础性研究。其中,在性心理学的基础性研究中探讨了人类因物质生产、抚育后代等的自然需要而产生结偶的倾向,但本质上仍具有多偶的本能和求新的冲动;在社会学的基础性研究中回顾了人类家庭模式的逐级演变及现代婚姻功能的新变化,指出了性道德秩序正从“贞操中心”向“子女中心”转移的趋势;在法理学的基础性研究中,探讨了道德与法律的关系和不同功用,具体阐明了婚姻家庭法律的特殊性。第三章内容是对第三人干扰婚姻关系纠纷的比较法研究。主要探讨了德国、法国、日本、意大利、我国台湾地区以及英美两国对于通奸行为的实务处理的演变过程以及相关的理论争议,并对这种演变的深层原因进行了介绍。第四章内容是对我国大陆地区针对第三人干扰婚姻关系纠纷如何处理这一问题的理论现状与实务现状的梳理。具体介绍了与之相关的一些法律规定以及实务中的见解,特别论述了忠实义务式微的发展趋势,且对“配偶权入法”的争议进行了整理和分析。第五章内容是在前述章节研究的基础上对第三人干扰婚姻关系如何处理提出的基本构想。一般情况下不认可通奸行为构成侵权,但如行为人具有故意侵害他人人格权益的主观过错,且其行为符合违背善良风俗的要件时,可例外地认其为侵权。侵权责任的承担以精神损害赔偿为主,以停止侵害、赔礼道歉、消除影响为辅。
其他文献
<正>2017年06月27日新华社东京6月27日电(记者华义)日本一个研究小组近日报告说,他们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成功治疗了实验鼠的血友病。未来有望在此基础上开发出能根治血友病的疗
会议
2012年,在第六届中国国际警用装备博览会上,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内蒙古一机集团研制的国内首创某新型联合越野车正式亮相,成为一大亮点。这款联合越野车是一机集团仅用了不到10个月
《红楼梦》中太虚幻境的描写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热点,实际上它包含了多重象征意义,本文尽可能从不同角度深入探讨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太虚幻境的描写既是中国文学中经常出现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装修行业慢慢地从建筑这一大行业之中脱离开来,发展成为了一个专门的装饰行业。二、三线城市的崛起,将带动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建筑的建设,给建筑装饰行业
长白山是我国乃至全世界保存较为完整的自然生态系统之一。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世界“人与生物圈”保留地之一,生态环境极其敏感。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长白山交通建设
在当代高速度、高密度、高功耗、低电压和大电流的数字系统中,高速瞬态电流引起的同步开关噪声(Simultaneous Switching Noise, SSN)耦合到系统电源分配网络(Power Distribut
增压技术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增加柴油机的动力性,提高柴油机的升功率。增压能够缩短柴油机滞燃期,在增加进气量,提高进气压力,减少排放等方面有显著成效。VNT增压技术比机械调压
与罗马法中诞生的其他各项民事制度相比,缔约过失责任是一个新生的概念,然而却也历经百年沧桑,至今屹立不倒。然而,缔约过失责任的产生,系基于德国民法特别是侵权法规定存在缺陷而
本文以创新理论为指导分析高技术时代创新活动的基本特征 ,并提出集成创新理论观。在此基础 ,界定了创新能力的概念 ,分析中国科技园区域创新能力的内涵、科技园区域创新能力
在构建城市住房供给弹性与人口增长之间的理论机制的基础上,基于2005-2018年中国70个大中城市的面板数据样本,考察了住房供给弹性和城市行政等级对中国城市人口规模变动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