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儿童生活事件、心理弹性与安全感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kar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多种多样的生活压力事件,良好的心理弹性是经历困境时的积极品质特征,在流动儿童融入城市的过程中,对其安全感提升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研究一研究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心理弹性量表和安全感量表,以河南省郑州市2所中学抽取的495名初中生为被试,比较流动与非流动儿童在生活事件、心理弹性和安全感上的差异;考察流动儿童生活事件、心理弹性及安全感的一般状况,并对三者关系进行深入分析。研究二采用质性研究对4名被试进行访谈。本文从生活事件、心理弹性和安全感的关系着手,使用质量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流动儿童心理弹性的特点,验证心理弹性在流动儿童生活事件对安全感影响中的作用,丰富了流动儿童心理弹性的研究,为提高流动儿童安全感、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切实的教育指导依据。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流动儿童和非流动儿童在安全感总分和确定控制感上差异显著。(2)性别、年级、学生类型、流动时间对流动儿童生活事件影响显著;年级、学生类型、流动时间对流动儿童心理弹性影响显著。(3)生活事件与安全感、心理弹性存在负相关,心理弹性与安全感存在正相关,心理弹性在生活事件对安全感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4)流动儿童与非流动儿童对于生活事件的解读存在不同。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本文得出结论如下:(1)流动儿童在安全感上优于非流动儿童。(2)男生比女生体验到更多的惩罚性事件;初一比初二、初三遇到更多的人际关系危机和惩罚性事件,初三比初一、初二承受更高的健康适应问题;相比打工子弟学校,公立学校流动儿童遇到的生活事件压力更大,容易体验人际关系危机、丧失感和健康适应等问题;流动时间在1~3年的流动儿童遇到更多的人际关系危机,相比3年以上的流动儿童,其总体生活压力更高,会体验到更多的学习压力、惩罚和丧失感,3年以上的流动儿童遇到更多的健康适应问题。(3)初三比初二更专注于自己的目标,初二学生比初一能够更好的控制情绪,初三学生的积极认知和家庭支持好于初一、初二;公立学校流动儿童得到的家庭支持更多,更能专注于目标、拥有积极正向的认知模式;流动时间在3年以上的流动儿童相比1年以下得到了人际协助更多。(4)心理弹性是内外因素共同构建的模型,包括个人力和支持力。高心理弹性的流动儿童能找、想、用好方法积极解决问题,将过程看作自我成长;而非流动儿童更倾向于将应对生活事件看作兴趣;低心理弹性组中,流动儿童将其看作一件必须解决的任务被动完成,而非流动儿童则会主动完成。
其他文献
由于我国不孕不育人群与日俱增,因此代孕的市场需求量呈不断增长的趋势,而我国现有的法律在代孕的问题上存在空白,只有卫生部发布的《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办法》明令禁止医
<正> 法律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究竟占什么地位,起什么使用?我想从以下三方面来进行讨论:一、统治者心目中的法律;二、法律与人民生活;三、法律职业。
重组蛋白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中表达时的三种定位方式中,与胞内和周质空间相比,胞外定位具有获取产品容易,下游纯化简便等优点,有利于工业生产。本实验室前期研究发现
<正>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说,人格这个概念都是难以界说的。它是个哲学概念,因为从上一世纪起就有人格主义哲学存在;它是个伦理学概念,因为没有人比伦理学家谈论人格更多了;它
作者以N,N’—二(2-氨乙基)草酰胺和两种醛类缩和制得了两种含有对称取代草酰胺桥基的Schiff碱配体N,N’-二(2-氨乙基)-草酰胺双缩邻氨基苯甲醛和N,N’-二(2-氨乙基)-草酰胺双缩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饮食习惯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比例明显增加。同时伴随着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城市化,吸烟人口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外来务工者大量进入城市,外来务工者子女随父母进入城市后引发了诸多问题,其中外来务工者子女自信心教育的问题备受大家的关注。虽然许多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以培养学习者的语言技能和交际能力为根本目标,这需要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来完成。且课堂教学是二语教学的中心环节,师生互动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带薪休假制度的日渐完善,外出旅游已不再是人们心中的梦想。传统的团队旅游逐渐被新兴的自助旅游所取代,这种新颖、自由的旅游方式正在被
知识涵义从理念到实践的转变使得知识成为了社会的核心资源并推动了社会的变革,引起了政治、经济和道德层面的转变,对个人、组织和社会造成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这便是德鲁克