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先生奥论注》研究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4704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先生奥论注》是成书于南宋中期的宋代论体文章选本,是由建阳麻沙书坊的书商编、注、刊刻,以呈示范文的方式教习举子试论写作的科举用书,目前仅存四库本。全书原本四十五卷,有阙佚,现存四十卷,分为前、后、续三集,共收录16位作家214篇文章,前集第八卷开始有注文。论文以四库全书版的《十先生奥论注》为研究对象,立足文本,在分析考证文献的基础之上,从成书背景、选本内容、行文艺术、注文以及价值等方面阐释此书。文章包含绪论以及正文两个部分,绪论在介绍此书的同时,综述研究现状。正文分为五章:第一章,对现存文献进行研究。本章推定了《十先生奥论注》一书的成书时间,厘清版本留存现状,考察编者以及注者的大致范围,对是书选录的作者生平做简单的考证介绍,对选篇来源进行了梳理,并整理出是书所具的独存文献。第二章,探讨成书背景。是书的成书,与诸多因素息息相关。科举制度的成熟、理学思想的渗透、论体文章到科举程文的转变、建阳出版行业的繁荣以及场屋选本的兴起,都是孕育《十先生奥论注》的重要温床。第三章,研究《十先生奥论注》的选本概况、内容与行文艺术。作为一本科举用书,是书的编纂体例简单明了,遵循同主题与同作者成卷的原则,篇章形态单篇与合论并存。内容上围绕史、政、经择选篇章,从立意、结构与造语三个方面,体现出论体文章向科场程文转变过程中的艺术风貌。第四章,分析注文的形式、内容与功用。《十先生奥论注》注文的篇幅几乎与正文不相上下。注者以题下注与夹注的形式,归纳篇目主旨,补充文内史料,注解典故、经义、典章制度与引文,为举子阅读文章、理解文章、灵活运用文章材料提供了便利。第五章,发抉《十先生奥论注》的价值意义。是书拥有大量的独存文献,通过它们,可以增补名人遗文,保留无名作者篇目,反观社会风貌,丰富浙东学派学术思想。是书同样丰富了科举用书的种类,反映出理学为主导的科举观念,体现了科举行文由程式渐严到结构凝定过程中的独特艺术风貌。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益卵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remature ovarian insufficiency, PO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新余市中医院收治的POI患者7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自拟益卵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穴位贴敷治疗,均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性激素水平[
期刊
新材料的发现与应用,是近年来唐代文学研究的热点话题。本文以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新出土的唐代墓志与壁画为基础,对其中呈现出的女性形象进行研究。墓志与壁画虽然分属不同的门类,但二者同样是唐代社会风尚影响下的产物,均能反映出唐人独特的价值取向,在女性形象的塑造上存在一定关联。儒家的传统性别定位早已对男女的社会分工作出了规定,即“男不言内,女不言外”,这一点在壁画与墓志中都有表现。唐墓壁画“府邸宅院一元化
学位
针对城市周边乡村公共空间布局形态与村民需求不匹配的现状,提出“两模型三层级”的乡村公共空间精准优化方法。以西安周边乡村-车村为研究对象,运用社会网络分析(SNA)法构建车村公共空间双层网络模型,即:物质网络模型与村民行为网络模型(两模型)。从“聚落-片区-单点”三个层级(三层级)设计衡量公共空间网络结构特征的相关指标,并通过双层网络模型指标的对比分析,精准定位车村公共空间需要优化提升的要素。最后,
期刊
移动群智感知(Mobile Crowdsensing,MCS)是一种高效的数据感知方式,由携带移动设备的用户到指定地点采集数据。感知平台要求用户提供实时位置以便进行任务分配,但位置信息的共享会带来严重的隐私泄露问题。一些用户出于对自身隐私的担忧,拒绝参与感知任务,导致任务完成率降低。为有效解决移动群智感知中的用户位置隐私问题,学术界和工业界均在积极探索有效的技术手段。差分隐私是目前相关研究中采用的
学位
光催化技术可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生成燃料小分子或产生氢能源,是解决环境和能源问题的理想途径之一。然而,由于半导体光催化剂对太阳光缺乏有效的利用,导致太阳能的转换效率不高。因此开发一类高效、稳定的半导体光催化剂,尤其是可见光或近红外(NIR)响应的光催化剂是非常必要的。迄今为止,人们付出了许多的努力,并且开发了许多不同类型的半导体光催化剂。其中,金属硫化物,尤其是Zn In2S4(ZIS),作为一
学位
加积型红土是中国南方地区典型的陆相沉积,是研究中低纬地区第四纪古环境记录的良好地质载体。其沉积剖面的结构存在两种类型:第一类自上而下为黄棕色土、网纹红土、砾石层和基岩;第二类自上而下则为均质红土、网纹红土、网纹砾石层和基岩,两类剖面的主要区别在于网纹化过程结束以后一些剖面上覆均质红土,而另一些剖面则上覆黄棕色土。更新世网纹红土的形成环境已有较多研究,普遍认为网纹红土是夏季风异常强盛时期湿热风化的产
学位
炔醇催化加氢制备烯醇是精细化学品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反应,抑制生成的C=C键进一步加氢生成C-C键是该反应的关键。Lindlar催化剂对该类反应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和稳定性,因此,Lindlar催化剂是工业上生产烯醇用到的主要催化剂,Lindlar催化剂通过引入铅盐对Pd纳米颗粒进行毒化,并加入喹啉和噻吩等含氮、含硫的有机物抑制烯醇在活性位点上的吸附,从而提高该类反应的选择性。但是,铅盐和有机抑制剂的引入
学位
从分子水平研究多相催化剂表面物种与催化剂表面结构,进而解析催化反应机理、活性位点及其催化作用是催化科学研究的热点与难点。红外光谱可以获取探针分子与反应中间体在催化剂表面吸附后的振动与转动信息,由此识别表面物种、推断催化剂表面结构与吸附位点信息,是多相催化研究的重要表征手段之一。然而,利用红外光谱识别表面物种与研究反应机理仍存在重要挑战:(1)利用红外光谱识别表面物种一般根据自由分子的特征频率或文献
学位
从几起典型轨道绝缘烧损案例的概况、原因、整治方案入手,分析牵引回流不畅原因,提出改进牵引回流切断点设计、增设空扼流、补强回流线缆疏通牵引回流等措施,解决大电流烧损绝缘的问题。同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提出在设计、施工、运营中对牵引回流优化整治,超前防范,有借鉴意义和长远影响。
期刊
《辇下曲》是元代文人张昱早年旅居王都时有所闻见而作、后有意整理而成的组诗,共有七绝131首。文中对它的研究共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对《辇下曲》的范围及创作情境的探究。其成稿,从作者层面来说,既得益于张昱早期游历京师时处处留意、时时落笔的行为,也得益于他对文稿的有意整理;从政治环境来说,《辇下曲》的创作与元代的两都巡幸制度、皇室对待宫词写作的宽容态度、南人的政治困境是密不可分的;从文化环境来看,张昱创作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