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赐民爵与汉宣帝时代的政治—兼论秦汉时代的二十等爵制与编户体系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etl12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秦汉时代,编户体系是维持帝国运转的根本所在。在不断趋于制度化的秦汉帝国,在万民公与私的社会生活中,编户民身份的获得极其重要。爵称是帝国编户身份信息中极其重要的组成要素,占绝对数量的、普通的编户民基本拥有爵位,这样的身份构成带有春秋战国时代遗留的贵族色彩。进入战国时代,为了应对不断扩大的兼并战争,秦国打破原有的氏族贵族制,突破了血缘的限制,二十等爵制向全体(秦国的)编户民开放,使其全体对于秦产生认同感,使其戮力耕战,这帮助秦迅速的完成统一,建立了秦帝国。通过军功抑或力耕,使爵位成为普通人的可期之物,使大多数人拥有了具备贵族色彩的社会身份。万民的爵位源自帝国的爵位赐予,而帝国的爵位赐予是以全体编户良民男子为对象。这样的制度设计和政治运作,使爵位赐予不仅是恩德的体现,又是以柔性的方式将原有编户体系进行再次巩固,这是爵位赐予的首要意义。奴婢、流民等脱离编户体系者,无法接受爵位赐予,若要要接受爵位,他们必须要返回原籍或是在流亡地重新占籍,再次纳入帝国的编户体系,故而爵位赐予对出现漏洞的编户体系又有修补作用,这是达到的第二个目的。在秦汉时代,爵位的获得对形成编户身份极其重要,同时爵位对于天下万民具有绝对的现实价值。在秦汉时代这一具体历史时期,帝国通过爵位赐予不断地维持、巩固以及修补帝国编户体系,实现把民众束缚在帝国的控制之中的目的。武帝以来的弊政对汉帝国的伤害是广泛而又深刻的。战争与自然灾害,尤其使帝国的编户体系遭受了沉重的打击,而编户体系的稳定直接影响到国家的运转。在籍民依旧承担着对国家的徭役赋税,亟须安抚;持续已久且数量巨大的流民亦是紧要的问题。与此相伴随的现实压力,使百姓苦不堪言,民间出现了厌汉的情绪,甚至出现了鼓弄汉家禅让的舆论,这是亲政后的宣帝必须解决的问题。作为祥瑞符号屡屡出现的神雀和频繁的爵位赐予,是宣帝朝极为鲜明的政治文化,在其背后蕴含着宣帝深刻的政治考量。在阐明秦汉时代二十等爵制与编户体系间的制度设计后,对汉宣帝时代的政治文化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以此对汉宣帝时代频繁的爵位赐予和祥瑞符号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首先,神雀作为祥瑞符号预示着上天对于汉宣帝本人以及汉家的认可,而作为祥瑞符号的神雀又兼及汉家火德的想象;其次,伴随着屡现的神雀成为朝廷频赐民爵的天道依据,在这样的互动中,将上天的祥瑞与现实的惠政相结合,夹杂而来的异象征兆与现实收获,冲击着百姓的现实体验,使百姓对帝国的盛世繁华的感受显得尤为真实以此产生真正的认同。这也是宣帝效仿武帝故事,以经术缘饰文治理念继承;最重要的是,在汉宣帝时代,随着祥瑞“神雀”而来的普赐民赐,以及一系列配套的惠民政策,不仅仅是将大量溢出编户之外的民众重新纳入编户体系之中,更是对于占绝大多数的、依旧为国家所掌握的在籍民众的笼络,以此维持、巩固帝国的编户体系,实现帝国把编户民束缚在郡县之中的目的。而宣帝推崇的“良二千石”,是保证中央政令得以推行贯彻落实的重要步骤。这一系列的政策选择,是汉宣帝对武帝以来,由于遭受长期动乱、灾害,而动荡不安的编户体系的重塑。在处理这个问题上,长于民间的宣帝选择了一系列柔性的、疏导式的政策,使饱受动荡的编户体系逐渐得以维持、巩固,从而在根本上使危机中的汉帝国转危为安,恢复了稳定,走向中兴。宣帝朝在巩固、修补帝国的编户体系时,普遍赐爵是其中极其关键的契机,并在一系列相互配套的政策辅助进行,也只有这样才会达到预期的目标。因此,面对两汉时代各个时期的“爵位赐予”,衡量其对于编户体系的意义时,要根据其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配套政策实施等具体情形进行分析,不能等量齐观。光武帝刘秀承高祖之业再次中兴汉室,承袭前汉的许多规章制度,恢复了被王莽所废止的二十等爵制。在后汉的明、章、安、顺几朝,数十年间赐爵频繁,在一定的时间段内,爵位赐予确实能够巩固和修补编户体系,成为政府维持编户体系的重要政策。这也是后汉历史上政治、社会发展的稳定期。但是后汉时代的频繁赐爵以及超赐的情形,导致二十等爵制趋于轻、滥的情形中。到了帝国的后期,即桓帝、灵帝及献帝时代(公元146-220年)各只有1次爵位赐予,整整64年间仅有3次爵位赐予。此时爵位已经沦为无用之物,对民间已经没有吸引力,赐之已无用,朝廷已经无法以赐爵来吸引万民,使其安于乡里。东汉末期的王粲便说“今爵事废矣,民不知爵者何也。夺之,民亦不惧;赐之,民亦不喜,是空设文书而无用也。”此时,二十等爵制已然轻滥,爵位的价值丧失,对于百姓的吸引下降,对编户体系的意义也形同虚设了。也是在此时,大规模的流民再此成为帝国的腹心之患,汉帝国正经受着黄巾之乱,处于飘摇之际。
其他文献
外语初学者时常会犯拼写错误,因此迫切需要正字指导。然而,现有的相关词典理论研究鲜少探讨正字信息的处理方式,多数初阶英汉教学词典也缺乏对正字信息的多结构系统表征。在这样一种紧迫的研究背景下,本文尝试优化易错拼词的正字信息在初阶英汉教学词典中的表征方式,以求促进我国初中英语的正字教学。具体而言,本文试图解答如下三个研究问题:(1)现有的初阶英汉教学词典如何呈现正字信息?(2)我国初中英语教师对初阶英汉
学位
《风俗通义》是汉末应劭的一部重要著作,是汉代思想与汉末历史的鲜明写照,也涵纳了应劭深刻的政治与思想寄意。历来的研究者多将应劭视作俗儒或博物学家,将《风俗通义》视作小说家言或资料汇编性质的著作,因此这方面的探讨还有待深入。本文试图将应劭及其《风俗通义》放在汉代尤其是汉末历史之中来考察,以勾勒出应劭所面对的问题以及《风俗通义》的思想意蕴。第一章论述西汉形成的县官与三老、汉政与风俗、汉廷法令与乡民社会相
学位
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针对中国逐渐失去贸易强国地位的大环境下,发掘中小贸易企业对俄服装生存发展的新道路。本文基于中俄贸易的发展为大背景,回顾中俄贸易的历史发展和过程,得出中俄贸易发展是以苏联解体为契机,发展形式由民间推动向政策扶持过渡,一路历经灰色清关的洗礼,逐渐走向公正透明的健康发展道路。然而,中俄服装贸易的发展却一直以灰色清关为主,贸易形式多样,具有不安全和不稳定的因素存在。本文以俄罗斯是重工业大
学位
本片将镜头聚焦于一个普通的名校毕业生——谈杨的支教生活和情感体验,纪录和思考他的困顿,一方面呈现了他本人作为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叛逆者,同时抱有理想主义的纯善爱心的矛盾,并由此切入现代青年人普遍的迷茫和无奈,展现了个人面对命运时渺小又挣扎不妥协的力量,使这种超越平凡个体、具有共鸣的精神,产生具有人类永恒价值的意义,是一种既哀伤又坚忍的情感表达。另一方面以谈杨为突破口,辐射到他所接触到的新的人物关系和生
学位
沈周是吴门画派的领袖人物,他兼有诗人、画家、书法家、鉴赏家、隐士等多重身份。沈周的诗“才情风发,天真烂漫,抒写性情,牢笼物态”。他的画发自天性,妙得天趣,品格高逸。他的书法遒劲有力,深得黄庭坚笔意。沈周的诗画合璧作品,是诗情画意融合的产物,具有多方面的价值:从美学方面来说,沈周的诗画合璧作品展现了明代中期文人的审美倾向;从文献价值来说,这些作品保留了沈周的诗作,具有录遗诗记遗事的作用;从历史价值来
学位
随着城市商业银行业务规模的扩大,以及经济一体化加深导致的企业跨地域活动日渐频繁,单一城市制经营的弊端日益显现,城市商业银行要求跨区域经营发展的呼声也日渐高涨,并将其视作具有历史意义的“二次革命”。在此背景下,2005年上海银行获准筹建宁波分行,自此拉开了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的帷幕。2009年银监会正式发布《关于中小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市场准入政策的调整意见(试行)》,放开对跨区域经营机构数量指标和营
学位
期刊
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逐步建立与不断发展,投资银行场外市场业务近年来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同时中国证监会及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的监管日趋严格,证券公司必须高度重视投资银行场外市场业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以及风险管理,否则该业务风险爆发的概率会大大提高,对证券公司的声誉和品牌产生较大影响。XX证券公司是一家证券类上市公司,其投资银行场外市场业务已经在市场上持续占据挂牌企业数量第一的位置。XX证券公司长
学位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30多年的社会发展,小微企业特别是民营小微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在优化经济结构、促进技术创新、缓解就业压力、确保国民经济稳步适度增长等方面,小微企业特别是民营小微企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推动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贡献了巨大的力量。然而,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特别是2012年以来,随着经济增速逐步放缓,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大量传统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同质化竞争日趋
学位
自经济开放以来,在我国相关政策的引导下,国内中小型公司的规模与数量获得迅速的扩大,其在经济领域的地位也持续提升,不断显示出活力和创新力,已逐步成为驱动国内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与此同时,中小企业信贷需求也是逐步受到农村商业银行的重视,中小企业业务在整体的信贷结构中的比重日益增大,成为农村商业银行重要利润增长点。但由于受到中小企业信息不对称、抗风险能力弱、风险管理体系不健全等因素的影响,中小企业信贷风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